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高中歷史教案 > 高一歷史教案 >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精選10篇)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

發布時間:2022-11-07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精選10篇)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 篇1

  教學目標 

  1.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列強對中國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販賣華工;列強在中國辦洋行、開銀行、經營輪船公司、設工廠,進行早期資本輸出。

  2.通過分析列強攫取中國的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入侵的狀況;通過分析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國的經濟侵略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的入侵,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

  3.通過本節課內容的教學,增強學生對外國侵略者的憎恨,培養和激發他們發奮圖強、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勢力逐漸侵入中國,終于將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在近代中國,海關主權是列強侵奪的首要目標。在西方列強迫使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幾乎大部分條款都與侵奪我國關稅自主權及海關行政管理權有關。中國海關主權的喪失,使中國經濟大門的鑰匙揣在了帝國主義的袋子里。列強借此加快了對華的商品輸出,并且開始對華資本輸出。

  教材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①通過對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學會綜合考察、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利于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的結構和內在聯系。

  ②通過對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手段的分析,使學生掌握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而且為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提供了思維素材。

  重點分析

  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是重點。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本節的內容,又進而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②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是重點。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等方式,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使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以后,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通過這一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重點突破方案

  ①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建議教師首先簡單介紹海關和海關關稅在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問學生列強奪取中國海關的三個步驟,最后與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后果及英國占優勢的原因。

  ②關于“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建議教師首先提問學生,這一時期西方列強以傾銷商品、掠奪原材料、走私鴉片為主要方式對華經濟侵略的原因,以便使學生掌握工業革命的后果。然后提問學生,資本主義國家對華商品輸出開局不利的原因,以便培養學生全面看問題的能力。最后提問學生,1865年中國第一次出現外貿逆差說明了什么,使學生認識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一重大后果。

  難點分析

  外國商品摧垮中國的自然經濟,打開中國市場是難點,鴉片戰爭以后,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外國商品并未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

  難點突破方案

  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認識和分析兩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社會經濟方面的變化情況。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和“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參見“重點突破方案”;關于“早期的資本輸出”,建議教師首先向學生解釋清楚什么是“資本輸出”,然后提問學生“列強”進行“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都有哪些?再想一想,這些手段會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第四節 的入侵

  重點: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②“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難點:一些基本概念的如“洋行”等的理解。

  教學手段: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

  首先提問學生:“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有哪些?”引入本課主題。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教師首先介紹背景:19世紀中期,的入侵是多方面的。因為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所以,在中英《南京條約》規定關稅協議后,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就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然后請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最后請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都有哪些?為什么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

  “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和“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而“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則需要學生從初三所學過的《世界歷史》中去尋找答案,教師可以適當點題說明應該從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方面考慮。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要講清三個問題: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關于走私鴉片,照教材講即可。關于傾銷商品,要強調外國商品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開始并沒有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以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才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關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自己答出下述特權:如海關管理權、內河航行權、內地通商權以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關于掠奪原料,要提問學生,外商如何收購中國土特產品?最后啟發學生分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經濟侵略活動的重要影響是什么?使學生認識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門戶已經被打開,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三、販賣華工

  教師根據教材講授就可以了,主要是揭露殖民主義者的罪行,讓學生知道販賣華工跟奴隸貿易一樣殘酷。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教師在介紹“資本輸出”的定義后,應該直接提問學生,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有哪些?影響是什么?

  前一個問題,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在學生回答完整后,教師簡單介紹“洋行”的概念。然后再要求學生回答后一個問題,注意這一個問題不要求學生回答完整(后面的章節還會詳細講到)。

  小結(略)

  教學設計思想:

  ①通過學生看書整理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通過引導他們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對中國產生的影響以及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通過引導他們分析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和對中國產生的影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通過教師對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的介紹,“資本輸出”和“洋行”等概念的解釋和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 設計 第四節 的入侵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1.從關稅協定到海關總稅務司

  2.英人赫德掌握海關大權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1.鴉片走私更加猖狂

  2.憑借政治經濟特權傾銷商品

  3.壓低價格收購原料

  三、販賣華工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1.辦洋行

  2.開銀行

  3.經營輪船公司

  4.設工廠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 篇2

  教學目標 

  1.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列強對中國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販賣華工;列強在中國辦洋行、開銀行、經營輪船公司、設工廠,進行早期資本輸出。

  2.通過分析列強攫取中國的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入侵的狀況;通過分析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國的經濟侵略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的入侵,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

  3.通過本節課內容的教學,增強學生對外國侵略者的憎恨,培養和激發他們發奮圖強、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勢力逐漸侵入中國,終于將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在近代中國,海關主權是列強侵奪的首要目標。在西方列強迫使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幾乎大部分條款都與侵奪我國關稅自主權及海關行政管理權有關。中國海關主權的喪失,使中國經濟大門的鑰匙揣在了帝國主義的袋子里。列強借此加快了對華的商品輸出,并且開始對華資本輸出。

  教材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①通過對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學會綜合考察、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利于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的結構和內在聯系。

  ②通過對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手段的分析,使學生掌握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而且為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提供了思維素材。

  重點分析

  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是重點。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本節的內容,又進而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②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是重點。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等方式,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使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以后,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通過這一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重點突破方案

  ①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建議教師首先簡單介紹海關和海關關稅在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問學生列強奪取中國海關的三個步驟,最后與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后果及英國占優勢的原因。

  ②關于“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建議教師首先提問學生,這一時期西方列強以傾銷商品、掠奪原材料、走私鴉片為主要方式對華經濟侵略的原因,以便使學生掌握工業革命的后果。然后提問學生,資本主義國家對華商品輸出開局不利的原因,以便培養學生全面看問題的能力。最后提問學生,1865年中國第一次出現外貿逆差說明了什么,使學生認識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一重大后果。

  難點分析

  外國商品摧垮中國的自然經濟,打開中國市場是難點,鴉片戰爭以后,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外國商品并未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

  難點突破方案

  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認識和分析兩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社會經濟方面的變化情況。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和“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參見“重點突破方案”;關于“早期的資本輸出”,建議教師首先向學生解釋清楚什么是“資本輸出”,然后提問學生“列強”進行“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都有哪些?再想一想,這些手段會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第四節 的入侵

  重點: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②“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難點:一些基本概念的如“洋行”等的理解。

  教學手段: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

  首先提問學生:“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有哪些?”引入本課主題。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教師首先介紹背景:19世紀中期,的入侵是多方面的。因為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所以,在中英《南京條約》規定關稅協議后,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就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然后請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最后請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都有哪些?為什么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

  “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和“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而“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則需要學生從初三所學過的《世界歷史》中去尋找答案,教師可以適當點題說明應該從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方面考慮。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要講清三個問題: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關于走私鴉片,照教材講即可。關于傾銷商品,要強調外國商品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開始并沒有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以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才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關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自己答出下述特權:如海關管理權、內河航行權、內地通商權以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關于掠奪原料,要提問學生,外商如何收購中國土特產品?最后啟發學生分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經濟侵略活動的重要影響是什么?使學生認識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門戶已經被打開,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三、販賣華工

  教師根據教材講授就可以了,主要是揭露殖民主義者的罪行,讓學生知道販賣華工跟奴隸貿易一樣殘酷。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教師在介紹“資本輸出”的定義后,應該直接提問學生,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有哪些?影響是什么?

