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二教時(精選13篇)
1.1 第二教時 篇1
一 復習:子集的概念及有關符號與性質。提問:用列舉法表示集合:a={6的正約數},b={10的正約數},c={6與10的正公約數},并用適當的符號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二 補集與全集1.補集、實例:s是全班同學的集合,集合a是班上所有參加校運會同學的集合,集合b是班上所有沒有參加校運動會同學的集合。集合b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來的集合。定義:設s是一個集合,a是s的一個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屬于a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補集(或余集)scsaa記作: csa 即 csa ={x | xîs且 xïa}2. 全集 定義: 如果集合s含有我們所要研究的各個集合的全部元素,這個集合就可以看作一個全集。通常用u來表示。 如:把實數r看作全集u, 則有理數集q的補集cuq是全體無理數的集合。例1(1)若s={1,2,3,4,5,6},a={1,3,5},求csa (2)若a={0},求證:cna=n*。(3)求證:crq是無理數集。 例2已知全集u=r,集合a={x|1≤2x+1<9},求c a。例3 已知s={x|-1≤x+2<8},a={x|-2<1-x≤1},b={x|5<2x-1<11},討論a與c b的關系。 三 練習:p10(略)1、已知全集u={x|-1<x<9},a={x|1<x<a},若a≠ ,則a的取值范圍是 ( )(a)a<9 (b)a≤9 (c)a≥9 (d)1<a≤92、已知全集u={2,4,1-a},a={2,a2-a+2}。如果cua={-1},那么a的值為 。 3、已知全集u,a是u的子集, 是空集,b=cua,求cub,cu ,cuu。 (cub= cu(cua,cu =u,cuu= ) 4、設u={梯形},a={等腰梯形},求cua.5、已知u=r,a={x|x2+3x+2<0}, 求cua.6、集合u={(x,y)|x∈{1,2},y∈{1,2}} , a={(x,y)|x∈n*,y∈n*,x+y=3},求cua.7、設全集u(u φ),已知集合m,n,p,且m=cun,n=cup,則m與p的關系是( )(a) m=cup,(b)m=p,(c)m p,(d)m p. 四 小結:全集、補集 五 作業 p10 4,5
1.1 第二教時 篇2
1.3 第二教時復習:交集、并集的定義、符號授課: 一、集合運算的幾個性質:研究題 設全集 u = {1,2,3,4,5,6,7,8},a = {3,4,5} b = {4,7,8}求:(cu a)∩(cu b), (cu a)∪(cu b), cu(a∪b), cu (a∩b)若全集u, a,b是u的子集,探討 (cu a)∩(cu b), (cu a)∪(cu b), cu(a∪b), cu (a∩b) 之間的關系.結合韋恩圖 得出公式:(反演律)uab(cua)∩( cu b) = cu(a∪b)(cua)∪( cub) = cu(a∩b)另外幾個性質:a∩a = a, a∩φ= φ, a∩b = b∩a,a∪a = a, a∪φ= a , a∪b = b∪a.(注意與實數性質類比)例8. 設 a = {x | x2-x-6 = 0} b = {x | x2+x-12 = 0},求 ;a∪b二、關于奇數集、偶數集的概念及一些性質 例9. 已知a為奇數集,b為偶數集,z為整數集,求a∩b,a∩z,b∩z,a∪b,a∪z,b∪z.練習 p13三、關于集合中元素的個數規定:有限集合a 的元素個數記作: card (a)ab 作圖 觀察、分析得:card (a∪b) ¹ card (a) + card (b) card (a∪b) = card (a) +card (b) -card (a∩b)五、作業:課本 p14 6、7、8
1.1 第二教時 篇3
一、 復習:(結合提問)1.集合的概念 含集合三要素2.集合的表示、符號、常用數集、列舉法、描述法3.集合的分類:有限集、無限集、空集、單元集、二元集4.關于“屬于”的概念二、 例題例一 用適當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符號語言的互譯,用適當的方法表示集合)1.平方后仍等于原數的數集 解:{x|x2=x}={0,1}2.不等式x2-x-6<0的整數解集 解:{xîz| x2-x-6<0}={xîz| -2<x<3}={-1,0,1,2}3.方程4x2+9y2-4x+12y+5=0的解集 解:{(x,y)| 4x2+9y2-4x+12y+5=0}={(x,y)| (2x-1)2+(3y+2)2=0}={(x,y)| (1/2,-2/3)}4.使函數 有意義的實數x的集合 解:{x|x2+x-6¹0}={x|x¹2且x¹3,xîr}例二、下列表達是否正確,說明理由.1.z={全體實數} 2.r={實數集}={r} 3.{(1,2)}={1,2} 4.{1,2}={2,1}例三、設集合 試判斷a與集合b的關系.例四、已知 例五、已知集合 ,若a中元素至多只有一個,求m的取值范圍.三、 作業 《教材精析精練》 p5智能達標訓練
