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教學設計──系統的邊界 教學設計
我從較遠地方采集到血液以后,回來以后發現不能使用了,你知道為什么嗎?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新鮮的血液非常黏稠,為了便于觀察,需要對血液進行稀釋,用什么溶液呢?
為了觀察細胞形態的變化,還要用到什么實驗用具呢?請同學們觀察一下自己的實驗臺,用品是否齊全?
4.進行實驗操作:(課件展示)
第一步:制作臨時裝片
第二步:高倍顯微鏡觀察:(教師巡回指導,注意控制時間)
5.實驗結果及評價:
①引導學生描述實驗現象并積極評價,失敗是成功之母,課下自己好好總結,找出原因,成功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許多科學家就是經歷了許多失敗以后才獲得了成功。
②你能體會到這個實驗的關鍵步驟是什么?
③剛才我們只是觀察到細胞膜的存在和破裂,并沒有真正把細胞膜提取出來。如果把這個實驗在試管中進行的話,你能夠想辦法獲得較為純凈的細胞膜嗎?
提供材料:
材料一: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脂溶性物質能夠優先通過細胞膜,并且細胞膜能夠被溶解脂類物質的溶劑溶解。
材料二:人的消化液中含有許多能夠水解蛋白質的物質,稱為蛋白酶。用蛋白酶處理細胞膜,會使細胞膜分解。請根據以上資料思考細胞膜在組成上有何特點?
追問①膜中的脂質主要是哪一類物質呢?
追問②你能設計實驗證明細胞膜中含有蛋白質嗎?
追問③閱讀教材p41,細胞膜的成分中是否只有磷脂和蛋白質?
[引言]蛋白質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是起重要作用,因此,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細胞膜的功能越復雜。
細胞膜有什么功能呢?
展示一位生物老師作的一首贊美細胞膜的詩,引導學生從中體會細胞膜的功能。
課件展示細胞膜的功能:
1.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3.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1)播放《生命的起源》視頻,幫助學生理解細胞膜的第一個功能:細胞膜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2)[過渡引言]細胞膜的第一個功能是否說明細胞就不與外界進行物質或能量的交換了呢?
你能從身邊熟悉的事物中找到類似細胞膜的其他功能的事物嗎? (注意強調:類比只是幫助我們理解并不能完全等同)
[重點講解]細胞膜的第三個功能“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教師可以借助教材的三幅圖說明細胞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換的三種方式。
[拓展延伸]
1.信息交流的第一、二種方式可引導學生聯系施萊登、施旺的細胞學說“細胞系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于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2.引導學生形成“服務社會,奉獻自我”的觀念:當前,由于獨生子女增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只要孩子讀書,不惜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致使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自己的得失。他們感知不到父母的勞作的艱辛,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這是因為他們還把自己當成社會的局外人,缺乏責任感、使命感。在生物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清醒的認識到他們只是整個社會的一員,是組成社會的一個細胞,他們對社會既要索取,更要有所奉獻。這正如細胞和細胞之間關系。
請你嘗試說出“細胞識別”的例子。你認為細胞膜還有什么功能?
[導言]假如今天我們只有植物細胞材料用作實驗,要想感受膜的存在,我們應首先考慮什么?
你能想到好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嗎?
請同學們在筆記本上寫出今天的收獲,或者你發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