  前一個問題,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在學生回答完整后,教師簡單介紹“洋行”的概念。然后再要求學生回答后一個問題,注意這一個問題不要求學生回答完整(后面的章節還會詳細講到)。

  小結(略)

  教學設計思想:

  ①通過學生看書整理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通過引導他們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對中國產生的影響以及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通過引導他們分析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和對中國產生的影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通過教師對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的介紹,“資本輸出”和“洋行”等概念的解釋和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 設計 第四節 的入侵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1.從關稅協定到海關總稅務司

  2.英人赫德掌握海關大權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1.鴉片走私更加猖狂

  2.憑借政治經濟特權傾銷商品

  3.壓低價格收購原料

  三、販賣華工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1.辦洋行

  2.開銀行

  3.經營輪船公司

  4.設工廠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 篇3

  (閱讀課文,僅提供自學提綱)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1.目的:為了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西方國家在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后,迫切需要達到的目標是鞏固、擴展已獲取的侵略權益,使其產品真正占有中國市場,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遂為列強千方百計獲取的目標。

  2.過程

  ①《南京條約》,協定關稅,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

  ②趁鎮壓小刀會起義之機,列強奪取上海海關管理權。

  ③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侵略者要求將上海海關制度推廣到各通商口岸。

  ④《天津條約》規定海關值百抽五的原則。1863年清政府任命英國人赫德為中國海關總稅務司。從此中國海關管理權被英國操縱了近一個世紀。

  3.危害: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之一。海關是國家的大門,中國海關被外國侵略者直接控制,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二、中外貿易中國逆差局面的形成

  1.鴉片戰爭后,外國商品的傾銷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并沒有完全打開中國市場。

  2.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如海關管理權、內河航行權、內地通商權以及片面最惠國待遇)才逐漸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

  3.1865年,中國對外貿易第一次出現逆差,中國門戶已經被打開,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三、販賣華工

  始于19世紀50年代的廣東,《北京條約》允許華工出國后更為猖獗。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主要有四種形式:辦洋行;開銀行;經營輪船公司;設工廠。但是應該指出的是,這一階段列強的經濟侵略以商品輸出為主,開始進行資本輸出。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 篇4

  中國近代史(上) 第一章 第四節

  教學目標

  1. 知識方面: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列強中國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列強販賣華工;列強在中國開始早期資本輸出。

  2. 能力方面:(1)通過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經濟侵略活動的教學,培養學生歸納和概括歷史現象的能力。(2)通過19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經濟侵略方式的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 態度、價值觀方面:(1)通過分析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活動,使學生認識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2)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增強學生對外國侵略的憎恨,培養和激發他們發奮圖強,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

  4. 學法指導方面:(1)引導學生聯系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加深對本節內容的理解。(2)結合本節教材的兩段資料和一個表格,幫助學生運用歷史資料和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歷史問題。

  重點、難點分析

  1. 重點分析:(1)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是重點。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本節的內容,又進而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是重點。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等方式,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使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以后,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通過這一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 難點分析:外國商品摧垮中國的自然經濟,打開中國市場是難點,鴉片戰爭以后,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頑強抵抗,外國商品并未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的商品的愿望。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認識和分析上述的兩次鴉片戰爭以后的不同變化情況。

  課堂教學設計

  師:同學們,通過前三節內容的學習,我們已經明確認識到: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請一位同學概括地說明一下這個變化。

  生:(思考并作答)

  師:兩次鴉片戰爭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也告訴我們:殖民主義的本質是侵略和掠奪。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怎樣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和掠奪的?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第四節的課題)

  一、 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師: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是多方面的。因為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所以,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就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定關稅協議

  師:(引導學生回憶中英《南京條約》的有關內容)

  生:(與教師共同回憶)

  師:中英《南京條約》關于關稅協議的規定,使中國自己不能調整稅率,開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成為當時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

  2. 奪取上海海關管理權

  師:(讓學生閱讀課文小字內容,了解英、法、美侵略者借鎮壓上海上刀會起義之機,奪取上海海關管理權的簡單經過)

  生:(閱讀課文小字內容)

  師:(在學生閱讀基礎上作簡單概括)1853年,英、法、美侵略者借鎮壓小刀會起義之機,奪取了上海海關管理權。從此,上海海關成為中國第一個半殖民地性質的海關。

  3. 海關管理權進一步喪失

  師: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海關管理權進一步喪失。具體表現為:第一,英、法侵略者強迫清政府將上海海關制度推廣到各通商口岸,聘請英國人“總司其事”。第二,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規定了值百抽五的原則(讓學生參看課本注釋),但實際上洋商進出口貨物的稅率連這個水準也未達到。

  生:(閱讀課文有關內容,加深印象)

  4. 英國人赫德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

  師:1861年,總理衙門建立以后,清政府先后任命英國人李泰國、赫德為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讓學生參看課本關于赫德的一段注釋)。赫德任職46年,確立了外國人管理中國海關的制度。從此,中國海關管理權完全喪失,被英國人操縱了近一個世紀。那么,外國侵略者直接操縱中國海關管理權,對中國社會造成什么嚴重影響?

  生:(分析、思考并作答)

  師:(對學生的回答作簡單總結)眾所周知,海關是國家的大門。外國侵略者直接操縱中國海關管理權,等于掌握了管理中國經濟大門的鑰匙,這就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

  生:(在教師指導下,閱讀課本第22頁的表格和資料,加深理解)

  師:從表格和資料可以看出:從1853年至1858年的5年間,進口棉花和棉紡織品的稅率逐漸下降,外商關稅低,華商常被勒索和歧視,不能自保,難以發展。這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造成的必然結果。

  二、 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師: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同時,又以起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等方式,進行經濟侵略。

  1. 走私鴉片

  師:鴉片戰爭前,英、美等國無恥地向中國走私鴉片。1840年至1860年的20年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輸入鴉片比鴉片戰爭前40年增長了一倍多。

  生:(閱讀課文,加深印象)

  2. 傾銷商品

  師: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瘋狂傾銷商品。但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開始并沒有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它們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逐步實現了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1865年,中國對外貿易第一次出現逆差。(引導學生回憶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奪取了哪些政治經濟特權)

  生:(思考并作答)

  3. 掠奪原料

  師: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向中國瘋狂傾銷商品的同時,又大肆掠奪原料。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出口的大多是工業原料和土特產品,其中以絲、茶為大宗,還有棉花、大豆、藥材、豬鬃等。由于外商操縱市場,壓低價格,中國出口的商品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2頁的一段材料)

  生:(閱讀資料,了解外商壓低價格,大量收購中國棉花的情況)

  師:外商如何收購中國土特產品?課本小字作了簡要介紹。

  生:(閱讀課文小字內容,加深印象)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經濟侵略活動說明了什么?

