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學案)
第3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學案)
【課程標準】
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課標解讀】
注意把握中央決策機構的變化與地方行政機構的變化兩條線索。具體內容應包括漢代中樞機構的變化和郡國并行制、魏晉南北朝中樞機構的變化、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地方節度使制度、北宋從中央到地方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元朝的興盛制度。教材中對七國之亂、藩鎮割據、五代十國、北宋的極貧積弱的講述,是對上述問題的深化,應分析理解。
【考試大綱】
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知識梳理】
一、中樞權力體系的變化----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一)確立:隋唐
1.內容:
三省是指 、 、 。
省下設六部,即 六部。
2.職權及運行程序:
是決策機構,就軍國大事、重要官員的任免等事項,替皇帝起草詔令。
負責審核 起草的詔旨,有認為不當者可以駁回。
是最高行政機構,下設六部。
3.作用:
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皇權。封建中央政治制度成熟。
請思考1: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有何歷史影響?
(二)演變:宋元
1.宋朝:二府三司制
三省長官基本不參與政事,又另外設置“ ”作為宰相辦公機構,其長官為宰相,但相權已被分割:軍政歸 掌管,財政則歸度支、鹽鐵、戶部 掌管,三司的長官 又稱為“計相”;宰相只保留 。
2.元朝:廢除三省,只設 ,長官為元代 。
二、選官制度
(一)目的:補充 ,保證這個隊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