(課標版)2019年《高考風向標》思想政治 必修1 經濟與生活
(2)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但并非勞動產品就有價值,價值只有在商品交換中才有意義,所以只有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即商品才有價值。 (3)商品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例1】(XX年廣東高考單項選擇·9)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進行交換,是因為所有商品( )
a.都是具體勞動的結果 b.都具有相同的使用價值
c.都凝結著一般人類勞動 d.都是腦力勞動的結果
【解析】選c。商品的本質屬性是商品的價值,不同商品都有價值,所以才能夠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換。難點2 貨幣流通量的計算【知識歸納】
1.貨幣流通規律的作用:商品流通過程中實際需要的貨幣數量是受貨幣流通規律支配的。因此,作為價值符號的紙幣的發行量,必須與商品流通過程中實際需要的貨幣數量保持基本一致。否則,可能導致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2.流通中實際需要貨幣數量的計算公式:
【例2】(XX年四川高考單項選擇·26)貨幣在現代經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某國去年的商品價格總額為16萬億元,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2萬億元。假如今年該國商品價格總額增長10%,其他條件不變,理論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 )
a.1.8萬億元 b.2萬億元 c.2.2萬億元 d.2.4萬億元
【解析】選c。該題考察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這一知識點。第一步,先求出貨幣流通次數。根據題意,去年貨幣流通次數=商品總額/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16萬億元/2萬億元=8次。第二步,根據題目條件,今年貨幣流通次數不變,仍然為8次,據此算出今年的商品總額=16+16×10%=17.6萬億元。第三步,依照公式算出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17.6萬億元/8=2.2萬億元。重點1 貨幣的基本職能【知識歸納】1.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這是貨幣的第一個基本職能。(1)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時,并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常用“標價為”、“價格是”等關鍵詞來表達。(2)價值尺度和價格的關系: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貨幣產生后,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由貨幣來表現,對貨幣來說,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對商品價值來說,就表現為商品的價格。2.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這是貨幣的第二個基本職能。(1)貨幣在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只能用現實的貨幣,不能用觀念上的貨幣。常用“用了、支出了、支付了多少錢”等關鍵詞來表達。(2)流通手段與商品流通的關系: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流通手段強調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強調商品如何交換。(3)初期的商品交換與商品流通的區別和聯系區別
初期的商品交換
商品流通公 式
商品—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