  生:(思考、議論并作答)

  師:說明兩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國已經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6頁的“閱讀與思考”)

  生:(閱讀、分析材料并作答)

  師:(對學生的回答作簡單總結,說明正確答案)①因“各國通商之初”,外商大量收購茶葉,原本視種茶為“末業”的武夷北苑農民,為獲利而爭相種茶。這個變化說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已開始沖著中國自然經濟。②由于掠奪性地開發茶園和印度等外大量產茶的競爭,致使“現在種茶之區,市疲山敗”。這說明中國已經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三、三、販賣華工

  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加劇了中國農民的破產。西方殖民者便乘機收買地痞流氓去誘騙、掠拐華工,將他們販賣到海外,充當苦力。《北京條約》規定允許華工出國后,販賣華工更為猖獗。

  生:(閱讀課文小字的內容,參看插圖,從而認識販賣華工和奴隸貿易同樣殘酷,進一步認清西方殖民者的罪惡)

  四、 期的資本輸出

  師:19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經濟侵略的方式是以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輔。早期的資本輸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 辦洋行

  師:鴉片戰爭以后,外國商人在中國投資辦洋行。1854年,上海黃埔江畔有洋行120余家。1867年,天津有洋行17家。

  生:(閱讀課文小字內容,了解英國仁記洋行和高林洋行掠奪中國土特產品,牟取暴利的情況)

  2. 開銀行

  師:為適應貿易需要,方便匯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在中國開辦銀行,而中國輸出資本,獨霸了中國金融業。

  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了解19世紀中期,英國東方銀行、有利于銀行、麥加利銀行、匯豐銀行先后在上海設立分行的情況)

  3.經營輪船公司

  師:從19世紀60年代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在中國投資經營輪船公司,很快壟斷了中國遠洋和內河的航運。

  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加深印象)

  4.設工廠

  師:鴉片戰爭以后,外商開始在中國設立船塢,維修船舶,并創辦了磚茶廠、繅絲廠等各種加工廠,掠奪中國資源,剝削廉價勞動力。

  生:(閱讀課文小字內容,了解外商在中國開設船塢和加工廠的情況)

  師:19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早期資本輸出,給中國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危害。

  小結: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是同兩次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分不開的。事實告訴我們,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武裝侵略,必然是它們經濟勢力的進一步入侵。這一切,都將中國逐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 篇5

  教學目標 

  1.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列強對中國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販賣華工;列強在中國辦洋行、開銀行、經營輪船公司、設工廠,進行早期資本輸出。

  2.通過分析列強攫取中國的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入侵的狀況;通過分析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國的經濟侵略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

  3.通過本節課內容的教學,增強學生對外國侵略者的憎恨,培養和激發他們發奮圖強、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勢力逐漸侵入中國,終于將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在近代中國,海關主權是列強侵奪的首要目標。在西方列強迫使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幾乎大部分條款都與侵奪我國關稅自主權及海關行政管理權有關。中國海關主權的喪失,使中國經濟大門的鑰匙揣在了帝國主義的袋子里。列強借此加快了對華的商品輸出,并且開始對華資本輸出。

  教材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①通過對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學會綜合考察、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利于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的結構和內在聯系。

  ②通過對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手段的分析,使學生掌握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而且為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提供了思維素材。

  重點分析

  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是重點。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本節的內容,又進而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②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是重點。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等方式,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使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以后,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通過這一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重點突破方案

  ①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建議教師首先簡單介紹海關和海關關稅在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問學生列強奪取中國海關的三個步驟,最后與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后果及英國占優勢的原因。

  ②關于“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建議教師首先提問學生,這一時期西方列強以傾銷商品、掠奪原材料、走私鴉片為主要方式對華經濟侵略的原因,以便使學生掌握工業革命的后果。然后提問學生,資本主義國家對華商品輸出開局不利的原因,以便培養學生全面看問題的能力。最后提問學生,1865年中國第一次出現外貿逆差說明了什么,使學生認識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一重大后果。

  難點分析

  外國商品摧垮中國的自然經濟,打開中國市場是難點,鴉片戰爭以后,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外國商品并未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

  難點突破方案

  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認識和分析兩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社會經濟方面的變化情況。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和“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參見“重點突破方案”;關于“早期的資本輸出”,建議教師首先向學生解釋清楚什么是“資本輸出”,然后提問學生“列強”進行“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都有哪些?再想一想,這些手段會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第四節

  重點: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②“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難點:一些基本概念的如“洋行”等的理解。

  教學手段: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

  首先提問學生:“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有哪些?”引入本課主題。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教師首先介紹背景:19世紀中期,是多方面的。因為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所以,在中英《南京條約》規定關稅協議后,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就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然后請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最后請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都有哪些?為什么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

  “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和“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而“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則需要學生從初三所學過的《世界歷史》中去尋找答案,教師可以適當點題說明應該從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方面考慮。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要講清三個問題: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關于走私鴉片,照教材講即可。關于傾銷商品,要強調外國商品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開始并沒有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以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才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關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自己答出下述特權:如海關管理權、內河航行權、內地通商權以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關于掠奪原料,要提問學生,外商如何收購中國土特產品?最后啟發學生分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經濟侵略活動的重要影響是什么?使學生認識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門戶已經被打開,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三、販賣華工

  教師根據教材講授就可以了,主要是揭露殖民主義者的罪行,讓學生知道販賣華工跟奴隸貿易一樣殘酷。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教師在介紹“資本輸出”的定義后,應該直接提問學生,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有哪些?影響是什么?

  前一個問題,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在學生回答完整后,教師簡單介紹“洋行”的概念。然后再要求學生回答后一個問題,注意這一個問題不要求學生回答完整(后面的章節還會詳細講到)。

  小結(略)

  教學設計思想:

  ①通過學生看書整理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通過引導他們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對中國產生的影響以及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通過引導他們分析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和對中國產生的影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通過教師對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的介紹,“資本輸出”和“洋行”等概念的解釋和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 設計 第四節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1.從關稅協定到海關總稅務司

  2.英人赫德掌握海關大權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1.鴉片走私更加猖狂

  2.憑借政治經濟特權傾銷商品

  3.壓低價格收購原料

  三、販賣華工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1.辦洋行

  2.開銀行

  3.經營輪船公司

  4.設工廠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 篇6

  教學目標 

  1.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列強對中國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販賣華工;列強在中國辦洋行、開銀行、經營輪船公司、設工廠,進行早期資本輸出。

  2.通過分析列強攫取中國的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入侵的狀況;通過分析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國的經濟侵略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

  3.通過本節課內容的教學,增強學生對外國侵略者的憎恨,培養和激發他們發奮圖強、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勢力逐漸侵入中國,終于將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在近代中國,海關主權是列強侵奪的首要目標。在西方列強迫使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幾乎大部分條款都與侵奪我國關稅自主權及海關行政管理權有關。中國海關主權的喪失,使中國經濟大門的鑰匙揣在了帝國主義的袋子里。列強借此加快了對華的商品輸出,并且開始對華資本輸出。

  教材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①通過對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學會綜合考察、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利于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的結構和內在聯系。

  ②通過對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手段的分析,使學生掌握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而且為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提供了思維素材。

  重點分析

  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是重點。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本節的內容,又進而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②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是重點。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等方式,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使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以后,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通過這一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重點突破方案

  ①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建議教師首先簡單介紹海關和海關關稅在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問學生列強奪取中國海關的三個步驟,最后與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后果及英國占優勢的原因。

  ②關于“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建議教師首先提問學生,這一時期西方列強以傾銷商品、掠奪原材料、走私鴉片為主要方式對華經濟侵略的原因,以便使學生掌握工業革命的后果。然后提問學生,資本主義國家對華商品輸出開局不利的原因,以便培養學生全面看問題的能力。最后提問學生,1865年中國第一次出現外貿逆差說明了什么,使學生認識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一重大后果。

