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生活在人們當家作主的國家復習學案
b兩者的關系 對立: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適用于人民,專政適用于敵對勢力。
統一: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注意:民主和專政都是有階級性的,而不是多數人和少數人的問題。民主只適用于統治階級內部,專政則適用于被統治階級。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重要性):.
(1)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必要性)。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其中,堅持人民民主專政被寫入憲法。
(2)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重要性)
人民民主專政包括對人民的民主和對敵人的專政。從這兩方面論述 第一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可以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
第二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才能打擊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3)堅持人民民主專政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
①服務職能: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②創造良好環境:為改革開放創造良好的國際國內環境。
③重視法制建設:依照憲法和法律治理國 ④加強民主制度建設。發展人民民主。
3、我國政府關于人權問題的觀點
(1)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①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得到保障;②公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利得到保障;③少數民族的權利得到保障
(2)尊重和保障人權,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內在要求。
(3)我國在尊重和保障人權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實性。
中國在國際人權領域的原則立場是:促進人權,尊重主權,反對霸權。
人權問題本質上是屬于一國內部管轄的問題,尊重國家主權和不干涉內政是公認的國際法準則,適用于國際關系的一切領域。中國反對任何國家利用人權問題推行自己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政治標準和發展模式,反對借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
我國第一本人權藍皮書《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報告no.1()》發布
藍皮書指出,中國農村的最大人權問題是大量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通過強有力的扶貧行動,使2.5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有中國特色的減緩農村貧困道路。
藍皮書認為,經過30多年的努力,中國的農村貧困狀況得到很大緩解,群眾的生存權基本得到保障,發展權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藍皮書指出,禁止就業歧視是工作權利保障的重要內容之一,盡管《勞動法》、《就業促進法》等都有禁止就業歧視的條款,但其規定的范圍已不能適應歧視的新變化,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很模糊,實施效果不盡理想。中國目前的就業歧視現象突出表現在戶籍歧視、性別歧視、身體健康歧視等幾個方面。
為此,藍皮書呼吁,要盡快制定《反就業歧視法》,摒除身份性的制度安排,破除勞動力流動的各種制度與非制度性障礙。這是中國人權事業進步的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