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硫酸 教學設計
3.3.1 氧化大多數金屬反應(除pt、au不反應)
k ca ……pb(h) cu hg ag。
常溫:反應(除fe、al鈍化)。 不反應。
加熱:反應,不放出h2! 》磻,放出so2。
歸納并總結。
學會總結,將知識及時總結成規律,便于識記。
【回憶設疑、過渡】在“黑面包”實驗中,為什么體積會膨脹,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炭,如同一個“黑面包”,這又體現濃硫酸的什么性質呢?
【講解、組織討論】是的,“黑面包”實驗中是發生了濃硫酸與“面包渣”碳的反應,請根據現象分析生成物是什么?寫出反應方程式。
【板書】3.3.2 氧化某些非金屬單質(c、s)
c+2h2so4(濃)co2↑+2so2↑+2h2o
【組織討論】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濃硫酸具有強的氧化性,請利用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分析為什么濃硫酸作干燥劑時不能干燥h2s、hi、hbr氣體?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討論、釋疑:蔗糖加入濃硫酸炭化時,在蔗糖內加了幾滴水,濃硫酸吸水放出大量的熱,使濃硫酸與生成的碳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有大量氣體產生,生成的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濃硫酸被還原所生成的二氧化硫,碳又被濃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因此會出現體積膨脹,疏松多孔海綿狀炭及刺激性氣味產生的現象。這體現了濃硫酸的氧化性。
推理、思考并回答: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將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本身被還原成二氧化硫,同時有水生成。
恍然大悟,討論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h2s + h2so4 (濃)=s↓+so2↑+2h2o
2hi + h2so4(濃)=i2+so2↑+2h2o
回憶前面的實驗現象,激發學生繼續探索。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綜合運用知識能力。
前后呼應,加深對濃硫酸的強氧化性的認識。學會辯證的認識問題。
【組織討論】濃硫酸和稀硫酸都有氧化性,是否有差異,表現在什么地方?為什么不同?
【師生小結】稀硫酸——弱氧化性——可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h2——氧化性由h+體現;
濃硫酸——強氧化性——加熱時可與絕大多數金屬和某些非金屬反應,通常生成so2——氧化性由s體現。
【講述】硫酸是最重要的化工產品之一。掌握它的性質可以更好的認識它在工業生產和國防上的重要用途。
討論小結,得出結論。
傾聽。
進一步理解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滲透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
【板書】4 硫酸的用途:
【指導閱讀】閱讀教材,了解硫酸的用途。
1.利用其酸性,可制磷肥、氮肥;可除銹;可制硫酸鹽。2.利用濃硫酸的吸水性,作吸水劑和干燥劑。 3.利用濃硫酸的脫水性,濃硫酸常用作精煉石油的脫水劑、有機反應的脫水劑等。 4.利用濃硫酸的高沸點難揮發性,常用于制取各種揮發性酸。
閱讀課文,歸納用途。
培養自學能力。
【本節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探究的濃硫酸的化學特性。因為量變導致質變,所以濃硫酸體現的以下與稀硫酸不同的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回憶傾聽、領悟。
學會小結,將課本由厚變薄。
【作業】p134 三、四
研究性學習:利用學生實驗七中銅與濃硫酸的學生實驗,對以下問題進行探究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