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硫酸 教學設計
回憶、傾聽。
觀察、討論、上臺探究、回答(1)拿起試劑瓶,感覺重的是濃硫酸,因為濃硫酸的密度大。(2)搖動試劑瓶,呈油狀、粘稠的是濃硫酸。(3)分別打開瓶蓋,瓶口無酸霧的是濃硫酸,因為濃硫酸難揮發。
傾聽。
回憶、回答: 將濃硫酸沿著容器內壁緩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擴散。
明白物質的存在形式決定性質。明確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積極性。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主動探究,激發學生興趣。
激活舊知識,落實新知識。
【強調】稀釋濃硫酸時,若把水倒入濃硫酸中,
由于水的密度較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不易散失,使水暴沸而驟然氣化,結果就像水滴入灼熱的油鍋一樣,帶著酸液向四周飛濺,引起傷害事故。
【投影】播放flsah動畫。
傾聽,領悟。
觀看、領悟。
解釋原因,強調實驗安全。
用flsah動畫,增加直觀印象,活躍氣氛。
【過渡】因為濃硫酸主要以硫酸分子的形式存在,與稀硫酸的性質是有差異,到底它的差異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板書】3、濃硫酸的特性:
【演示實驗】在試管中加入一些膽礬,再加入3-4ml濃硫酸,振蕩。觀察固體和溶液的顏色變化。
【提問】生成的灰白色物質是什么?
【提問】回憶初中我們學習過膽礬的加熱實驗現象?
【展示】長時間放置后的標本。最終藍色物質呈白色。
【投影】用flash動畫模擬改進實驗,加深對濃硫酸吸水性的認識。
【講解】膽礬失去了結晶水,結晶水與濃硫酸分子形成了硫酸水合物。說明濃硫酸能夠吸收結晶水,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小結、板書】3.1 吸水性(干燥劑)
【設疑】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常作為干燥劑,那么它能干燥哪些氣體呢?不能干燥哪些氣體呢?
【設疑】為什么h2s、hi、hbr不能用濃硫酸來干燥?欲知原因,我們繼續學習。
傾聽、討論。
觀察并描述現象:固體由藍色變為灰白色,溶液仍為無色。
思考。
回憶、回答:藍色五水硫酸銅加熱失水成白色無水硫酸銅。
分析比較說明濃硫酸體現了吸水性。
觀看,領會。
傾聽,領會。
【引導學生歸納】通常可用濃硫酸干燥的氣體有:h2、o2,n2、co、co2、ch4、so2、hcl、c12等:
師生共同小結:不能用濃硫酸干燥的氣體有:堿性氣體:nh3、還原性氣體:h2s、hi、hbr等。
培養觀察能力。
激疑。
回憶對比舊知識,明確內在聯系。
用flsah動畫模擬的原因:該實驗所需時間較長,約為二天;濃硫酸未與硫酸銅晶體接觸。更能說明濃硫酸只體現了吸水性。
明了濃硫酸的吸水性。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后面濃硫酸強氧化性的學習埋下伏筆,留下懸念。
【投影、介紹】介紹某學生用硫酸殘害北京動物園黑熊事件。展示材料和圖片。
【設疑】為什么濃硫酸會對動物造成那么大的傷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