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5.6 工業的區位選擇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實例,理解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及因素的變化,了解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2.掌握社會因素、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能力目標
1.運用相關圖表,理解分析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2.聯系實際,了解當地工業發展情況,應提倡或避免哪些因素的影響,培養學生的調查分析能力。
德育目標
1.由環境需要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樹立起工業發展應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觀點。
2.通過了解當地工業發展的優勢區位,為家鄉的生產建設服務,樹立熱愛家鄉的信念。
●教學重點
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運用工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對工廠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
●教學難點
判斷影響某個工廠區位的主導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學方法
以理論為指導,多聯系實際,分析各區位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及其變化,要求學生掌握工業區位的原理及應用,激發學生靈活思維,合理選擇優勢區位,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
●教具準備
將中國工業分布圖或某城市工業分布圖,制作成多媒體軟件,供課堂使用。
收集新聞資料,了解某新建工業所選擇的區位因素,并了解工業與環境的關系如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工業生產活動的一些基本內容;工業的生產過程,工業的投入—產出的要素、工業不同發展類型的特點以及工業的發展狀況。其中也簡要涉及到了一些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因素(勞動力、動力、廠房設備、原料等),即工業的區位因素,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工業的區位選擇越來越突出,尤其是現在市場經濟的競爭,有的工業(廠)能夠繼續生存下去,而有的工業(廠)則遭到被淘汰的威脅,那么,一個工業企業如何才能生存下去,并立于不敗之地呢?今天我們就先從工業的區位要素談起。
[新課教學]
5.6工業的區位選擇(板書)
投影:用投影儀將課本中的兩幅圖(圖5.24.圖5.25)打出、指導學生看圖形,分析以下問題:
1.兩幅圖中分別展示了我國在不同時期興建的兩個大型鋼鐵公司──鞍鋼和寶鋼的區位,兩者的地理位置如何?
2.從圖中可以看出,兩者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所需原料和燃料的來源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是哪些因素影響著工業的區位選擇及其發展變化的呢?
對于上述問題,老師要向學生作簡單分析,讓學生的思維轉入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為以下內容作鋪墊。
第一個問題,兩個大型鋼鐵公司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不同,一個在遼寧中部,本地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另一個在長江入海口,海陸交通比較便利。
第二個問題,兩者所需的原料和燃料來源的距離遠近不同。鞍鋼本地有豐富的鐵礦,周邊省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供應,所以能成為我國的一大型鋼鐵基地。而寶鋼及其附近既沒有鐵礦,也沒有煤炭資源,相對于鞍鋼來說,它的煤炭來自內地省份,而鐵礦需要從遙遠的澳大利亞等國運入,原料和燃料的運輸距離較遠,但在上海寶山同樣也能形成一個大型鋼鐵基地,其原因則與上海的消費市場、便利的海陸交通運輸條件有關,方便了原料的運入和產品的運出。
看來,工業企業所選取位置不同,其主要的影響因素不同,工業企業同樣能夠發展下去。那么,影響工業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一部分: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