1.1 第二教時 篇4
一、教學目標 :
1、抓住重點詞語體會董薦瑞為革命事業勇于獻身的精神。
2、通過朗讀訓練,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和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訓練學生運用“如果……就……”、“寧可……也……”的句式和課文中的詞語說話、寫話,表達自己的感情。
二、教學內容:課文5-7節。
三、教學準備:(1)放像機 (2)彩電 (3)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根據意思聽定詞語。(堅毅、眺望、嘹亮、懇切)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二段讓我們帶著仇恨,堅決的語氣齊讀第二段。
3、那么董薦瑞是怎樣逼近暗堡,炸毀暗堡的,我們用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董薦瑞的精神;通過讀和寫來抒發自己的感情。這就是這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學第三段
1、自由讀5、6兩節:①用“ ”劃找描寫戰斗環境的句子;
②從這些戰斗環境的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在這樣一個搶林彈雨,生命危險的戰斗環境中,董薦瑞是怎樣沖向暗堡的呢?用“——”劃出描寫董薦瑞沖向暗堡動作的詞語。
3、從這些動詞中可以體會到董薦瑞具有什么樣的精神?
4、引讀第6節。
師:敵人看到抱著炸藥包猛沖而來的董薦瑞,內心感到無比害怕,知道自己末日來臨了,但是,他們還要垂死掙扎。
生接讀:敵人的機槍更瘋狂了……全是血。
師:血,更加激起了董薦瑞對敵人的無比仇恨,這時候,他只有一個信念,沖上去炸掉它。
生接讀:敵人的機槍一齊向董薦瑞掃射……猛沖到橋下。
(三)學第四段
1、董薦瑞冒著槍林彈雨沖到了橋下,出現了這最壯麗的一幕,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第七節。思考:他遇到了什么困難?(播放槍林彈雨的錄音)
2、“萬分緊急”是什么意思,課文中的“萬分緊急”指出什么?
3、這時候董薦瑞是怎樣想的呢?出示練習題,見作業 練習(二)
4、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舍身炸暗堡這部分內容,體會董薦瑞的哪些動作、態和話語最使人感動?(用……標明)板書見后
5、那么“炸毀暗堡”這一段該怎么讀呢?板書:稍快、沉緩、有力。
(四)錄像激情,訓練讀寫。
1、學生觀看董薦瑞舍身炸暗堡的錄像片。
2、看了錄像,有什么感想,把激動的心里話說給董薦瑞叔叔聽。
3、學生做作業 (三)。
4、反饋矯正。
5、全體起立配音朗讀第七節。
附板書:
遇到敵暗堡
請求炸暗堡
沖向敵暗堡
(萬分緊急) 動作;昂首挺胸 托、頂、拉 稍快
董薦瑞舍身炸暗堡 神態:鋼鐵一樣,巨人一樣、堅毅 沉緩
解放隆化城 語言:……為了新中國…… 有力
附作業 :
13、董薦瑞舍身炸暗堡
一、聽意思寫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董薦瑞想:沖鋒號已經吹響了,戰士們已經沖上來了,如果_________就_______,我寧可________,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向董薦瑞叔叔說說心里話。至少用上括號內的兩個詞。
(為了 舍身 像 沿著)
親愛的董薦瑞叔叔,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二教時 篇5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0課《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2、誰能用簡單的話說說談遷與《國榷》的故事?(板書:談遷 《國榷》)
3、談遷是明末清初的史學家,他名垂青史,(板書:名垂青史),《國榷》是一部明朝編年史,它流傳千古,(板書:流傳千古)它們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財富呢?讓我們共同再次走進課文。
二、讀悟第2段
1、自由讀文第2段,思考“厄運”指的是什么?
