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據此分析阻礙近代鐵路發展的因素.
答:帝國主義侵略和腐朽的封建制度,歸根結底是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的。
遷移運用:新中國的成立以來,鐵路建設飛速發展,你能列舉一些鐵路發展方面的重大事件嗎?
答:十年建設期間,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區都有了鐵路;xx年青藏鐵路通車,1997-十年間鐵路六次大提速……
海上:輪船(在洋務運動的推動下,1865年4月,中國終于建造成了自行設計的輪船。)
啟發式互動:造船業曾是引領古代中國的驕傲,進入近代后卻西方趕上,而且被西方的船堅利炮所痛擊,對此你有怎樣的感悟……
空中:飛機(中國的民航事業起始于20世紀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蓋大半個中國的航空網。)
引申:在飛速發展的今天,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學生討論)
答:磁懸浮列車、d字頭列車、地鐵……
情景設置: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一名中共地下黨員不慎暴露了身份。為了躲避國民黨特務的追捕,他在上海市區與特務展開了周旋。在這過程中,他可能會利用哪些交通工具?后來他決定轉移到南京,又可以運用哪些交通工具呢?說出你的依據。
答:市區內——短途;南京——長途(主要根據時間抓住上海這一地點即可)
互動探究:
暑假如果你有機會去北京旅游,你會采取哪種方式?說出你的理由。(學生討論,言之成理即可。教師給與恰當評價)
⒊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原因(板書)
答:(1)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社會生產力提高。
(2)西方列強的侵略,傳播了先進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3)中國人思想觀念的更新,敢于接受新事物。
4、從以上的發展變化中你能發現交通工具的更新呈現哪些特點?
提示:受西方侵略的影響,更迭的速度快,發展部平衡(東部高于西部,城市快于農村)……
(二)郵電通信設施的逐漸完善(板書)
問:同學們能不能想象一下古代人們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答:烽火臺、驛站、飛鴿傳書、鴻雁傳情……
那么進入近代以后通信方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把學生分成三組自主閱讀完成下面三個圖表的填空(幻燈片演示)。
表一郵政:
時間 成就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 加快建設步伐
海關試辦郵政
正式辦理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郵政和電信合一的新時代
表二電報:
時間 成就
1877年 有線電報(地點 )
19xx年 無線電報創設并發展
1932年 國際無線電報
表三電話:
時間 成就
年 傳入中國
民國成立后 線路和營業所增加
20世紀80年代 通信技術發展
年 電話業務居世界第一
知識點撥:1866——1877——1882——1906
(郵) (有) (話) (無)
情境設置:
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南京臨時大總統,在家鄉廣州的侄子向他表達祝賀,他采用的方式可能會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