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和經營 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
c.安全性。債券安全性是相對于債券價格下跌的風險性而言的。一般來說,具有高流動性的債券其安全性也較高。 (注意這里的安全性是相對股票而言的,并不是說債券是絕對安全的,沒有風險的)導致債券價格下跌的風險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信用風險,是指債權人不能按期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的風險;另一種是市場風險,指債券的市場價格因為利率的上升而跌落的風險。
d.收益性。收益性是指債券能為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收入。這種收入主要有兩種,一是投資者按照債券的規定取得穩定的利息收入,另一種是投資者在市場上買賣債券取得的資本收益。但主要表現為利息。
債券的償還性、流動性、安全性與收益性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一般來講,一種債券難以同時滿足上述的四個特征。如果債券的流動性強,安全性就強,人們便會爭相購買,于是該種債券的價格就上升,收益率下降;反之,如果某種債券的流動性性差,安全性低,那么購買的人就少,債券的價格就低,其收益率就高。對于投資者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和投資目的來對債券進行合理的選擇與組合。
(2)從債券的特征來看,債券區別于股票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債券具有(償還性)和(安全性)。
(3)債券投資不能回收有兩種情況: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和債券在市場上轉讓時因價格下跌而承受損失。
前者就是所說的信用風險,主要與發行者的資信狀況與經營狀況有關。信用等級高,信用風險就小,信用風險對于每一個投資者來說都是存在的。
后者就是所說的市場風險。債券的市場價格與市場利率呈現反方向變化。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市場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漲。債券的有效期越長,債券價格受市場利率波動的影響就越大,隨著債券到期日的臨近,債券的價格便趨于債券的票面價值。
(4)債券的性質可概括為:債券屬于有價證券、債券是一種虛擬資本、債券是債權的表現。
a.債券屬于有價證券:債券反映和代表一定的價值;利息是債券投資者收益的價值表現;債券與其代表的權利聯系在一起;
b.債券是一種虛擬資本:債券是實際運用的真實資本的證書;債券的流動并不意味著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也同樣流動,債券獨立于實際資本之外;
c.債券是債權的表現:不能直接支配財產,除了按期取得利息外,對債務人不能作其它干預。
4.債券與銀行存貸款的聯系與區別。
(1)聯系:購買債券跟銀行存款有許多相似之處
a.都可以收取預定的利率,而銀行存貸款是間接融資,即存款者把錢存人銀行(中介機構),再由銀行貸給借款者,由于多了一個中介機構,中介費用就較多、而且銀行還要從中賺取一定的利潤,因此存貸款利差較大(通常為三四個百分點)。因此債券既受投資者的歡迎,又受籌資者的歡迎
b.期滿后返還本金。
(2)區別
第一,從安全性上來看
a.提前變現的方式不同。在我國,銀行定期存款如要提前支付,只能提前支取一次,銀行將按活期利率付給相應的利息和提前支取部分的全部本金;對于未提前支取的部分仍按原利率計算。而債券的持有者可不受限制地提前變現,他只要在市場上售出債券即可。至于變現所得金額則完全由變現時的市場行情決定。如果出售債券時市場利率跟原債券利率一樣,那么他將得到本金和按原利率計算的持有期的利息;如果出售時市場利率高于債券利率,他所得到的利息就較少,甚至連本金都無法全部收回;如果出售時市場利率低于債券利率,他不但可以全部收回本金,而且可以得到較多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