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文化的繁榮
歷史:4.8《隋唐時期文化的繁榮》教案(1)(舊人教版高三)
教學目標
一、基礎知識目標
雕版印刷術和火藥的發明,隋唐天文學和歷法的成就,隋唐醫學的發展,隋唐建筑的成熟;隋唐宗教的興盛;儒學大師韓愈和思想家柳宗元、劉禹錫;隋唐教育的勃興;唐詩和李白、杜甫等著名的詩人;藝術寶庫莫高窟,隋唐繪畫和書法的大發展及著名的書、畫家,隋唐樂舞。
二、能力培養目標
1.通過對隋唐文化繁榮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正確認識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關系的能力。
2.通過對隋唐文學藝術的學習,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化鑒賞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標
1.隋唐時期,我國疆域遼闊,南北統一,經濟發達,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在繼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
2.隋唐時期,我國科學技術處于世界前列,哲學、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文學藝術光耀千古,這都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文化遺產。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隋唐時期著名的詩人、哲學家、藝術家,才華橫溢,對學問孜孜以求,對文學藝術創作精益求精,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刻苦的鉆研精神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我們學習。
教學要點
一、隋唐文化發達的原因
1.國家強盛,經濟繁榮
2.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3.文化交流頻繁
4.繼承傳統文化
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
1.雕版印刷術和火藥的發明
2.天文和歷法成就
3.醫學的進步
4.建筑的成熟
三、宗教和哲學的發展
1.宗教的盛行
2.儒學大師韓愈和思想家柳宗元、劉禹錫
四、教育的勃興
五、文學的大發展——唐詩的繁榮
六、多姿多彩的藝術
1.藝術寶庫莫高窟
2.異彩煥發的繪畫
3.巔峰時代的書法
4.風格多樣的樂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重點:雕版印刷術和火藥的發明,建筑的成熟,唐詩的繁榮,藝術寶庫莫高窟。
本節難點:隋唐文化發達的原因,隋唐的歷法發展,隋唐哲學的發展。
課時和教具
本節為兩課時。從“隋唐文化發達的原因”到“宗教哲學的發展”可放到第一課時講授;“教育的勃興”到“多姿多彩的藝術”為第二課時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關于隋唐文化發達的原因,主要講明四點:
1.國家強盛,經濟繁榮。隋朝的統一,使全國的社會秩序安定下來,南北的經濟文化得到交流;唐朝從太宗的“貞觀之治”到玄宗的“開元盛世”,封建經濟高度發展,政治相對穩定的時間也較長,這就為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經濟高度發達的基礎上,隋唐政府,尤其是唐朝統治者,倡導科舉考試,大力興辦學校,突破了選拔人才對門第出身的種種限制,并且不斷增加考試科目,拓展考核范圍。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來的佛教文化還是中國的道教文化,統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這種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和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養了大批文化人才,又為文化的繁榮創造了有利的氛圍。
3.文化交流頻繁。隋朝運河的開通和唐朝交通的暢達,使唐朝同邊疆各少數民族政權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從而促進了雙方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數民族文化大大豐富了中原文化的內容,使中華文化具有濃烈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朝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望,而且對外交通發達,使唐和亞、歐、非之間的往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進的過程中,隋唐文化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