2、書稿的遺失為什么對談遷來說是“厄運”呢?請讀讀第一段,談談你們的理解。
3、交流:
從小立志要寫一部史書
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努力。
相機理解句子:
經過20多年的奮斗,6次修改,談遷終于在50多歲時完成了一部500多萬字的明朝編年史——《國榷》。
a、默讀句子,注意句子中的數字,通過這些數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針對某一個數字,也可以整體說)
b、交流:感受到20多年中,談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20多年——時間長,6次——反復地查證、修改,50多歲——從30歲的青年寫到了老年,500多萬——書稿的工程浩大)
c、這20多年中,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大雪紛飛的冬天,談遷都堅持不懈,其中經歷了多少辛酸苦辣,作者用了一連串的數字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一點。讓我們一起再來朗讀感受一下。
1、 面對這樣的厄運,談遷開始怎么樣,后來又怎樣呢?
出示:
20多年的心血轉眼之間化為烏有,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更何況此時的談遷已經是體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飯不思,夜難安寢,只有兩行熱淚在不停流淌。許多人以為他再也站不起來了,但厄運并沒有打垮談遷,他很快從痛苦中掙脫出來,又回到了書桌旁,下決心從頭撰寫這部史書。
a、自由朗讀,你能體會到談遷前后的變化嗎?
b、交流:開始是傷痛欲絕,但后來他馬上掙脫出來,下定決心從頭再干。
指導朗讀:我們在讀的時候要把這種前后的變化讀出來。學生練習讀,指名讀,評議,再配樂讀。
三、讀悟第3段
過渡:從頭再干談何容易?20年的心血,500多萬字,沒有百折不回的信念,何以從頭再干?
1、 默讀第3段,50多歲體弱多病的老人,是如何開始從頭編寫的?邊讀邊畫出你有感受的詞語,然后四人小組交流。
2、 老師讀了這一段以后,也找出了這三組詞語,出示:
四處尋訪 搜集考察
一襲破衫 終日奔波
面對孤燈 奮筆疾書
讀一讀,選擇其中一組談談感受。
(四處尋訪,搜集考察——去了很多地方,找了好多資料;一襲破衫,終日奔波——整天在外,受盡了各種苦,衣服都又破又臟的;面對孤燈,奮筆疾書——時間不多,抓緊時間寫書)
3、 把這些詞語放到句子中來讀,相信你們的感受會更深刻。點擊出示句子,齊讀感受:
在北京的那段時間,他四處尋訪,廣泛搜集前朝的逸聞,并親自到郊外去考察歷史的遺跡。他一襲破衫,終日奔波在撲面而來的風沙中。面對孤燈,他不顧年老體弱,奮筆疾書,他知道生命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
4、 看動畫:談遷重寫《國榷》片段,看了以后,你感動了嗎?為什么?(再讀句子,你們的感受一定會更深)
5、 引讀——經過幾年的奮斗,一部新的《國榷》誕生了。新寫的《國榷》共104卷,500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實、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談遷也因此名垂青史。
6、 談遷靠的什么寫出了這部流傳千古的《國榷》,靠的什么而名垂青史的呢?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什么叫“終日奔波”,什么叫“廢寢忘食”,什么叫“風餐露宿”,什么叫“殫精竭慮”,我們從談遷身上找到了最好的答案。他,憑著勤奮與執著的堅定信念,創造了一個奇跡,名垂青史。(板書:勤奮、執著)
四、讀悟第四段
1、作者蔣光宇讀了這個故事后,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出示、齊讀: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云。 ——蔣光宇
2、老師讀了這個故事后,想到了這么兩句話,出示、齊讀:
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好學校。 ——梁啟超
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 魯迅
3、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留下了什么呢?請仿照格式寫一句話,別忘了署上你的大名。朗讀交流
4、總結:只要有勇氣,有信念,有意志,無論遇到什么艱難險阻,都擋不住我們前進的腳步!
1.1 第二教時 篇6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牛津小學英語》3a第三單元第二教時
a learn to say 3,4幅圖和c look and say 3,4幅圖
二、教學目標
1.能用this is …句型介紹家庭成員。
2.能聽懂、會說兩種家庭成員間的稱呼語:brother, sister;并認識gaoshan。
三、教學重、難點
能用this is …句型介紹家庭成員;能聽懂、會說兩種家庭成員間的稱呼語:brother, sister。
四、課前準備
1.課前請學生和老師每人帶一張自己與兄弟姐妹的合影。
2.helen, mike, wangbing, david, gaoshan和nancy的頭飾。
3.磁帶,錄音機,投影,做好的課件。
五、教學過程
step 1 free talk
1.greeting.
