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復習教案
◆ 溫馨提示負責地進行民主監督,體現了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這要求公民既要行使民主監督權利,又要遵守法律法規,依規則和程序辦事。教學資源,完全免費,無須注冊,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1.易混辨析:各種選舉方式的利與弊
直接選舉
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的方式
每個選民都有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
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不適用
間接選舉
由選民選出的代表選舉產生上一級權力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的選舉方式
成本較低,便于組織
每個選民不能直接投票選舉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依賴的當家人
等額選舉
正式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的選舉方式
可以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
限制選民的自由選擇,選民易受誤導,積極性受影響
差額選舉
正式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
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余地,在被選舉人之間形成了相應的競爭
可能影響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被選舉人之間的競爭易發生虛假宣傳、賄賂選民【例1】 近幾年來,全國一些城市的社區居民委員會實行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候選人由提名改為自薦報名,受到社區居民的普遍歡迎。這一改革( )a.確保了人民群眾直接行使國家權力b.保障了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c.推動了人民群眾直接選出更加滿意的人大代表d.有利于人民群眾直接監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解析:人民選舉代表,組成權力機關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國家權力,故a項錯誤。社區居民委員會不是人大,不是國家機關,所以,c、d兩項錯誤。b項符合題意。答案:b◆ 借題發揮我國公民通過民主選舉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直接選舉有利于選民直接表達自己的意愿,差額選舉擴大了選民的選擇余地,候選人自薦報名等能夠使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2.歸納整合: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
內容
方式
依據
意義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決策機關反映意見、提出建議
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新聞媒體
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使決策反映社情民意
專家咨詢制度
專家學者利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相關信息等,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進行分析論證
論證會、座談會
專家學者的專業知識、相關信息
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可行性
社會公示制度
決策機關將涉及公眾利益的各項決策進行公示,讓公民了解后發表意見、建議
公示
公民享有對涉及公眾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這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有利于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的參與度
社會聽證制度
對同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公民充分發表意見、提出建議
聽證會
決策機關擬訂的方案可能存在不足
聽證的目的是為了決策利民【例2】 近年來,國內網站紛紛開設“兩會直通車”“網上大會堂”等論壇。網民熱論國是。這表明( )①網絡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進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 ②政府應認真對待和采納網民提出的意見與建議 ③網絡拓寬了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平臺 ④依法行使表達權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解析:網民通過網絡熱議國是,體現了網絡對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作用,有利于公民與政府的溝通。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行使這個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④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政府的態度,②不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