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
6.從世界歷史發展潮流的角度分析鴉片戰爭的結果,結論正確的是( )
a.鴉片戰爭是侵略戰爭,所以中國失敗
b.腐朽的封建主義難以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c.綜合國力的強弱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條件
d.戰爭的結局與中國歷史的進程無直接關系
7.《南京條約》中的“五口”,是英國人基于“廣州是傳統的外貿口岸;福州靠近盛產紅茶的武夷山;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附近,且臨近富饒的江浙”等理由選擇的結果。這種選擇( )
a.便利英國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 b.便利英國掠奪中國勞動力辦廠
c.表明英國的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 d.表明英國要向中國大量投資
8.某史學家說:“對于西方的挑戰,中國的反應之所以遲鈍,是由于中國社會在19世紀中葉面臨很不平常的歷史環境。內部事務萬分火急,至于對西方則可以暫緩一步!边@里所講的“西方的挑戰”最主要是指( )
a.走私鴉片,毒害國人 b.發動戰爭,瓜分中國
c.資本輸出,壟斷經濟 d.提出“修約”,擴大市場
9.xx年是圓明園建園300周年。 1951年,周總理曾指示“圓明園遺址要保留,地不要撥用了。”保留圓明園遺址,是因為它( )
①是近代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 ②是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 ③具有熱愛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 ④標志著封建專制堡壘的土崩瓦解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10“17世紀和18世紀初,西方人了解中國的歷史、藝術、哲學和政治后,(對這些人文資源)完全入迷了!钡搅恕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人則對中國的自然資源更感興趣”。導致西方人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國的人文和自然資源都很豐富 b.西方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需要
c.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需要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建立的需要
知識拓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是相對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實際上政治、經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是相對于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進步。半殖民地是從國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從社會經濟結構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礎。
片面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另一國享受現時或將來所給予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優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此種待遇稱為“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的取得必須有條約和根據。最惠國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締約雙方在平等互利原則的基礎上相互享受最惠國待遇。但清朝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往往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得享受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則無對等權利,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