2.sing a song “hi,nancy”
3.學生之間用hello/hi.互相打招呼,并用this is …介紹同學。
4.復習已認識的人物,教師拿出人物圖片,學生快速介紹上節課認識的人物this is mr green,mr black, mrs black等。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介紹單詞brother,sister。
2. 教師拿出自己的照片,介紹this is my brother. this is my sister.
領讀brother, sister, my brother, my sister。(使用各種方法讓學生讀新單詞)
group work. 學生同桌操練介紹自己的兄弟姐妹,并互致問候。
3.mike is helen’s sister and nancy is david’s sister.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逐句跟錄音讀課文;自讀課文后集體朗讀。
4.group work and act it out.
step 3 c look and say
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and then talk about them.
eg: picture 3:
helen: hi, liutao, this is my brother,mike.
liutao: nice to meet you, liutao.
mike: nice to meet you,too.
picture 4:
mike: hello,gaoshan, this is my sister, helen.
helen: nice to meet you,gaoshan.
gaoshan:nice to meet you ,too.
同桌操練表演對話。
step 4 consolidation
請學生根據今天所學內容練習編對話表演。
step 5 homework
1.聽錄音跟讀,要求背誦a部分。
2.看圖c部分,與家長進行分角色對話
六、板書設計
unit 3 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brother.
this is my sister.
七、教學后記
3a unit 3 this is my father第二教時 來自第一范文網。
1.1 第二教時 篇7
一、教學內容
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 6 第二教時
二、教學目標
1. 能正確地聽、說、讀、寫詞匯new year’s day,christmas,people,had,went。
能正確地聽、說、讀詞匯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relative, didn’t, delicious, favourite, dress up 。
2. 能正確地聽、說、讀、寫句型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they…did you…? yes, i did. no, i didn’t. when’s…?it’s…
3. 能正確地運用對話中的日常交際用語和三會句型christmas is coming. my favourite holiday is halloween. 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
4. 能正確地理解、掌握對話內容,并能朗讀、初步表演對話。
5. 能運用本課所學語言談論自己最喜歡的節日。
三、教學重點
能正確理解、掌握對話內容,并能朗讀、初步表演對話。
四、教學難點
能比較流暢地朗讀對話,并能在掌握對話的基礎上,運用本課語言談論自己最喜歡的節日。
五、教學準備
a. 單詞、句型卡片,掛圖。
b. 設計并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準備多媒體教學的設施。
六、教學過程
step 1 free talk
t: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ay was it yesterday?
s: it’s …
t:what day was it three days ago?
s: it’s …
t: saturday and sunday are the weekends. do you like weekends?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the weekends?
s: i / we…
t: did you …?
s: yes, i/we did. / no, i / we didn’t.
t: saturday and sunday are the weekends. and they are the holidays. do you know any names of holidays?(引出holidays, 朗讀并揭示課題)
s: (學生隨意回答)
t: ok. let’ look what holiday it is(show cai and present national day)
t: what did you do last national day?
ss: i …and what did you do last national day?
t: i read an english book about holidays.
step 2 leading-in
t: please look at the book and learn the holidays.用課件出示四個節日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new year’s day,halloween .
t: what holiday is it?
ss: it’s spring festival.
t: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spring festival?
ss: they usually visit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eat lots of delicious food.(以此方式引出詞組visit relatives and friends等的教學。)
the same way to teach “dress up in costumes ,have a big lunch, watch the moon, play with lanterns)
work in pairs to practise the sentences “when’s ….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
did you….?
step 3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a.: in these holidays i like halloween, i like new year’s day. but my favourite holiday is halloween. what is your favourite holiday?(板書句型)
(出示單詞卡片教favourite)
s: …
t: my favourite holiday is mid-autumn festival.
my favourite holiday is…(板書句型)
t: 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r is green.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my favourite animal is dog. 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
my favourite cartoon is “中華小子”. what’s your favourite cartoon?
用以上句子來拓展favourite 的教學.
b.
what holiday comes after halloween? (板書句型what holiday comes after...?)
s: christmas.
t: when is christmas? (板書句型when is...?)
s: it’s on the 25th of december.
t: what holiday comes after christmas?
s: new year’s day and spring festival.
