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 我們的民族精神
(1)悲觀消極的觀點。認為我國在近代以來,已經遠遠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了,現在就是經過再大努力,也遠遠追趕不上別人了。
該觀點過于悲觀,將文化的發展等同于經濟的發展了。即使經歷了近代的衰微,今日,中華文化在世界上依然一枝獨秀,在新中國的發展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文化必將迎來它更加燦爛的未來。
(2)經濟發展了,文化就自然會發展。該觀點對文化會自然發展的描述是不科學的。確實,經濟的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但并不表明有了經濟發展的基礎,文化就自然會發展。文化需要我們去建設,特別需要我們用新的、科學的觀念去發展它。
(3)中華文化已經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了,不需要再發展了。我們不否認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廣泛的影響,但認為就可以停滯不前了,這是很不正確的。在當前,我們不僅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發展中華文化,而且要大膽吸收世界其他文化中的優秀的成果,促進中華文化走向更高的輝煌。
5.中華民族精神與國際競爭存在的關系
(1)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隨著多極化的發展,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綜合國力包括物質力和精神力。
(2)在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而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力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為表明綜合國力強弱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熱點追蹤【熱點材料】材料一:XX年8月8日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美麗的奧林匹克》在鳥巢精彩呈現,震撼世界。它以中國特有的“繪畫長卷”為線索,將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展現。《文字》章節的表演以孔子“三千弟子”吟誦“四海之內皆兄弟”為開場,隨著響亮的讀書聲,竹筒鋪展開來,活字字模變換出從古到今三個不同字體的巨大的“和”字,體現中國人民對和平的美好向往。《戲曲》章節中京劇、昆曲、泉州提線木偶等精彩亮相。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以及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優秀的文明精髓在開幕式上篇表演中得到完美呈現。材料二: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面對這場特大災難,面對亟待救援的災區人民,黨中央第一時間做出救災部署,數萬子弟兵火速奔赴救災第一線,數以千計的白衣天使從全國各地趕來支援,大批志愿者奔赴災區,成千上萬袋飽含手足情誼的血漿源源運抵,無數救災物資源源不斷從四面八方涌向災區……地震沒有難倒偉大的中國人民,倒孕育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它激勵著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做著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XX年10月8日,在全國抗震救災表彰大會上強調,要大力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局R鏈接】(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漢字、四大發明、京劇、昆曲、泉州提線木偶等都是具體體現。(2)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和”的字模變幻表達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強烈愿望,抗震救災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新時期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