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教案
②興辦太學,儒學地位大大提高。前124年,漢武帝為了培養官吏,統一人們的思想,根據董仲舒的建議“定太學以教救國”,在長安興辦太學。規定太學生員為博士弟子,太學的學習科目設五經,一律由儒家五經博士教授。學生可任選一經學習,(相當于今天大學的專科),以自學為主,老師定期講經,每年考試一次。學完經考試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學,是中國歷史上董仲舒第一個創辦的第一所大學,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規大學。太學是官辦的最高學府。起初,太學有經學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來太學生發展到3000人。東漢時期更達到三萬余人。可以說,太學不但是中國第一個官辦最高學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創辦的以傳授知識、研究學問為宗旨的高等學府。
太學的興辦,打破了以往由貴族官僚時代為官的規矩,使得非貴族家庭子弟也可以憑太學資格入仕。至此,儒學的地位大大提高,與之對應的是,春秋戰國以來的風云一時的諸子百家學說漸漸沉寂無聞。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統,使儒學在各郡縣得到推廣。漢武帝下令全國郡縣設置學校,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學在民間光大,處于獨尊地位。漢武帝還鼓勵學者從事私家的儒學教育,為弘揚儒學打下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3、獨尊儒術的結果
西漢后期,儒學之士,在中國文化舞臺上逐漸成為主角,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續兩千年之久。
小結:春秋戰國——秦——漢初——(西漢后期)漢武帝以后
課堂鞏固:本課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