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鴉片戰爭
中國地大人多,市場大,而英國的胃口也大。英國要求打開中國市場,而清政府實行虛驕自大、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兩者矛盾糾結,戰爭必然爆發。
得出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后強烈需要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2.虎門銷煙
鴉片戰爭前,英國最初試圖用商品打開中國的大門。但是,鴉片戰爭前,在正當的中英貿易中,英國輸入中國的“呢絨、棉紡織品、金屬制品”等工業品,而中國的自然經濟能夠自給自足,不太需要這些工業品,加上清政府閉關政策的限制,其產品成為了典型的“滯銷品”“破鞋”,沒有人要。運也白運,當然如果白送的話,中國人民還是會禮貌接受的,不要白不要嘛!相反,英國從中國購買的“茶葉、生絲、藥材”等物品,盡管有些是奢侈品,價格昂貴,但在西方卻是“香餑餑”“暢銷品牌”,可能還是免檢產品呢!這樣中英正當貿易中,中國長期處于出超地位,英國大量白銀流入中國(1813——1831年中英貿易的圖表反映)。
通過正當貿易不能打開中國的大門,為了扭轉中英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 (從材料一可以看出:1799——1838年,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數量激增)
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何解決鴉片走私問題,成為朝野關注的焦點。通過三則材料展示鴉片走私的危害:
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解決,教師點評。
(1)在中英正常貿易中,英國向中國輸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銷售情況及其原因如何?
(輸入呢絨、棉紡織品和金屬制品。受中國自然經濟的抵制以及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銷路不暢。在兩國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
(2)為了扭轉貿易逆差,英國采取了什么方法?(向中國走私鴉片。)
(3)英國走私鴉片的罪惡行徑給中國造成哪些危害?
(白銀大量外流,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摧殘,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等。)
關于第3問,先多媒體顯示:《英國輸入中國鴉片激增表》、林則徐上書,《鴉片戰爭前中英貿易情況表》。
材料一 吸毒人數:200萬/35年
掠奪白銀:3—4億元/40年
說明:①中國白銀大量外流,清政府財政困難
材料二:煙館里正在吞云吐霧的中國人(圖片)
反映:②摧殘了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
材料三 當鴉片未盛行之時,吸食者不過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興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則徐集•奏稿中》
反映:③造成兵弱銀荒,加深清政府統治危機
提問:三則材料中涉及到鴉片輸入主要危害有哪些?(答案即三則材料的三點危害)
這樣設計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還提高學生歸納,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過渡:面對大量鴉片走私,作為當時皇帝道光帝應該會采取什么行動?假如你
是清朝統治者,面對鴉片走私所帶來的嚴峻局勢,你將會采取什么措施?
作為最有見識封建大臣林則徐有何表現?
道光皇帝看到林則徐的奏折,認識到放任鴉片走私,將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于是任命主張嚴禁鴉片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組織禁煙工作。于是林則徐到
廣東領導禁煙運動。
多媒體顯示 林則徐:“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