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血液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血液
一、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經驗和實驗觀察,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撥啟發,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 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
3. 解讀血液常規化驗單,了解貧血、化膿和傷口處血液逐漸凝固等相關知識,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感知血液是體內物質運輸的工具
5.了解人體的血量、輸血和血型的知識,進行每個健康公民都有獻血義務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 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血液問題的能力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人血永久涂片、顯微鏡;收集幾份血常規化驗單;
學生:查閱有關血液方面的資料,嘗試提出相關的問題
四、教學手段:講述、分組討論、分組實驗
五、教學工具:實驗用具、掛圖等
六、課時安排:2課時
七、教學設計:(第1課時)
第9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1節 血液
資料分析:
觀察書上血液分層的現象
閱讀血液常規化驗單
分析、歸納血液的組成
資料分析小結
一、血漿
1. 主要成分
水、血漿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等
2. 主要功能
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
實驗:
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引言] 也許同學們感覺不到,在你的身體里有一條條繁忙的運輸線,它們將來自消化道的營養物質、來自肺部的氧氣,迅速運往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同時將細胞生活中產生的廢物及時運走。這些運輸線就是遍布全身的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動著血液。血液對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對血液是那么熟悉,因為我們幾乎都經歷過流血和驗血,經常從報紙、電視等渠道獲得許多有關血液方面的信息。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血液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嗎?每一種成分各有什么功能嗎?課前我讓同學們把所關注的問題記錄下來,并搜尋一些相關的資料,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嗎?
[資料分析]
1. 含有抗凝劑的血液,離心或者靜置一段時間后,為什么會出現分層的現象?分成了幾層?
2. 綜合上面的資料,你認為血液可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常規化驗單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別應在什么層位?
[講述]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組成物,它們的質量不一樣,所以含有抗凝劑的血液靜置一段時間后,就會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淡黃色半透明的液體,稱為血漿;最下層是深紅色的液體,中間是一層很薄的白色物質。紅細胞和所含有的血紅蛋白在下層深紅色的物質里,白細胞和血小板在中間那層。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細胞,這些細胞與血漿共同構成血液,完成物質運輸等功能。
[設問] 血液分層后,上層淡黃色半透明的液體是血漿,它里面溶有多種物質。下面請同學們看一下血漿成分示意圖,看一看血漿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質?
[講解] 血漿中含有多種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重要物質,此外,血漿中含有一些體內產生的廢物如尿素,可見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設問] 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層后,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同學們,你們有過做血液常規化驗的經歷嗎?有哪位同學能給大家描述一下,血液常規化驗的過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