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多媒體展示幾幅危機擴展的圖片。
持續時間特別長。
發展——繁榮——危機——蕭條——復蘇——發展
破壞性特別大。——“世界末日已經來臨”
引導學生閱讀81頁圖,對比圖上和圖下的人物表情和82頁資料回放。
上:樂觀,有足夠的信心,下:悲觀失望
3、經濟危機的影響
引導學生閱讀82頁兩段文字,總結經濟危機的影響及表現。
影響:①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
廣大人民由于失業和生活水平的下降,對本國政府強烈不滿,示威、游行和罷工斗爭不斷,階級矛盾空前尖銳;德國法西斯分子和日本軍國主義抬頭。
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各國加緊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爭奪——摩擦;加緊對殖民地半殖民地進行掠奪——反抗。
有史有論,論從史出。
政府危機嚴重、世界局勢的緊張。經濟危機如此肆虐,面對如此形勢,怎么辦呢?你有沒有解決之道?
第三環節:應對經濟危機
情境探究:假如你是美國總統?你會采取什么樣的政策?
東南亞金融危機時,中國政府采取了積極穩健的政策,確保了香港金融的穩定。主要看站在什么立場上。胡佛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我們黨站在人民立場上。
1、胡佛的對策
胡佛固守傳統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反對政府直接干預——沒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引導學生閱讀《歷史縱橫》中關于“自由放任”政策的介紹,了解“自由放任”政策的含義。
2、政策的效果
效果說明傳統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已經不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必然要求變革運行機制,說明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政策要與時俱進。
3、民眾的呼聲
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沒有克服危機,形勢反而不斷惡化。民眾渴望一個強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克服危機,這就是我們下節課要學習的《羅斯福新政》。
第四環節:反思經濟危機
從經濟危機的發生原因和解決措施中你能得到哪些啟示?
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結合;規范股市和信貸,防范金融投機;居安思危;與時俱進,適時調整生產關系;市場調節與國家干預相結合。
課堂鞏固練習(略)
【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歸納本課重點,從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股票市場的崩潰為開端,爆發了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面對危機胡佛政府采取了失敗的反危機措施,使形勢進一步惡化,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1932年的總統選舉中敗給了羅斯福。羅斯福上任后大膽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適時根據形勢變化進行政策調整,從而促進生產力的恢復,擺脫危機,并最終使美國經濟制度發生了最為深刻的變革。
【板書設計】
第17課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一、探源經濟危機
1、美國經濟的“繁榮”
2、虛假繁榮的破滅
二、感受經濟危機
1、經濟危機的表現
2、經濟危機的特點
3、經濟危機的影響
三、應對經濟危機
1、“自由放任”的政策
2、美國民眾的呼聲
【教學反思】
第二:歸納經濟危機出現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
貧富差距過大:財富過于集中于少數人和企業,廣大勞動人民的日益相對貧困,是導致供需矛盾擴大的主要原因。股票投機過度,造成經濟繁榮的假象,信貸消費過度;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具體原因是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矛盾。
【課后作業】結合本課內容,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寫一篇調查報告:金融危機對社會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