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 植物的激素調節教學設計
植物激素的天然含量和人工合成
在農業生產中巧用植物激素,可以調節作物的生長發育,掌握生產的主動權。但是,植物體內的天然激素含量非常低,很不容易大量得到。如:要得到一克生長素,至少要摘取1000萬棵玉米幼莖的頂端部分來提取。要得到一克赤霉素,需要有10萬公斤稻谷;要得到一克脫落酸,需要14000公斤的豌豆莢。而利用化學合成的方法,不僅可以合成出在植物體內找到的各種激素,而且可以合成出植物激素的類似物,為農業生產提供服務。
典型例題
例1 下列措施哪一項與植物激素的作用無關( )
a.果樹修剪 b.移栽花卉時常剪去部分葉片
c.無籽番茄的培育 d.用成熟的鴨梨催熟生柿子
解析:果樹修剪的目的之一是解除頂端優勢,促進側芽發育,實現產量的增加。這一措施于植物生長素有關;培育無籽番茄也需要使用生長素促進子房壁發育;“用成熟的鴨梨催熟生柿子”,是利用鴨梨釋放出的植物激素――乙烯促進生柿子成熟。“移栽花卉時常剪去部分葉片”,主要是因為在移栽的過程中會損傷植物的根,所以要通過“剪去部分葉片”減少葉片的蒸騰作用,保證植物不會因大量失水而死亡。
答案:b。
例2 給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頭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籽番茄。說明了( )
a.果實發育與受精作用有關 b.果實發育與種子形成有關
c.果實發育需要生長素 d.生長素抑制了種子生長
解析:未受粉的番茄雌蕊不會發生受精作用,因此無籽番茄果實的發育與受精作用無關。無籽番茄沒有種子,因此與種子無關。番茄雌蕊未授粉自然不會有種子。并不是生長素抑制了種子的發育。通常情況下,花未授粉就不會結果實。給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涂生長素而得到了無籽番茄,只能說明是所涂抹的生長素促使雌蕊的子房壁發育成了果皮。
答案:c。
例3 下列現象中,最能說明植物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兩重性的現象是( )
a.莖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頂端優勢
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 d.含羞草的小葉受刺激立即下垂
解析:出現“莖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現象都是生長素的適宜濃度促進莖生長。出現“頂端優勢”是由于低濃度促進頂芽生長,高濃度抑制側芽生長。出現“根的向地性”是高濃度抑制根生長,低濃度促進根生長,但向水性與生長素無關。“含羞草的小葉受刺激立即下垂”屬于感性運動,不屬于向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