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這節課時間相當緊,有些問題未能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建議學生課前預習,有些問題課前討論,并互相評價,寫出評價記錄。
[點評]
1.本節課從導入新課到細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探討,都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充分調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用生活中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對豐富的感性知識的回憶和體察中,感悟現象中蘊含的原理,順利地建構概念,掌握和運用規律。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2.該課的重點是探究水分進出細胞的原理。為了突出重點,教師在設計該課時,還運用了布魯姆的“發現學習”理論,變傳統的“結論式教學”為“過程式教學”,讓學生在對科學探究過程的體驗中,發現和建構知識,并培養求真務實、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3.在該設計中,為了突破難點,還充分地整合了電腦多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勢,使感性材料的呈現省時高效,增加了課堂上有效信息的密度。
4.該設計既留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又有課外興趣小組探究實驗過程和結果的演示示范,在此基礎上,教師從具體案例出發,重點講述實驗設計的基本環節,讓學生舉一反三,從模仿開始,循序漸進的去領悟探究實驗設計的基本方法。這既符合新課程改變學生單一學習方式的要求,也符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且體現了課堂空間時間上的彈性和開放性。
5.該設計比較注意新舊知識的承前啟后,讓學生在溫故中知新,實現知識的正遷移;還比較注重對學生的思維方法的引導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環節和教學語言的設計中體現了邏輯的嚴謹性。
6.該設計學生課外探究實驗僅限于少數幾個學生,若能擴大學生參與的面,教學效果將會更好。此外,為了檢驗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堂適時檢測反饋也是必要的。
點評人:高小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