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 課 鴉片戰爭(岳麓版學案)
(3)你能說說上面圖片與散文描寫的內容有什么關系?(6分)
(4)“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睜開了一只眼睛”選自顧城的《楊樹》。該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5分)
第12 課 鴉片戰爭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 5 cddcc 6―10 babcd
二、非選擇題
11.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材料中所給信息的閱讀理解分析提煉歸納概括能力。即對材料提供的鴉片戰爭前夕中英兩國外交思想政策、經濟發展差異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歸納比較、說明論證。第(1)小題第一問答案在材料中,第二問實際考查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其影響。第(2)小題要求從英國國內的政治、經濟、對外政策、出使中國目的等幾方面入手,簡練作答。第(3)小題要說清楚乾隆皇帝的態度以及這種態度對中國產生的雙重影響。
答案要點:
(1)不同之處:
兩廣總督譯文:視兩國關系為蠻夷之邦與天朝上國的關系,視雙方往來為朝貢關系。
英方信函:增進邦交,擴大貿易(8分)
原因:清朝長期閉關鎖國,對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認為是天朝上國,兩廣總督上呈的譯文是出于這種心態(6分)。
(2)工業革命;拓展海外市場;殖民擴張;中國成為其目標(8分)。
(3)乾隆拒絕了英方的各項要求(4分)。維護了領土主權;盲目自大,堅持閉關鎖國政策(6分)。
12.
(1)圓明園。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法聯軍(6分)
(2)哭泣的圓明園 (6分)
(3)都是反映的圓明園遺址 (6分)
(4)詩句表達了對侵略者——英法聯軍的痛恨,同時也表明中國人覺醒的自慰。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