2. 呈現課文
(課件播放課文動畫和錄音)
t: look! mr green and his students are talking about holidays. let’s listen.(播放引言)
a. t: what date is it?
s: it’s the 18th of december.
t: so christmas is coming.are they excitied?
s: yes.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re getting very excited.
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oday?
s: mr green is talking to his students about holidays.
b. now let’s listen to their dialogue. when you listen please do the exercise “listen and choose”
check the answers
c. please do the exercise ‘listen and finish”
t: very good. let’s listen and repeat.
(將課文分三部分呈現,學生跟讀)
step 4 listen , read and say
1. 聽對話全文,學習課文。
2. 學生跟讀對話。
3. 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4. 學生完成本課連線題,教師給予反饋既適當評價。
step 5 consolidation
t: now, let’s do an exercise of “listen and answer”(課件展示一篇短文” 在短文中練習過去時的用法,并學習用英語思維來思考問題)
step 6 homework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text.
2.copy the new words.
3.以“my favourite holiday”為題,自己準備一段有關節日的介紹。
七、板書設計
unit 6 holidays
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 my favourite holiday is …
when’s …? it’s in / on …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they’re…
what did…do? …
did you …last…? yes, i did. / no, i didn’t.
1.1 第二教時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64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第二教時)
常熟市實驗小學分校張燕霜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孩子們在夏天的美麗遐想,激發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
2、由讀而感,由感而發,模仿詩歌的形式,說說自己的想法。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一、 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1、 讀題,創設情境。
2、 夏姐姐錦囊袋里的詞語,你還認識嗎?誰來讀給大家聽。
3、 激發興趣:小朋友讀得真好!夏姐姐要獎勵大家,她有一根神奇的魔棒,你想變什么,她就能讓你變什么。想讓魔棒揮起來嗎?先別急,夏姐姐說我們先來看看詩中的小朋友想變什么?
二、 展開想象,細讀品悟。
1、 請小朋友認真把詩讀一遍,找一找,詩中的小朋友想變點兒什么?交流,以貼圖的方式出現。
2、 這個小朋友的想法真多。你最喜歡他的哪種想法,請你找到相應的詩句好好讀一讀。
3、 交流
a:透明的雨滴
①請喜歡這句的學生讀。其他學生聽后,好像看見了什么?
②還有誰也喜歡這句?你現在就是雨滴了,你來讀讀看。
③想象:你睡在綠葉上,感覺怎么樣?你能再讀一遍,讓我們感覺一下。真是(舒服悠閑、清爽無比、涼颼颼)
(4)還有誰也喜歡這句,你也來讀讀。你感覺怎么樣?
(5)看圖感受:瞧,雨滴睡在綠葉上,感受各不相同。我們一起讀讀這句,把不同的感受讀出來。
b一條小魚
(1) 指名讀詩句。
(2) 請大家讀詩句,想一想,你讀著讀著,好像看見了什么?
(3) 交流:抓住“清凌凌”引導學生想象水的清
(4)情境體驗:如果你是小魚,在這樣的小河生活覺得怎么樣?(快樂)難怪我想變小魚。怎樣讀,才能把這種快樂讀出來?自己試試。
(5)聽你這樣讀,我好像看見了小魚戲水。看來你已經把自己想象成小魚了。我們學著他的樣子,邊讀邊想象,看誰也能讀出小魚戲水時的快樂。
(6)小朋友讀得真好!一邊讀一邊把自己想象成詩中的人物,是讀書的好方法。現在,請你用這個方法,把自己想象成詩中的人物,再把你喜歡的詩句讀一讀,呆會我們來比比誰能把詩句讀好。(生自學)
c:一只蝴蝶
①哪些小朋友也喜歡這句?你們能把詩中的畫面演出來嗎?要演好,還需要其他小朋友的合作,你們來扮演夏天開放的花,愿意嗎?每人讀讀詩,想想蝴蝶應該怎樣飛。
②生生合作表演詩中情境。
③采訪,談感受:美麗的花兒,你看見了什么?蝴蝶們在花叢中來回地飛來飛去,我們也可以用一個課文中的詞來說,就是——(穿梭)
小蝴蝶,你好!你一路上看見了什么?心情怎樣?能通過朗讀,把你的心情告訴大家嗎?
d:一只蟈蟈。
①你變成蟈蟈后,你會唱什么歌?
②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詩,來歌唱我們的生活吧!
e:眨眼的星星、彎彎的新月
①生讀。我變成星星新月后,會干什么?
