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細胞
生:肝炎病毒生命力強。人的抵抗率弱。愛滋病傳播快,范圍廣。
生:新生兒應該打預防針。醫療腐敗,假藥泛濫,妨礙了正常的防治。
師:預防接種的政策和措施沒全面貫徹落實。你說的涉及到深刻的社會問題了。
生:死亡最高的是病毒引起的。
師:你的知識面挺寬的啊。佩服。這個表格上排列第一位的二種病確實都是病毒引起的,但是左邊表格中第二位就不是,說明你的結論值得商榷,不過,好在你用了“最”字,至少對這個表來說,是合理的。病毒是什么?(師生一起回憶,師稍做講解)
生:對發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都應該更加要注意。
生:要加大對疾病的疫苗的研制。
生:病毒和細菌會變異,有抗藥性。同時,傳播途徑也會越來越多。病毒和細菌與人的斗爭將是永遠的。
生:許多地方的人的飲食水平還是停留在溫飽水平上。生活質量不高。在衛生上不注重,導致許多疾病有高發病率。
生:霍亂死亡率低,說明人類雖然不能完全控制疾病的發生,但也對一些疾病有一定防治能力。
……
師:大家的發言非常好,能從一個小小的表格里發現這么多大問題。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想一定也超出了教材編寫者的想象。今天的作業是:1、將今天發言整理好,上交(注意寫清楚,哪些是表格直接反映出的信息,哪些是你通過分析才能得出的結論)。2、收集資料說明我國醫學的重大成就。
[建議討論的問題]
1.如何將新課程的理念滲透到教學的每個環節?
2.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如何傳授方法?
3.如何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獲得啟迪?
[教學反思]
討論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高,參與面大。雖然他們的回答具有較大的開放性,有的答案也缺乏針對性,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精力及時進行評價和糾正。但開展這樣的討論活動除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外。至少有以下意義:一是,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將枯燥的數字表格變成了生動的思考素材,促進了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了學習信心;二是,有助于培養能力。通過激發“問題意識”,能發展思維能力。表格雖小,但信息量卻很大。要從只有20個數據的表格中發現問題,需具備攝取、整合、轉化和表達信息的能力。三是,能增強科學的親切感。在引導他們聯系實際的過程中,不僅能培養他們關心社會的意識,更能使他們切身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科學課題就在眼前,進而使他們產生熱愛和獻身科學的情懷。四是,有利于促進他們樹立健康意識,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從而更好地珍惜和熱愛生命。五是,使不同的觀點在相同的時空內進行有效的交匯,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產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