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 學生能夠描述血液的組成成分和各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過血漿和三種血細胞的功能歸納出血液的功能。 2、 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能力目標:1。能夠簡單分析血液常規指標,提高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 對三種血細胞功能的了解,學會運用知識,描述貧血、發炎、血流不止的現象及原因,培養學生看典型貧血化驗單,發炎化驗單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目標:通過對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認識,形成正確的血液觀。培養學生樂于探索生命的奧秘,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重點和難點】重點:描述血液的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難點:1、顯微鏡下分辨各種血細胞,理解血液屬于組織。2、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血液問題的能力【教具準備】1、 課前準備新鮮的血液,放入抗凝劑,靜置數小時,留待上課觀察2、作課件輔助教學2、 收集整理數份血液常規化驗單,供學生分析。【課時分配】 一課時【教學方法】 實驗法、觀察、討論與講授相結合
【教學過程】復習提問:1、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是什么?(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2、一些物質如淀粉、脂肪和蛋白質都是由大分子組成的,它們必須經過(消化系統)逐步分解成(簡單小分子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等)才能被人體吸收。3、 我們呼吸運動是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講授新課: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大氣中的氧被人體吸收后,怎樣才能運輸到全身各處?組織細胞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又怎樣運離細胞?(血液)
其實,上面這些物質都是由血液來運輸的,而血液就像是流過田野的溪水,灌溉了兩旁的田地,給它們帶來了養料并將廢物帶走,而這些田地就像是我們體內的細胞。
現在讓我們來了解血液,這個流動的組織吧!
提問:1、血液是呈什么狀態?(液態)
2、那為什么我們平時吃的豬血、雞血不是液態的呢?(凝固)
示“血液分層圖”,請同學們思考含有抗凝劑的血液,靜置一段時間后,為什么會出現分層的現象?分幾層?
一、 血漿血液的組成
血細胞血液
示血漿成分示意圖,提問血漿中的主要成分示什么?(90﹪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等等)
由學生歸納出血漿的作用: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液分層后,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你有過作血常規化驗的經歷嗎?檢驗科的醫生從我們身體上抽取一滴血,放在載玻片上制成血涂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你知道檢驗科的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了什么呢?(示顯微鏡下血細胞圖)
學生思考討論:1、血涂片中數量最多的是哪種細胞?2、如何區分紅細胞和白細胞?3、為什么看不見血小板?4、為什么紅細胞中間呈白色?
學生自行閱讀課本p61-62然后完成表格。
分類
形狀
數量
細胞核
大小
功能
紅細胞(rbc)
白細胞(wbc)
血小板
(plt)
1、 紅細胞
顧名思義,呈紅色,提問:為什么紅細胞呈紅色?(含血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