  難點分析

  外國商品摧垮中國的自然經濟,打開中國市場是難點,鴉片戰爭以后,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外國商品并未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

  難點突破方案

  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認識和分析兩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社會經濟方面的變化情況。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和“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參見“重點突破方案”;關于“早期的資本輸出”,建議教師首先向學生解釋清楚什么是“資本輸出”,然后提問學生“列強”進行“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都有哪些?再想一想,這些手段會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第四節

  重點: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②“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難點:一些基本概念的如“洋行”等的理解。

  教學手段: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

  首先提問學生:“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有哪些?”引入本課主題。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教師首先介紹背景:19世紀中期,是多方面的。因為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所以,在中英《南京條約》規定關稅協議后,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就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然后請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最后請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都有哪些?為什么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

  “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和“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而“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則需要學生從初三所學過的《世界歷史》中去尋找答案,教師可以適當點題說明應該從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方面考慮。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要講清三個問題: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關于走私鴉片,照教材講即可。關于傾銷商品,要強調外國商品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開始并沒有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以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才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關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自己答出下述特權:如海關管理權、內河航行權、內地通商權以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關于掠奪原料,要提問學生,外商如何收購中國土特產品?最后啟發學生分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經濟侵略活動的重要影響是什么?使學生認識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門戶已經被打開,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三、販賣華工

  教師根據教材講授就可以了,主要是揭露殖民主義者的罪行,讓學生知道販賣華工跟奴隸貿易一樣殘酷。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教師在介紹“資本輸出”的定義后,應該直接提問學生,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有哪些?影響是什么?

  前一個問題,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在學生回答完整后,教師簡單介紹“洋行”的概念。然后再要求學生回答后一個問題,注意這一個問題不要求學生回答完整(后面的章節還會詳細講到)。

  小結(略)

  教學設計思想:

  ①通過學生看書整理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通過引導他們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對中國產生的影響以及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通過引導他們分析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和對中國產生的影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通過教師對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的介紹,“資本輸出”和“洋行”等概念的解釋和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 設計 第四節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1.從關稅協定到海關總稅務司

  2.英人赫德掌握海關大權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1.鴉片走私更加猖狂

  2.憑借政治經濟特權傾銷商品

  3.壓低價格收購原料

  三、販賣華工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1.辦洋行

  2.開銀行

  3.經營輪船公司

  4.設工廠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列強中國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列強販賣華工;列強在中國開始早期資本輸出。

  2.能力方面:(1)通過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經濟侵略活動的教學,培養學生歸納和概括歷史現象的能力。(2)通過19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經濟侵略方式的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態度、價值觀方面:(1)通過分析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活動,使學生認識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2)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增強學生對外國侵略的憎恨,培養和激發他們發奮圖強,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

  4.學法指導方面:(1)引導學生聯系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加深對本節內容的理解。(2)結合本節教材的兩段資料和一個表格,幫助學生運用歷史資料和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歷史問題。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分析:(1)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是重點。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本節的內容,又進而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是重點。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等方式,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使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以后,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通過這一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難點分析:外國商品摧垮中國的自然經濟,打開中國市場是難點,鴉片戰爭以后,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頑強抵抗,外國商品并未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的商品的愿望。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認識和分析上述的兩次鴉片戰爭以后的不同變化情況。

  課堂教學設計

  師:同學們,通過前三節內容的學習,我們已經明確認識到: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請一位同學概括地說明一下這個變化。

  生:(思考并作答)

  師:兩次鴉片戰爭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也告訴我們:殖民主義的本質是侵略和掠奪。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怎樣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和掠奪的?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第四節的課題)

  一、 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師: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是多方面的。因為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所以,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就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定關稅協議

  師:(引導學生回憶中英《南京條約》的有關內容)

  生:(與教師共同回憶)

  師:中英《南京條約》關于關稅協議的規定,使中國自己不能調整稅率,開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成為當時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

  2. 奪取上海海關管理權

  師:(讓學生閱讀課文小字內容,了解英、法、美侵略者借鎮壓上海上刀會起義之機,奪取上海海關管理權的簡單經過)

  生:(閱讀課文小字內容)

  師:(在學生閱讀基礎上作簡單概括)1853年,英、法、美侵略者借鎮壓小刀會起義之機,奪取了上海海關管理權。從此,上海海關成為中國第一個半殖民地性質的海關。

  3. 海關管理權進一步喪失

  師: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海關管理權進一步喪失。具體表現為:第一,英、法侵略者強迫清政府將上海海關制度推廣到各通商口岸,聘請英國人總司其事。第二,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規定了值百抽五的原則(讓學生參看課本注釋),但實際上洋商進出口貨物的稅率連這個水準也未達到。

  生:(閱讀課文有關內容,加深印象)

  4. 英國人赫德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

  師:1861年,總理衙門建立以后,清政府先后任命英國人李泰國、赫德為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讓學生參看課本關于赫德的一段注釋)。赫德任職46年,確立了外國人管理中國海關的制度。從此,中國海關管理權完全喪失,被英國人操縱了近一個世紀。那么,外國侵略者直接操縱中國海關管理權,對中國社會造成什么嚴重影響?

  生:(分析、思考并作答)

  師:(對學生的回答作簡單總結)眾所周知,海關是國家的大門。外國侵略者直接操縱中國海關管理權,等于掌握了管理中國經濟大門的鑰匙,這就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

  生:(在教師指導下,閱讀課本第22頁的表格和資料,加深理解)

  師:從表格和資料可以看出:從1853年至1858年的5年間,進口棉花和棉紡織品的稅率逐漸下降,外商關稅低,華商常被勒索和歧視,不能自保,難以發展。這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造成的必然結果。

  二、 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師: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同時,又以起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等方式,進行經濟侵略。

  1. 走私鴉片

  師:鴉片戰爭前,英、美等國無恥地向中國走私鴉片。1840年至1860年的20年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輸入鴉片比鴉片戰爭前40年增長了一倍多。

  生:(閱讀課文,加深印象)

  2. 傾銷商品

  師: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瘋狂傾銷商品。但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開始并沒有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它們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逐步實現了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1865年,中國對外貿易第一次出現逆差。(引導學生回憶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奪取了哪些政治經濟特權)

  生:(思考并作答)

  3. 掠奪原料

  師: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向中國瘋狂傾銷商品的同時,又大肆掠奪原料。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出口的大多是工業原料和土特產品,其中以絲、茶為大宗,還有棉花、大豆、藥材、豬鬃等。由于外商操縱市場,壓低價格,中國出口的商品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2頁的一段材料)

  生:(閱讀資料,了解外商壓低價格,大量收購中國棉花的情況)

  師:外商如何收購中國土特產品?課本小字作了簡要介紹。

  生:(閱讀課文小字內容,加深印象)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經濟侵略活動說明了什么?

