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5.6 工業的區位選擇 教學設計
以上通過我國的三個歷史時期工業發展重點地區的不同,以及為解決就業問題而設置工業,說明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工業發展,不僅要服從經濟發展的需要,還要服從社會發展多方面的需要。
此外,還有一些因素也對工業區位的選擇有很大影響。在現代社會,廠商個人的偏好對其工廠的區位選擇的影響有時是決定性的,例如,許多人樂意到自己的家鄉投資,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吸引的外資中,海外華人、華僑的投資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還有某廠商愛好打高爾夫球,那么他可能將自己的工廠設置在周圍有較好的高爾夫球場的區位。我國許多地區為改善投資環境,大力發展旅游、康樂等服務業,道理也就在此。
討論:組織學生多進行一些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分析討論:除了我們課本中所列舉的諸多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外,還有沒有其他因素?并舉例說明。
提示: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還有很多,如地質地貌條件(是否斷層、易震區)、資源豐富條件(包括新發現的原料、燃料)、促進城鄉結合和各民族團結、提高國人素質,振興公共事業而興建相關場所、環境清潔狀況等等。
另外,社會上還有這么一種現象,值得我們關注: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按現在來說某個工廠的區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這種現象稱為工業慣性。這類工業在當時建廠時,很可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諸多因素的變化,按現在的觀點分析,又顯示出了其不合理性。例如,北京首都鋼鐵廠建國初期,由于經濟的發展,又接近原料地(京西煤礦等)和消費市場,其區位條件有其合理性,但隨著國家的強大,北京作為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國際上代表我國的形象,而工業污染嚴重,也產生過一些不良后果。造成工業慣性的原因也很多,例如,工廠搬遷的費用太高、勞動力的安置問題、政府的影響、出于對當地經濟的考慮等等。工業慣性,正說明了區位因素的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2.環境需要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板書)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工廠產出產品的同時,也產出廢氣、廢水、廢渣。這些廢棄物排入環境,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環境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各污染方式如下圖所示,同學們要認真讀圖,掌握各種污染的污染源,在工廠的區位選擇時,應以不污染當地環境為佳,進行合理選擇。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就要求我們在規劃建設一個工廠或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需要受到環境法規的約束。現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與鄉村的環境法規約束力有很大的差別,正因為如此,一些發達國家為保護自己的環境,利用發展中國家開放之機,將重污染工業安置在發展中國家,以轉嫁環境污染。在我國,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環境污染也比較嚴重。政府一方面將城市中一些污染嚴重的工業逐漸轉移到農村,另一方面對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工廠進行關、停、并、轉。除此之外,為保護環境,我們在對有污染的工業進行嚴格管理的同時,還應逐步發展在生產過程中無污染的清潔工業,并生產無污染的綠色食品。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系統地闡述了工業區位選擇的原理,對其影響因素進行了逐一分析,這也是我們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內容,應重點掌握。關于“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要明確不同工業的區位選擇所要考慮的主導因素可能一個或少數幾個,應因地制宜,具體分析。其中,影響區位選擇的這些區位因素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我們應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最后我們學習了“社會、環境需要對工業區位的影響”,了解到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工業發展中,不僅要服從經濟發展的需要,還要服從社會發展多方面的需要。總之,對工業區位的選擇,我們應多方面、全方位考慮,因地、因時制宜,合理選擇。
●板書設計
(摘自:)
共5頁,當前第5頁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