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7.2交通運輸網中的線”教學設計
[講述]深圳和香港等地的產品要運到上海、江蘇、安徽、山東等地,就不必再走擁擠的京廣線和浙贛線,直接從京九線北上,在向塘、九江、菏澤分路。這樣縮短了路程,節省了路費,更是節約了時間,使貨運變“快”了;京九鐵路的建成,形成三線共穿南北的態勢,使南北向的鐵路運輸能力提高,也帶動了東西向的鐵路運輸能力的提高,使整個路網變“活”了。
[問題搶答]京九鐵路的建成,從其所處的地理位置來考慮,它對交通網本身建設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回答]合理布置交通運輸網。
[引導]影響京九鐵路的區位因素,除了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對交通運輸本身起到合理布局的作用,還有與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間聯系,也就是說,建設京九鐵路還滿足了哪些方面的需求?
[課件]逐層動態演示京九鐵路沿線經過的革命老區。
[提問]1.沿線有哪些重要的糧、棉、油基地?2.沿線的礦產資源、林木資源?3.沿線的旅游資源?4.沿線的革命老區?
[學生回答,教師糾正并講解]沿線經過的商品糧基地有江淮平原、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沿線經過的商品棉基地,從北到南經過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黃淮平原、江漢平原;沿途盛產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線路北段有華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別山的有色金屬,江西大余的鎢礦等;沿線還有江南丘陵的森林資源──杉、樟、毛竹、柑橘等;沿線的旅游景點很多,突出的有廬山、井岡山;經過大別山、井岡山等革命老區。過去交通閉塞,經濟不發達,人民生活還不富裕。
[演示課件]畫面為“京九鐵路建成后受惠人口2億多,沿線地區在大運輸能力的依托下,東依京滬、西靠京廣、北通京津、南聯港粵,實行優勢互補,必將促進這些地區的經濟騰飛,從而形成中國最新、最長的經濟增長帶。”
[講述]京九鐵路沿線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客、貨流量大)、生活貧困,這就是影響京九鐵路建設的社會經濟因素。
[問題搶答]建設京九鐵路可以對沿線經濟起到什么作用呢?[學生回答]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
[演示課件]畫面題為“堅強的后盾,巨大的支持”。
[引導并搶答]從上面材料中我們看出,香港經濟的發展和繁榮離不開祖國內地巨大的支持,這就是影響京九鐵路的另一個區位因素,它是什么呢?
[學生回答]維持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
[演示課件]畫面(1)為“小漁船擁擠不堪的香港”圖片;畫面(2)為“璀璨的香港之夜”圖片。
[講述]英國早在1841年就宣布香港為自由港,但此后一百多年的發展卻未給香港帶來繁榮,香港經濟真正稱得上繁榮,基本上是與祖國的改革開放同步的。
[演示課件并講解]動態展示京九鐵路穿過的地形,京九鐵路穿過大別山、江南丘陵、兩廣丘陵等許多高山峻嶺,沿途地形起伏大,地質情況也很復雜。
[問題]鐵路建設要穿過這些復雜的地形區,必須有條件作保證呢?
[學生回答]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
[小結]通過以上分析可看出影響京九鐵路的區位因素很多,有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政治和科技因素等。但影響京九鐵路區位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呢?
[學生回答]經濟、社會因素。自然因素已退居次要地位,因為有科技因素作保證。
[承轉]京九鐵路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修筑的一條現代化鐵路,在線路設計科學化、施工設備現代化和施工手段自動化方面均創出國內鐵路建設的一流,它的建成意義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