②夏天的夜空美麗又神秘,怪不得——引讀。
f:大大的荷葉
①過渡:我的想法真奇特,我想變……我想變……我想變這變那,最后,我最想變的是什么?是呀……(引讀下一句)
②為什么我想變大大的荷葉?請你讀讀第五節,想一想。
③荷葉像一柄大傘,想看看荷葉嗎?看圖。你現在最想說什么?
荷葉大大的,真像一把把綠色的大傘,這樣的景色真靜呀!真美呀!誰美美地讀好這一句。
④我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僅僅是因為荷葉美嗎?請你繼續往下讀,想象一下,你好像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小魚游來游去,在做游戲——嬉戲)(看動畫)小魚在大傘一樣的荷葉下快樂地做著游戲,他會對荷葉說些什么?
(雨點在唱歌:聽雨聲 )雨點又會對荷葉說什么?
⑤有了大傘一樣的荷葉,小魚玩得更高興了,雨點唱得更歡了。怪不得我說……引讀。怎樣讀這句,才能把荷葉帶給小魚和雨點的快樂讀出來。
⑥小魚和雨點在荷葉那玩得真快樂,還有誰也會去荷葉那玩?請你展開想象,用 來了,在荷葉 說一說。
⑦引讀:大大的荷葉不僅美麗,還能給大家帶來這么多快樂,怪不得我——引讀……你們想變成這樣的荷葉嗎?讓我們一起讀讀第五自然段。
三、賞讀詩歌,想象拓展。
1、 今天我們跟著夏姐姐的魔棒,一起感受了夏天的綠葉雨滴,小魚戲水,感受了夏天的蝴蝶穿梭,蟈蟈唱歌,感受了夏天的荷塘雨景,美麗夜空。(指板書回顧全文)你喜歡這樣的夏天嗎?
2、 你喜歡寫夏天的這首小詩嗎?誰能選你喜歡的一個小節,朗誦給大家聽。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中,一起來朗誦這首詩,能背的小朋友可以背。
3、 拓展練習:熱情美麗的夏姐姐想來問問你,想變點兒什么?你能不能仿照課文,用“我想變……在干什么?”說說自己的想法。你可以說一個,也可以說兩個、三個。呆會兒我們來比比看,誰是最棒的小詩人。
4、 小朋友說得真好,個個都像小詩人,把你們的詩句穿起來,又是一首優美的小詩了。夏姐姐說小詩人還要把字寫好。
生字 穿 交流你是怎么記住的?觀察位置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師范寫,生描紅
四、布置作業。
夏姐姐要帶著她的魔棒走了,她給我們留了個作業:請你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作業認真完成,等小朋友開交流會的時候,夏姐姐再來和大家做游戲。
轉載自
;tid=294
1.1 第二教時 篇9
教學重點:
分析、理解課文的二三部分,進行朗讀訓練。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默寫詞語:笨拙 偏癱 喃喃 佳肴 輕盈 撫摩 轉瞬 即逝 噌噌
二、指名分別朗讀第一第二部分,要求學生把寫阿婆的手的地方、寫熊皮手套的地方做上記號。
1.第一段中,故事發生在萬人體育館里,第二段是發生在醫院里。奶奶中風昏迷,小浩波去探望。在這個過程中,作者不惜筆墨寫了阿婆的手,先找出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阿婆的手?(9,13段)。那么阿婆的手是怎樣的呢?從第9段中找出“手”前面的修飾語(定語)和“手”后面的動詞。
2.指名朗讀,這段是分幾層寫手的?
分三層:
第一層兩句話,寫阿婆中風昏迷,但那只未偏癱的右手總想伸出來摸摸什么,引出阿婆的手。
第二層也是兩句話,先總寫一筆:“這是一只永遠不得空閑的手,”接著用三個排比句概括地敘述阿婆為孩子們的成長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勞動。這一層是插敘。
第三層,是引起聯想,猜想“這只手想干點什么呢?”最后用三個排比設問句,進一步突出“這是一只永遠不得空閑的手”。
齊讀9段,要求讀出感情,幾個排比句要讀得流暢,最后幾句設問要注意語氣。
3.第13段所描寫的手是小浩波看見的,這是一只什么樣的手?(紅腫,生滿凍瘡)。由(這只手)引出一件什么往事?為什么要寫(凍瘡)這件事?(讀這件事)
引出阿婆為救護孩子而燙傷手的經過,揭示孩子想給阿婆買熊皮手套的原因。
9-13段都是寫阿婆的手,但在寫法上是不同的。9段是概括敘述,第13段是具體記敘一件事。
4.阿婆為救護孩子而燙傷手的事例表達了她對孩子的特殊感情,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語句表達了她對孩子的特殊感情?自讀第12段,畫出來,分層。
5.阿婆對孩子的無私的受,贏得了懂事的孩子的回報。下面請同學們找一找,小浩波是怎樣疼愛阿婆的呢?他最疼愛阿婆的集中體現是什么呢?
