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運輸”一節教學設計
對于本節部分教學內容。大多數學生具備一定的親身體驗和感性認識。故筆者在進行教學時,盡可能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維活力,培養其參與意識;同時通過討論分析、歸納、多媒體演示等方法的綜合應用,不僅使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其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身邊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親身體驗與觀看錄像相結合,系統感知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特點
活動一:請學生根據親身體驗說說所在城市交通運輸的特點。
活動二:觀看錄像片段“城市交通”,并出示以下四個問題。
1.請根據錄像說出該城市交通運輸中分別存在哪些點和線?并用簡煉的語言概括出城市交通運輸在空間上具有何種特點。
2.城市中行人和車輛的流動方向和數量是否具有變化性?城市交通運輸的重點是客運還是貨運?運輸高峰期出現在什么時間?用簡煉的語言概括出城市交通運輸在時間上具有何種特點。
3.為什么交通安全問題對城市來說格外重要?
4.你認為能否將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和管理設施作為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為什么?
活動三: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城市交通運輸的特點。
活動四:學生自讀圖7.19“香港城區”,并分析該圖體現了城市交通運輸的哪些特點。
二、爭做“城市道路設計師”,深入理解城市道路網的格局
活動一:學生爭當“城市道路設計師”,簡繪出他們認為較合理的城市道路網。教師巡視學生繪圖情況。
活動二:教師針對大部分學生所設計的環行放射式道路網,先請幾名“設計師”說一說其設計理由。之后,演示“單純放射道路網的行人和車流狀況”及“在放射式道路網上加上環行線時的行人和車流狀況”兩幅模擬動畫對比,并提問:“如果沒有環行線,單純的放射狀線路會給城市交通帶來什么問題?”最后學生自讀圖7.20“莫斯科市的環行放射式道路網”,了解環行放射式道路網的典型分布地區。
活動三:教師以少數學生設計的方格式(或棋盤式)道路網引出討論話題,請學生討論后說一說應加上什么線路可使城市交通通暢。如有困難,教師適時地加以點撥。之后,學生自讀課本 7.21“合肥市的方格-環行-放射式道路網”,了解該種類型道路網的格局、典型分布地區,并思考回答圖中所提問題。
活動四:以極少數學生設計的帶狀或其它類型的城市道路網為討論話題,先讓其他學生議議其設計是否合理,再請“設計師”闡述其設計理由及適用地區。(若有些班級無人設計出除課本以外的其它類型,教師可提問:“除我們課本上所介紹的兩種城市道路網外,大家認為是否還有其它模式的道路網呢?”如學生仍回答不出,教師可舉例加以說明。)
活動五:先請幾名“設計師”說說他們在進行城市道路網設計時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城市道路網的設計原則及形成不同類型城市道路網格局的影響因素。
三、爭當“優秀市民”,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獻計獻策
活動一: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切身感受說一說所在城市(或所知城市)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教師及時引導學生歸納為“交通線路擁堵”和“交通環境污染”兩大主要問題。
活動二:教師首先引出討論話題:“針對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交通線路擁堵問題,作為一名關心城市建設與未來發展的優秀市民,你認為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加以解決呢?”在學生熱烈討論的同時,教師可提示學生回顧“城市化過程中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一節中的相關內容并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可行的新措施。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就所提出的解決措施作一簡單的分類小結,并啟發學生聯系城市道路網的知識思考回答下列問題,力求理解解決城市交通線路擁堵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