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教學設計
第一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節課是高中生物新課改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三章第一節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生物的物質基礎和細胞的種類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學好本節內容既能幫助學生鞏固前面的知識,又能為學生學習動物和植物的代謝作好鋪墊,它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主要內容
細胞膜是細胞中必不可少的結構。本節課主要講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教材首先介紹了細胞膜的成分,隨后教材聯系生活實際,簡要講述了癌細胞的一些特征;其次教材分析了細胞膜的功能;最后簡要講述了植物細胞壁的成分與功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了一下微調,從學生已學過的細菌的細胞壁入手,簡要說植物細胞壁的成分與功能。緊接著從學生能體驗到的細胞膜的功能入手,講細胞膜的功能,生物學有這樣的關點,功能是由結構決定的,結構又是由成分決定的,自然過渡到細胞膜的成份。最后聯系生活,通過本堂課的學習能解釋預測腫瘤的化驗單。
3.教學總是具有教育性的,隨著生產、科技和整個社會的發展,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為教師更應該在重視知識教育的基礎上,重視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因此根據國家教學大綱、教材以及學生心理、生理特點、認知規律和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把本節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
a.簡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b.解釋細胞膜在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標
a.培養學生識別生物圖的能力和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b.培養學生依據科學實驗史料建構生物學知識的能力。
c.通過玉米胚的染色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情感目標
a.讓學生理解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建立起生命活動的物質性觀點。
b.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為了更好地解決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教學重點
a.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b.理解細胞膜對于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a.細胞膜的功能。
b.理解細胞膜對于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重要意義。
二、教法運用和學法指導
1.教法運用
在確定了教學任務,具備了相應的教學內容之后,教學方法的選擇就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陶行知先生曾這樣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科特點,堅持以啟發探究性原則為主,綜合運用講授、談話、討論、觀察直觀教具、電化教學和動手實驗等多種方法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力求作到因材施教。
2.學法指導:依據不同的教法,指導學生的具體學法,體現“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通過指導學生對電腦課件的觀察,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通過指導學生的做死與活的玉米種子胚被紅墨水染色的實驗,教給學生實驗的方法和動手能力;通過直觀教具的使用和電化教學手段,教給學生分析綜合的思維方法;通過指導學生運用形象記憶,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