  生:(思考、議論并作答)

  師:說明兩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國已經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6頁的閱讀與思考)

  生:(閱讀、分析材料并作答)

  師:(對學生的回答作簡單總結,說明正確答案)①因各國通商之初,外商大量收購茶葉,原本視種茶為末業的武夷北苑農民,為獲利而爭相種茶。這個變化說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已開始沖著中國自然經濟。②由于掠奪性地開發茶園和印度等外大量產茶的競爭,致使現在種茶之區,市疲山敗。這說明中國已經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三、三、販賣華工

  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加劇了中國農民的破產。西方殖民者便乘機收買地痞流氓去誘騙、掠拐華工,將他們販賣到海外,充當苦力。《北京條約》規定允許華工出國后,販賣華工更為猖獗。

  生:(閱讀課文小字的內容,參看插圖,從而認識販賣華工和奴隸貿易同樣殘酷,進一步認清西方殖民者的罪惡)

  四、 期的資本輸出

  師:19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經濟侵略的方式是以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輔。早期的資本輸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 辦洋行

  師:鴉片戰爭以后,外國商人在中國投資辦洋行。1854年,上海黃埔江畔有洋行120余家。1867年,天津有洋行17家。

  生:(閱讀課文小字內容,了解英國仁記洋行和高林洋行掠奪中國土特產品,牟取暴利的情況)

  2. 開銀行

  師:為適應貿易需要,方便匯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在中國開辦銀行,而中國輸出資本,獨霸了中國金融業。

  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了解19世紀中期,英國東方銀行、有利于銀行、麥加利銀行、匯豐銀行先后在上海設立分行的情況)

  3.經營輪船公司

  師:從19世紀60年代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在中國投資經營輪船公司,很快壟斷了中國遠洋和內河的航運。

  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加深印象)

  4.設工廠

  師:鴉片戰爭以后,外商開始在中國設立船塢,維修船舶,并創辦了磚茶廠、繅絲廠等各種加工廠,掠奪中國資源,剝削廉價勞動力。

  生:(閱讀課文小字內容,了解外商在中國開設船塢和加工廠的情況)

  師:19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早期資本輸出,給中國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危害。

  小結: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是同兩次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分不開的。事實告訴我們,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武裝侵略,必然是它們經濟勢力的進一步入侵。這一切,都將中國逐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 篇8

  教學目標 

  1.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列強對中國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販賣華工;列強在中國辦洋行、開銀行、經營輪船公司、設工廠,進行早期資本輸出。

  2.通過分析列強攫取中國的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入侵的狀況;通過分析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國的經濟侵略活動,使學生認識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

  3.通過本節課內容的教學,增強學生對外國侵略者的憎恨,培養和激發他們發奮圖強、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勢力逐漸侵入中國,終于將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在近代中國,海關主權是列強侵奪的首要目標。在西方列強迫使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幾乎大部分條款都與侵奪我國關稅自主權及海關行政管理權有關。中國海關主權的喪失,使中國經濟大門的鑰匙揣在了帝國主義的袋子里。列強借此加快了對華的商品輸出,并且開始對華資本輸出。

  教材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①通過對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學會綜合考察、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利于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的結構和內在聯系。

  ②通過對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手段的分析,使學生掌握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而且為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提供了思維素材。

  重點分析

  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是重點。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本節的內容,又進而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②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是重點。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等方式,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使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以后,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通過這一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重點突破方案

  ①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建議教師首先簡單介紹海關和海關關稅在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問學生列強奪取中國海關的三個步驟,最后與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后果及英國占優勢的原因。

  ②關于“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建議教師首先提問學生,這一時期西方列強以傾銷商品、掠奪原材料、走私鴉片為主要方式對華經濟侵略的原因,以便使學生掌握工業革命的后果。然后提問學生,資本主義國家對華商品輸出開局不利的原因,以便培養學生全面看問題的能力。最后提問學生,1865年中國第一次出現外貿逆差說明了什么,使學生認識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一重大后果。

  難點分析

  外國商品摧垮中國的自然經濟,打開中國市場是難點,鴉片戰爭以后,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外國商品并未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

  難點突破方案

  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認識和分析兩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社會經濟方面的變化情況。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和“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參見“重點突破方案”;關于“早期的資本輸出”,建議教師首先向學生解釋清楚什么是“資本輸出”,然后提問學生“列強”進行“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都有哪些?再想一想,這些手段會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第四節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

  重點: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②“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難點:一些基本概念的如“洋行”等的理解。

  教學手段: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

  首先提問學生:“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有哪些?”引入本課主題。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教師首先介紹背景: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是多方面的。因為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所以,在中英《南京條約》規定關稅協議后,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就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然后請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最后請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都有哪些?為什么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

  “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和“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而“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則需要學生從初三所學過的《世界歷史》中去尋找答案,教師可以適當點題說明應該從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方面考慮。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要講清三個問題: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關于走私鴉片,照教材講即可。關于傾銷商品,要強調外國商品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開始并沒有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以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才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關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自己答出下述特權:如海關管理權、內河航行權、內地通商權以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關于掠奪原料,要提問學生,外商如何收購中國土特產品?最后啟發學生分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經濟侵略活動的重要影響是什么?使學生認識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門戶已經被打開,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三、販賣華工

  教師根據教材講授就可以了,主要是揭露殖民主義者的罪行,讓學生知道販賣華工跟奴隸貿易一樣殘酷。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教師在介紹“資本輸出”的定義后,應該直接提問學生,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有哪些?影響是什么?

  前一個問題,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在學生回答完整后,教師簡單介紹“洋行”的概念。然后再要求學生回答后一個問題,注意這一個問題不要求學生回答完整(后面的章節還會詳細講到)。

  小結(略)

  教學設計思想:

  ①通過學生看書整理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通過引導他們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對中國產生的影響以及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通過引導他們分析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和對中國產生的影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通過教師對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的介紹,“資本輸出”和“洋行”等概念的解釋和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 設計 第四節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1.從關稅協定到海關總稅務司

  2.英人赫德掌握海關大權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1.鴉片走私更加猖狂

  2.憑借政治經濟特權傾銷商品

  3.壓低價格收購原料

  三、販賣華工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1.辦洋行

  2.開銀行

  3.經營輪船公司

  4.設工廠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 篇9

  教學目標 

  1.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列強對中國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販賣華工;列強在中國辦洋行、開銀行、經營輪船公司、設工廠,進行早期資本輸出。

  2.通過分析列強攫取中國的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入侵的狀況;通過分析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國的經濟侵略活動,使學生認識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

  3.通過本節課內容的教學,增強學生對外國侵略者的憎恨,培養和激發他們發奮圖強、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勢力逐漸侵入中國,終于將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在近代中國,海關主權是列強侵奪的首要目標。在西方列強迫使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幾乎大部分條款都與侵奪我國關稅自主權及海關行政管理權有關。中國海關主權的喪失,使中國經濟大門的鑰匙揣在了帝國主義的袋子里。列強借此加快了對華的商品輸出,并且開始對華資本輸出。

  教材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①通過對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影響的分析,使學生能夠學會綜合考察、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利于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的結構和內在聯系。

  ②通過對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手段的分析,使學生掌握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而且為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提供了思維素材。

  重點分析

  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是重點。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學習這一內容,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本節的內容,又進而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②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是重點。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等方式,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使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以后,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通過這一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重點突破方案

  ①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建議教師首先簡單介紹海關和海關關稅在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問學生列強奪取中國海關的三個步驟,最后與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后果及英國占優勢的原因。

