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和經營 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
b.債券的投資者是債權人,是出借資金的經濟主體;
c.債務人利用債權人資金的條件是承諾在一定時期付息還本;
d.債券反映債權債務關系,是這一關系的法律憑證。在出現糾紛時,債券是法律依據。
2.債券的票面要素。
(1)債券的票面價值:包括有債券的票面貨幣幣種和票面金額兩個因素。
債券票面價值的幣種即債券以何種貨幣作為其計量單位,要依據債券的發行對象和實際需要來確定,若發行對象是國內有關經濟經濟實體,可以選擇本幣作為債券價值的計量單位;若是發行對象是國外的有關經濟實體,可以選擇發行地國家的貨幣或者國際通用貨幣作為債券價值的計量單位。
債券的票面金額:要依據債券的發行成本、發行數額和持有者的分布來確定。
(2)債券的價格
a.債券的發行價格。債券的發行時確定的價格,可能不同于債券的票面金額,當債券的發行價格高于票面金額時,稱為溢價發行;當債券的價格低于票面金額時,稱為折價發行;當二者相等時,稱為平價發行。選擇何種方式取決于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以及市場的利率水平。
b.債券的交易價格。債券離開發行市場進入交易市場時采用的價格,隨著利率以及二級市場上的供求關系來決定,通常與票面價值是不同的。
(3)債券的償還期限。是指債券發行之日起到償還本息之日的時間。一般可以分為三類:償還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叫做是短期債券;償還期限在一年以內十年以下的是中期債券,償還期限在十年以上的叫做是長期債券。
債券期限的長短主要取決于債務人對資金的需求、利率變化趨勢、證券交易市場的發達程度等因素。
(4)債券的利率。債券的利息與債券票面的比率。
影響債券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銀行利率、發行者的資信狀況、債券的償還期限以及資本市場資金的供求狀況。
主要關系見下表:
債券利率高 債券利率低
市場利率水平 高 低
債券期限 長 短
籌資者資信 低 高
債券利率與期限的關系是較復雜的關系,它們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有時也能見到短期債券利率高而長期債券利率低的現象。債券的期限大多較長。但是在我國,由于人們對債券尚未有真正的認識,債券利率有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之分,前者是從發行時確定并延續到債券到期,各種債券尚處在幼年期,因而債券的期限也較短。后者則隨某個參照利率(如優惠貸款利率)的變動而變動。
債券的以上四個基本要素可能并不全都記載在票面上,同時,票面上可能記載有不止以上四個要素,還可能記載其他一些事項。
3.債券的特征與性質。
(1)債券具有以下四個特征:償還性、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
a.償還性。指債券必須規定到期期限,由債務人按期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并償還本金。但是在歷史上,英法等國家在戰爭期間為了籌措經費發行過的無期公債或者永久公債是例外,這種公債不規定到期時間,債權人也不能要求清償,只能按期支付利息。
b.流動性。指債券能迅速轉變為貨幣而又不會在價值上蒙受損失的一種能力。一般來說,如果一種債券在持有期內不能夠轉化為貨幣,或者轉化為貨幣需要較大的成本,比如是交易成本或者是資本損失,這種債券的流動性就比較差。一般與發行者的信譽和債券的期限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