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的區位選擇”一課探究式教學
一、激趣導入 自主探究
教師簡短的導入是為學生自主探究作鋪墊,如果能利用好課堂開頭短短幾分鐘的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就能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切入口,學生自然能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進入自主探究階段。作為教師,要盡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師生平等對話,學生才能張揚個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質,釋放潛能。
在上“工業的區位選擇”一課時,一開頭,我就先提問“假如你是一名企業家,要創辦一個工廠企業,在選擇地點的時候,你會考慮哪些因素?”問題剛一提出,學生就迫不及待地在座位上嚷開了“交通便利、市場廣闊、租金便宜、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靠近資源產地……”,嚴然他們真的即將要當上老板一樣,學習的興奮度迅速提高,在你一言我一語的相互補充之中,他們基本上已經把影響工業區位的幾種因素都歸納出來了。
在充分肯定學生的同時,緊接著我拋出第二個問題“那在座未來的老板們,是不是就要找到符合上述所有條件的地點才會投資創業啊?”“當然不是,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能符合其中幾個要求已經不錯了!”有的學生說著說著已經不自覺地笑了起來。于是,我趁熱打鐵,提出了以下一組問題“那么你們認為不同工業區位的選擇所主要考慮的因素是否一樣?”、“假設你分別要投資建甘蔗制糖廠、家具廠、發電廠、制衣廠、汽車廠等,會主要考慮哪些因素?”、“作為一個老板建企業,是否僅考慮經濟效益?”,激發起學生進一步進行自主探究的興趣,學生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問,把學、思、疑、問結合在一起,給自主探究增添無限的樂趣和動力。
二、釋疑深入 合作探究
學生自主探究是學中有探,探中有學,一般問題均可在邊學邊探中自行解決,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可集中在這一階段解決,讓學生簡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難點。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不必過早解釋,只要將大家的提問加以歸納、整理,提出一兩個重點問題組織學生合作探討即可。然后,則可以以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為依據設計問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將結論性問題改為探索性問題,將封閉性問題開放化,在老師的導撥下,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研討,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在上課時,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聯想到了佛山本地的著名產業──陶瓷工業的發展,我因勢利導,讓他們運用工業區位選擇的原理,深入分析促使佛山陶瓷產業蓬勃發展的有利因素。我先組織學生進行生生合作探究,即讓同桌學生發揮各自的優勢,就相關的問題,相互啟發,相互研討,然后四人小組交流相互探討的結果,再讓其中一名同學作為代表提出小組的意見。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我注意做好巡視指導的工作,在關鍵處進行適當的指點,不斷點撥強化學生的合作探究。結果,不少的小組除了就佛山陶瓷工業發展的有利因素進行了分析外,還指出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通過學生與學生、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對話、答辯、爭論,一位同學的發言往往會撞擊出其他同學的思維火花,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提出更好的想法,做到集思廣益、思維互補、各抒己見,從而達到對問題較全面、較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另一方面,合作探究促進了學生思想情感交流,培養團結協作精神,構建民主和諧氣氛,養成良好個性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