  ②關于“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建議教師首先提問學生,這一時期西方列強以傾銷商品、掠奪原材料、走私鴉片為主要方式對華經濟侵略的原因,以便使學生掌握工業革命的后果。然后提問學生,資本主義國家對華商品輸出開局不利的原因,以便培養學生全面看問題的能力。最后提問學生,1865年中國第一次出現外貿逆差說明了什么,使學生認識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一重大后果。

  難點分析

  外國商品摧垮中國的自然經濟,打開中國市場是難點,鴉片戰爭以后,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外國商品并未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

  難點突破方案

  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認識和分析兩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社會經濟方面的變化情況。

  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關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和“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參見“重點突破方案”;關于“早期的資本輸出”,建議教師首先向學生解釋清楚什么是“資本輸出”,然后提問學生“列強”進行“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都有哪些?再想一想,這些手段會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第四節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

  重點:①“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②“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難點:一些基本概念的如“洋行”等的理解。

  教學手段: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

  首先提問學生:“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有哪些?”引入本課主題。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教師首先介紹背景: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是多方面的。因為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所以,在中英《南京條約》規定關稅協議后,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就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目標。然后請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最后請學生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都有哪些?為什么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

  “學生看書整理具體過程”和“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影響”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而“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則需要學生從初三所學過的《世界歷史》中去尋找答案,教師可以適當點題說明應該從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方面考慮。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要講清三個問題: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關于走私鴉片,照教材講即可。關于傾銷商品,要強調外國商品由于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開始并沒有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以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才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關于“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自己答出下述特權:如海關管理權、內河航行權、內地通商權以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關于掠奪原料,要提問學生,外商如何收購中國土特產品?最后啟發學生分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經濟侵略活動的重要影響是什么?使學生認識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門戶已經被打開,中國開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三、販賣華工

  教師根據教材講授就可以了,主要是揭露殖民主義者的罪行,讓學生知道販賣華工跟奴隸貿易一樣殘酷。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教師在介紹“資本輸出”的定義后,應該直接提問學生,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有哪些?影響是什么?

  前一個問題,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在學生回答完整后,教師簡單介紹“洋行”的概念。然后再要求學生回答后一個問題,注意這一個問題不要求學生回答完整(后面的章節還會詳細講到)。

  小結(略)

  教學設計思想:

  ①通過學生看書整理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具體過程中的三個階段,通過引導他們分析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對中國產生的影響以及英國在這場爭奪中占有優勢的原因;通過引導他們分析早期資本輸出的手段和對中國產生的影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通過教師對于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的背景的介紹,“資本輸出”和“洋行”等概念的解釋和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一章 設計 第四節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1.從關稅協定到海關總稅務司

  2.英人赫德掌握海關大權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1.鴉片走私更加猖狂

  2.憑借政治經濟特權傾銷商品

  3.壓低價格收購原料

  三、販賣華工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1.辦洋行

  2.開銀行

  3.經營輪船公司

  4.設工廠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 篇10

  第一章第四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列強向中國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販賣華工;列強在中國辦洋行、開銀行,經營輪船公司、設工廠,進行早期資本輸出。

  2.能力培養

  分析19世紀中期列強對中國經濟侵略的情況,找出特點,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3.思想認識

  (1)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及進行早期資本輸出,加速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2)列強不顧西方法律不許販賣人口的規定,誘騙掠拐大量華工,販賣到海外充當勞動力,實質上是奴隸貿易。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難點:列強經濟侵略對中國的影響。

  課前準備

  教師:本節基本為講述課,為本學期研究性學習做準備,結合天津近代成為口岸城市列強對天津早期經濟侵略的情況,參考書目:《天津租界》、《天津的五大道》等。

  學生:布置學生小結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有關經濟侵略方面的條款,并總結其特點。

  查詢有關資料作為教材補充。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說明】

  本節內容理論性較強,是對本章前幾節有關列強經濟侵略的內容在理論上的小結。

  和學生一起復習有關西方列強在19世紀中期,即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內容,導出西方列強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對中國侵略的特點,主要是商品輸出。

  本節所列取得海關管理權,走私鴉片,掠奪勞動力,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早期資本輸出等密切相關,反映資本主義階段,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侵略的特點。

  結合天津地方史,簡介這一時期列強對天津的經濟侵略的情況,為研究性學習的活動做準備。

  【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1.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英國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問:在《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有關英國在經濟上侵略我國的條款,主要有哪些?

  ○答:賠款2100萬銀元(直接掠奪)

  五口通商           便于資本主義勢力入侵

  協定關稅           為列強對華經濟侵略提供條件

  片面最惠國待遇

  等等

  ●問:英國工業革命后,對外侵略特點是什么?

  ○答:商品輸出。

  ●問:以上條款中最能反映英國工業革命后,對外侵略特點的是什么?

  ○答:協定關稅。(最直接最有利打入中國市場)

  【新課教學】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1.從關稅協定到奪取海關管理權。

  原因

  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

  19世紀中期,西方列強為進一步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攫取海關管理權成為重要目標。

  過程

  ①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規定協定關稅,中國開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

  ②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占領了上海縣城,清朝海關監督吳健璋逃跑,海關業務癱瘓,駐上海的英、法、美三國領事,趁機派兵侵占了設在上海租界內的中國海關,奪取上海海關的管理權,他們迫使上海官吏接受英法美三國領事各派一個稅務司管理上海海關,實行領事代征制。小刀會起義被鎮壓后,外國侵略者強迫中國官吏簽訂《上海海關征稅規則》,建立稅務管理委員會,外國委員處于多數。上海海關成為中國第一個半殖民地性質的海關。(教材小字部分也有介紹。)

  ③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侵略者強迫清政府將上海海關制度推廣到各口岸,由英國人總司其事。

  ④總理衙門建立后,任命英國人赫德等為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赫德任職達46年之久,赫德制定了殖民地性質的管理制度。

  總稅務司掌握海關行政、用人、財務大權,各地稅務司只向總稅務司個人負責,中國海關和地方海關的高級官吏由外國人擔任,中國人只能充當下級職員。

  影響

  ①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天津條約》附件規定值百抽五,但實際上洋商進出口貨物遠未到這個水準。大大有利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

  ②海關稅收是清政府一項重要財政收入,也是清政府舉借外債,償付賠款的重要抵押。西方列強控制中國海關,也就等于掌握了清政府的財政經濟命脈。

  二、列強對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1.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等形式,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

  2.具體形式

  ①鴉片走私更猖狂

  1840~1860年,走私鴉片比鴉片戰爭前40年增長了一倍多。

  1858年,清政府被迫同意鴉片以“洋藥”的名義進口,但為了逃稅,外國鴉片販子仍猖狂走私。

  這是西方列強直接掠奪中國的財富。

  ②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狂潮

  1837~1839年,英國輸華商品總值年均不到100萬英鎊。

  1845年英國輸華商品總值增長近一倍半。(239萬英鎊)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憑借奪取的政治經濟特權,逐步實現向中國傾銷商品的愿望。1865年在對外貿易中,中國第一次出現逆差。

  商品輸入沖擊著中國的自然經濟。

  ③壓低價格收購原料

  中國出口的工業原料和土特產品,以絲茶為大宗,還有棉花、大豆、藥材、豬鬃。

  1842~1846年,茶出口達8400萬磅

  絲   達18000萬包

  1846~1856年,茶出口增長55%,達13000萬磅

  絲    增長3倍,達79000萬磅

  農產品日益商品化,農產品經商販、大商人、買辦,最終進入國際市場成為工業國的重要原料,國際市場的需求又影響著中國農產品的生產。(參考教材“閱讀與思考”中的引文,武夷北苑農民爭相種茶。)

