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課 跨世紀的世界格局
(2)根據材料二,結合史實概括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德日兩國崛起的共同點及其主要影響。(4分)
(3)從中國古代史和現代史中各舉一例重大史實,說明材料三論點的荒謬性。(4分)
(4) 根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史實,概括我國是怎樣促進“和平崛起”的?(6分)
(5)綜合上述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現代中國為什么走“和平崛起”之路。(6分)
第27課 跨世紀的世界格局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10. dcbdd caaac
二、非選擇題:
11. ⑴對東歐劇變的外部條件的認識是相同的,即蘇聯“新思維”和西方的鼓勵政策促使東歐發生劇變。(3分)
⑵材料二更全面。 它不僅反映了劇變的外部條件,還分析了內部原因。(3分)
⑶根本原因是沒有找到適合本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優越性沒有顯示出來。(4分)
12.(1)蘇聯(1分)“冷戰”政策(1分)
(2)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滯脹;石油危機引發美國經濟危機;美蘇爭霸,美國處于劣勢;西歐和日本等國的崛起,美國地位動搖。(4分,每點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3)目的:建立單極世界。(1分)
原因: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2分)
(4)“冷戰”政策導致中美兩國的敵對狀態,我國實行“一邊倒”外交方針;20世紀70年代,兩國關系緩和,正式建立外交關系;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推行霸權政策,導致兩國在合作的同時,也增加了摩擦。(6分,每點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13. 參考答案:
(1)主觀條件: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諸侯國中實力最強的一個;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廣泛搜羅任用外來人才;正確的統一戰略和策略。主要方式:兼并戰爭。(6分)
(2)共同點:走資本主義道路,積極對外擴張與爭奪;迅速趕超老牌列強,后來居上。主要影響:改變了世界力量對比格局,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4分)
(3)明朝鄭和下西洋;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4分)
(4)①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從中國國情發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②推進體制改革,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③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堅持對外開放,借鑒人類文明成果;④堅持“一國兩制”方針,推進祖國統一大業;⑤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6分)(若考生按崛起的歷史進程概括,回答正確亦可;考生回答:“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或“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可酌情給分,但不得超過本小題總分;僅羅列史實,未作概括,最多只得1分)
(5)這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勢所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現實國情的要求與可能;古今中外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教訓;中共執政的戰略選擇。(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