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
高考經典感悟
例1 (•廣東•32)評價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歷史作用時,首先應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戰爭 b.把革命理想變為現實
c.促進生產的恢復與發展 d.維護新生政權的權威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內外局勢危急的情況下,蘇俄政府采取的非常措施,其直接目的粉碎國內外敵人的進攻,保障軍事上的勝利。這是評價這一政策的出發點。
例2 (•上海•23)蘇俄實施新經濟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不利影響
b.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c.加強無產階級對經濟的指導
d.平息工人罷工和農民暴動
答案:b
解析 本題為最佳選擇題,要注意對“根本目的”的理解,根本目的是指同一事物的若干目的中最本質、居支配地位的因素。a、c、d項,都是實行新經濟政策的某一方面的目的和原因。而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才是根本性的。
例3 (•上海•15)1920年,蘇俄農民中流傳這樣的說法:“土地屬于我們,面包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魚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木材卻屬于你們!彼从车氖菓饡r共產主義政策
a.保障了農民的利益 b.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
c.實行了軍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貿易制度
答案:b
解析 本題屬于材料性選擇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材料的內容看,蘇俄實行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嚴重侵犯了農民的利益,故 a項不正確。b項與a項是相反的兩種結論。所以b項敘述是正確的。c、d兩項不是材料反映的問題。
同步優化訓練
一、選擇題
十月革命勝利后,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蘇維埃俄國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請回答1~2題。
1.列寧指出,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問題主要是一個政治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的本質是關系到
a.使農民獲得徹底解放 b.鞏固工農聯盟
c.避免農民倒向資產階級方面 d.小農的經濟利益
2.蘇俄實施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a.是一種恐怖政策 b.是一種應急措施
c.是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d.沒有發揮積極作用
新經濟政策是列寧在總結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教訓后找到的一條適合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請回答3~5題。
3.實施新經濟政策改變不了社會主義性質,這是因為
a.農民歡迎用固定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b.國家大中小工業都收歸國有
c.一切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工礦企業仍歸國家所有
d.在流通領域實行自由貿易
4.新經濟政策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農業方面的共同點是
a.國家享有優先獲得農民部分農產品的權利
b.農民自由支配交國家后剩余的農產品
c.禁止農產品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