  中國出口貿易幾乎掌握在外商手中,外商支配著中國農產品的價格和數量,使之對外國資本產生依賴性。由于外商操縱市場、壓低價格,中國出口商品蒙受巨大經濟損失。(參考教材《續富國策》所述情況。)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近代中國,自然經濟解體和商品經濟發展帶有兩重性,它給中國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創造了客觀條件和可能,但由于這種變化是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擴展殖民地貿易和實行經濟侵略強行促成的,所以不可避免地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的附庸。

  三、販賣華工

  1.背景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入侵,加劇了中國農民的破產。

  西方殖民地收買地痞流氓誘騙掠拐華工,將華工販賣到海外充當苦力,剝削中國廉價勞動力,掠奪中國勞動力。

  2.情況

  ①19世紀50年代,從廣東販賣出國的華工,每年約5萬人。

  《北京條約》允許華工出國,殖民者誘拐華工更為猖獗。

  ②被拐騙的華工首先要立一張賣身契,人販要在華工胸前烙印,標明運往何處。

  ③表示去古巴;p.表示去秘魯……

  華工被裝上運華工的船只,時稱“浮動地獄”。遠渡重洋,船上生活條件惡劣,受到非人的待遇,有40%~50%華工未能達到目的地。

  掠賣華工的實質就是奴隸貿易,充分暴露西方殖民侵略的野蠻性、殘酷性。

  四、早期的資本輸出

  19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經濟侵略是以商品輸出為主,但早期資本輸出已開始。19世紀70年代以后則以資本輸出為主。

  1.形式

  ①辦洋行

  1854年,上海黃浦江已洋行林立,有120多家。

  1867年,天津有洋行17家。

  如:天津租界“英國皇家四大行”之一的仁記洋行,在寧夏設外莊,壟斷收購羊毛,在包頭設外莊壟斷收購駝絨,在海拉爾設外莊壟斷收購獸皮。

  外商使用“標期匯票”套購中國大量農產品、特產。

  ②開銀行

  為適應貿易需要,方便匯兌。

  最早在中國開設銀行的是英國,英國人在上海設立第一家外國銀行,英國東方銀行上海分行(麗如銀行)。后建立了“有利銀行”、“麥加利銀行”、“匯豐銀行”。在天津的外商銀行集中在英租界,今解放北路,有“天津華爾街”之稱。

  1870年英國在中國設銀行(分行)17個,1890年,英國在中國設銀行(分行)30個,各資本主義國家先后也在中國設銀行,法國有法蘭西銀行分行,德國有德意志銀行分行。

  外商銀行是西方列強經濟侵略的支柱。

  ③經營輪船公司

  19世紀60年代開始,外國人投資在中國建立輪船公司。

  如美旗昌輪船公司、英太古輪船公司。列強壟斷中國的遠洋、內河航道。如英太古輪船公司在天津與恰和公司一起把持天津進出口航運,積累了大量財富。

  ④設工廠

  船塢。鴉片戰爭后,來華商船增多,為維修船舶,外商擅自設船塢。如 1845年,英商在廣州設柯拜船塢。柯拜船塢設在黃埔,1860年后有船塢四座,經營修理船舶等業務。

  加工廠。為掠奪中國資源,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外商創辦各種加工廠,如磚茶廠、繅絲廠。如俄商1863年在漢口建立的順豐磚茶廠,最初雇傭工人以手工制造磚茶,后建立使用蒸汽機的磚茶廠。

  【本節小結】

  1.19世紀中期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的形式。

  2.介紹天津近代列強侵略的情況。

  【關于研究性課題】

  1.天津近代“銀行街”的出現及建筑風格。

  2.天津的洋行。

  背景資料

  1.關于鴉片貿易合法化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條約

  咸豐八年十月十三日(1858年11月8日)簽訂于上海

  第五款 一、向來洋藥、銅錢、米谷、豆石、硝磺、白鉛等物,例皆不準通商,現定稍寬其禁,聽商遵行納稅貿易。

  洋藥準其進口,議定每百斤納稅銀叁拾兩,惟該商止準在口銷賣,一經離口,即屬中國貨物;只準華商運入內地,外國商人不得護送。即《天津條約》第九條所載英民持照前往內地通商,并二十八條所載內地關稅之例,與洋藥無涉。其如何征稅,聽憑中國辦理,嗣后遇修改稅則,仍不得按照別定貨稅。……

  《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近代部分》上冊126頁 中華書局1983年

  2.關于允許華工出國

  《中英北京條約(續增條約)》

  第五款 一、戊午年(咸豐八年,1858年)定約互換以后,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諭各省督撫大史,以凡有華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國所屬各處,或在外洋別地承工,俱準與英民立約為憑,無論單身或愿攜帶家屬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國船只,毫無禁阻。該省大史亦宜時與大英欽差大臣查照各口地方情形,會定章程,為保全前項華工之意。

  《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近代部分》上冊127~128頁 中華書局1983年

  3.關于近代列強的資本輸出

  ①洋行麇集,掠奪競爭

  早期來華的一些洋行,包括所謂的“皇家四大行”恰和、太古、仁記、新泰興,都是以販賣鴉片起家的。迨至(天津條約)規定鴉片可以“洋藥”名義進口,鴉片的輸入乃更進一步合法化。這些洋行依仗租界的庇護及享有關稅、航運等特權,使鴉片輸入很快即占天津進口洋貨的第一位。例如1861年進口鴉片為一千四百八十二擔,1863年為三千七百四十九擔,占天津洋貨進口總值的36.4%。1865年增至五千六百五十四擔;1866年更猛增至九千六百一十二擔,價值達白銀五百七十六萬八千一百六十九萬兩。這不僅使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而且由于鴉片不斷輸入中小城鎮,毒氣蔓延,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危害,絕非統計數字所能概括。……

  天津的洋行自從享有子口稅的特殊權益以后,如虎添翼,在我國華北、西北、東北以及內蒙的廣大城鎮,遍設外莊或貨棧,作為壟斷收購的基地。怡和、仁記、新泰興、平和、高林等洋行,在內地設立的外莊為數最多。怡和洋行的外莊,一年營業額最多時達到四百萬兩,仁記洋行的外莊,收購山貨經常一次超過一百噸,收購絨毛一次也常達幾十噸。由于收購的數量最大,仁記外莊在各貨產地收購時,都居于壟斷地位,例如仁記在寧夏的外莊壟斷收購西寧毛,在包頭的外莊壟斷收購駝絨,在海拉爾的外莊專門收購獸皮等。不平等的關稅制度為這些洋行傾銷商品和掠奪農副產品提供了最優惠的條件。

  必須指出的是,有很多洋行創辦人起初來中國時都是赤手空拳;隨身僅攜帶一只皮包。他們憑借不平等條約的特權和租界的庇護,在天津開設洋行后,為時不久,就變成腰纏累累的資本家。

