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 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學案
(2)有人認為,高福利會制約經濟發展,低 福利較有利于經濟發展。請分析說明材料中的數據是否都支持這一觀點?(假定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條件相同)
(3)福利制度產生以來,反對與支持的立場始終并存。請分別為兩種立場各找兩個理由,并加以論證。(從經濟發展、社會公平和個人自由等等角度論證皆可) 【考點強化訓練】 一、選擇題 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國家的經濟被稱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這表明 a.壟斷資本日益排擠中小企業 b.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 c.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加強 d.私人經濟依附于國家 2.二戰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西方的發展反映了 a.西方國家對生 產關系進行了根本變革 b.西方各國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了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c.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正逐漸消失 d.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和平過渡 3.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盛行的經濟思想稱為“凱恩斯主義”,在這一經濟思想的指導下,各國 a.積極推進新科學革命的開展 b.大力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c.竭力謀求建立經濟的區域集團 d .積極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4.下圖是西方一些國家社會保險支出比例圖,關于圖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發達國家的福利政策緩解了社會矛盾,提高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 b.發達國家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 c.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已成為公民的社會權利 d.這些國家被稱為“福利國家” 5.戰后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中,第 三產業發展超過物質生產部門,其意義在于①有利于改造傳統工業和農業②促進經濟競爭力③能夠拓展經濟活動領域④一定程度上緩和經濟周期性波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在低失業率、低通貨膨脹和低利率的條件下,實現了長達xx年的持續擴張,年均增長率達到3.5%,突破了此前20多年美國經濟增長2.2%~2.5%的極限。美國的《商業周刊》把這一現象稱之為“新經濟的勝利”。下面對“新經濟"的理解 正確的是①以知識經濟為基礎②以信息技術為主導③包含了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④經濟的發展不再受到經濟周期性波動規律的影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二戰后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主要包括 ①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 ②福利國家得到發展 ③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④美國出現新經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