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教案
在此情況下,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同其老部下、共產黨吉鴻昌組織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與日寇血戰五晝夜,收復了多倫,將日偽軍趕出了察哈爾省。這一勝利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斗志。但蔣介石卻污蔑同盟軍“妨礙統一政令”,其實就是破壞了他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遂派兵勾結日偽軍夾擊同盟軍,結果同盟軍彈盡援絕、宣告失敗。馮玉祥離開張家口,吉鴻昌避入天津租界,后被國民黨逮捕殺害。
(3)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一二八淞滬抗戰失敗后,十九路軍被蔣介石調往福建進攻紅軍,屢戰屢敗。該軍將領逐步認識到“剿共”沒有出路,士兵和下級軍官的厭戰和反蔣抗日情緒,推動了蔡廷鍇等將領走上了抗日反蔣道路。1933年11月,蔡廷鍇等聯合國民黨反蔣勢力李濟深、陳銘樞等,在福建成立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也稱“福建人民政府”),由李濟深出任主席。他們與紅軍達成了《抗日停戰協定》,調轉槍口,向閩浙邊界推進。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與紅軍的停戰,共同抗日救國,得到了國內輿論的支持和同情。但卻遭到蔣介石的仇恨。1933年底,蔣介石親率大兵15萬,并聯合日軍,夾擊十九路軍,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堅持不到兩個月,最后失敗了。
這一時期,從東北、華北,到南方的福建,從民眾的自發到國民黨內愛國力量舉起抗日反蔣的旗幟,反映了抗日民主運動的蓬勃發展,打擊了日本在東北的殖民統治,使國共兩黨調整政策,有利地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