  洋行除在經濟上對中國人民進行瘋狂掠奪外,有的還經營慘無人道的販賣華工的罪惡勾當。仁記洋行很早就干著這種卑劣野蠻的“生意”。它設有所謂“金礦局”,專門誘騙華工,付給少得可憐的安家費,然后運往南非洲、南洋群島等殖民地,轉賣給外國資本家,從事于開采金礦、開發橡膠園等各種苦工雜役。洋行從中榨取了血腥利潤。

  ②壟斷航運,扼制天津口岸

  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工具──海上航運,當時幾乎全部控制在洋行手中。恰和與太古兩個洋行始終壟斷著天津的航運事業,前后達數十年之久。它們不僅壟斷著海上的遠洋航運,內河航運也在其控制之下。

  早在1861年,怡和洋行的麥克利恩來津,并于1867年正式成立怡和洋行天津分行,除販運鴉片和經營其他進出口貿易外,主要是經營航運業務。怡和洋行的輪運,從南到北,自香港起,經廣州、汕頭、廈門、福州、上海、青島、煙臺、威海衛,直到天津,包括了中國沿海的各主要港口,控制了整個沿海的運輸線。除此而外,它還代理很多遠洋航線,通往世界各大口岸。在怡和的航運系統內,有客船和貨船三十余艘,定期往返于天津至廣州及上海兩條航線。在中國內河,怡和的輪船也是通行無阻。

  太古洋行也是以走私鴉片起家,后來轉為經營航運的。太古洋行天津分行成立于1881年,初期設在英租界壩道(今臺兒莊路)的辦事處,只不過幾間平房,擁有幾艘舊船。后來憑借各種特權,進行種種掠奪活動,1886年以后與怡和一起,把持了天津進出口的航運。在五年之間即積累了大量資財,建立了天津太古洋行大樓。其業務范圍除航運外,還兼營食糖、油漆、保險、駁船等業務,其中進口食糖,在天津長期居于壟斷地位。

  ③操縱金融市場的外商銀行

  過去英租界的維多利亞道(即中街,今解放北路),外商銀行大樓毗連,有“天津華爾街”之稱。這些外商銀行都是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支柱。

  各帝國主義國家銀行集中設立在英租界,也足以說明英租界在經濟侵略上的特殊位置。設立在這里的銀行有:英國匯豐銀行、麥加利銀行,美國花旗銀行、運通銀行、大通銀行,俄國的道勝銀行,德國的德華銀行,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比國的華比銀行,以及合通銀行、敦華銀行、利華銀行、天津商業放款銀行、華北房地產抵押放款公司等。

  在這些銀行中,進行各種侵略活動最為突出的是匯豐銀行,它幾乎控制和壟斷了晚清及北洋政府以來的金融財政。它向當時的歷屆政府提供大量的條件苛刻的借款,吸收王公貴族、軍閥官僚搜刮來的大批存款,并通過壟斷國際國內匯兌、發行紙幣等手段,牟取了巨額利潤,榨取了中國人民不可數計的財富。

  選自《天津租界》天津人民出版社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精選10篇) 相關內容:
  • 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通用2篇)

    專題二 [內容標準]列舉1840年至19xx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 第十二課 二戰后的社會主義國家 教學設計示例(精選2篇)

    教學目標需要掌握的知識:蘇聯恢復和發展經濟的背景、措施、成就;歐亞人民民主國家誕生的具體條件、人民民主國家的概念以及這些國家是怎樣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新中國成立的世界歷史意義。...

  • 公民與國家的關系(精選3篇)

    高一政治教學案2----8第一單元 單元復習知識一:公民與國家的關系知識梳理錯題再現一、國家性質是什么? (知識鏈接 ) ①最大特點和本質:②民主的特點及表現 人民民主專政 決 ③專政的對象和意義:定 ④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二、公民...

  • 第八課 國家收入的分配(精選3篇)

    第八課 國家收入的分配第一框 財政收入與支出一 、目標與要求(一)知識目標1、識記財政、預算、決算、財政收支平衡、財政赤字的含義,我國財政收入的具體渠道和財政支出按具體用途的分為哪幾類。...

  • 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和義務(精選2篇)

    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 公民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我國教育法是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一項重要法律。...

  •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 教學設計(通用2篇)

    作者簡介:王新偉(男,35歲)哈爾濱市第55中學一級政治教師,政治教研組組長、政教處干事。2000年獲區青年教師競賽課一等獎。曾在《思想政治課教學》、《哈爾濱日報》等報刊雜志上發表若干篇文章及指導學生作品,參與編寫《思想政治學習...

  •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 教案(通用2篇)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障我國消費者享有的權利;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重要法律地位。...

  •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精選2篇)

    七年級上冊第8課教學建議、教學案例及參考答案【特別提示】導學案只是老師教學的一個輔助,千萬不能完全一成不變地依據導學案來教學,如果機械使用導學案,課堂教學過程將毫無生氣,也不會起到好的教學效果。...

  • 國家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通用2篇)

    國家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權利 公民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 教學設計(二)林華教學提綱三、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人民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1.國家采取各種措施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1)法律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權的可靠保障(2)物質保...

  • 法西斯國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爭(通用3篇)

    教學目標 需要掌握的知識: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對德意日的打擊,希特勒與納粹黨和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日本二、二六兵變,季米特洛夫,共產國際“七大”,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英法美的綏靖政策,西班牙內戰。...

  • 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利(精選3篇)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知識:知道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和公民的區別;公民基本權利的內涵;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2)能力:提高正確行使權利的能力。...

  • 8.2 我國處理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利益(精選3篇)

    第八課 走近國際社會二、我國處理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利益200 年 月 日星期教 學 目 標(一)知識目標理解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是國家利益,國家力量是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

  • 第6課 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精選2篇)

    第6課 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能夠說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了解奴隸主階級是通過軍隊、刑法的暴力鎮壓和思想上的禮儀教化等手段來統治人民的。識讀“周初分封略圖”,提高識圖能力,并注意古今地名(或簡稱)的關系。...

  • 《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教學設計(通用2篇)

    一、教材分析1.對教學目標的理解【知識目標】了解我國國家性質和人民的范疇,懂得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區別,知道公民權利受法律確認,理解我國公民權利得以實現的法律保障體制的主要內容。...

  • 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精選3篇)

    教學目標認知:1.知道愛國志士反抗侵略、報效祖國的事跡。2.懂得沒有祖國的興旺發達,也就沒有個人的前途和幸福。3.懂得為國效力是每個中華兒女應盡的責任。情感:敬佩為國捐軀,為國效力的愛國志士,并愿意向他們學習。...

  • 高一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极品熟女沙发内射AV | 91精品无码专区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28页 |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超碰97国产| 手机免费看一级片 | 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 |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爽爽淫人网 | 无码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 农村一级黄色片 | 天天澡天天添天天摸av | 91视频播放器 | 国产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色九九九 | 天天成人 | 午夜欧美激情三级亚洲美女操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 色噜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综合精品视频 | 成人亚州 | 国产一级内谢一级一内高请 | 午夜理论片最新午夜理论剧 | 日日麻批视频 | 911影院在线观看网站 | 蜜桃视频www.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女警 | www.涩|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 av在线网站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不卡 | 三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一起操视频在线观看 | 美国久久精品 | 99高清国产清纯学生在线观看 | 西西最大胆日本无码视频 | 男男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 潜行者40集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国语 | gogogo在线播放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