“阿婆揀菜……讓阿婆從嘴里甜到心里”。
“等我長大了,一定給你買熊皮手套,你就不生凍瘡了”。
6.齊讀第12段。讀時要注意語氣和速度,第一層要讀得沉重而緩慢;第二層由緩慢而轉入明快,第三層又要轉入緩慢,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續。
7.小結:這一部分的回憶,緊扣“熊”皮手套“這條線索,集中寫孩子浩波進病房探望阿婆。
三、分析理解第三部分:
1.教師范讀15和16段后,問:“我”和孩子的對話說明了什么?
說明孩子對阿婆的感情是多么深。要讓阿婆戴上熊皮手套的愿望是多么強烈。盡管“阿婆已經去了,她再也不會回來了”,但他對阿婆的思念并未消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5歲的孩子不懂做夢的原理,以為阿婆還在呢。
2.最后一段是哪一句話跟第一部分中的一句話相照應的?為什么一再說孩子的眼睛像閃亮的星星?
用閃亮的星星形容孩子的眼睛,有兩層意思:一是實的,在暗淡的觀眾席里,孩子清澈的眼睛看起來格外明亮;二是虛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閃亮的眼睛是孩子純潔美麗的心靈的像征,包含著贊美之情。
3.最后一句是抒情。通過“我原以為……”和“現在我明白……”的對比,深深地贊頌孩子更真誠更純潔的感情。
4.結合練習一總結全文。
四、分三組輪流齊讀。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作業 :
1.課后練習四。
2.你從這個孩子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啟示(200字以上)
要結合自身實際談體會。
這不是一顆流星
[永遠不得空閑的于][長滿老繭的]手
換過 多少
洗過 多少
煮過 多少
摸摸 想
整整 想
拎起 想
1.1 第二教時 篇10
2: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
3: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2:,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一、 復習:通過第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草塘的可愛體現在哪些方面?
二、 講讀第二段:
1,指讀“草塘有什么特點?課文哪些地方進行了直接描寫?”
2,找出文中描寫草塘“綠”的詞句。
3,為什么同時草塘中的草,看過去顏色不一樣?(完成“有色的水越多越深”的實驗)作者不但寫了草塘靜態的美還通過葦草在微風吹拂下“綠浪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把草塘寫活了,它是那樣充滿生機和活力,表現了草塘動態的美。
4,指導朗讀。
5,過渡:北大荒的草塘是如此的美,課文是如何具體描寫北大荒的物產豐富的?讀后用一句話概括。
6,小麗講了哪件事來夸耀“北大荒”好得哪兒也比不上。
7,小麗介紹草塘春冬兩季特有的景象時,神情怎樣?她的這種神情說明了什么?
小結:這部份寫了北大荒物產的豐富,用小麗的話說“好像哪兒也比不上,從這里我們可以認識到,草塘不僅風景美麗,而且物產豐富,所以稱它為‘可愛的草塘’,課文最后又是怎樣描寫的?
三:指名配樂朗讀第四段:哪一部分寫水泡子,哪一部分寫小河?
1,思考討論:水泡子有什么特點?
2,這時作者對北大荒的感情已發生了什么變化,從哪里看出?“我戀戀不舍地上了岸‘說明了作者已經愛上了這個地方,由開頭覺得沒意思到戀戀不舍,美麗富饒的北大荒的真實情況使我改變了原來的印象,由魚引出河“啊……奇跡般地出現在我的眼前” 奇跡,本寫一些超乎尋常的不平凡的事,在這突出表現了作者見到在蘆葦掩映下小河那種又驚又喜的心情。(分角色讀)
3,小河的特點是什么?有表情的郎讀小河美的句子。(完成填空)
4,作者想捧起河水洗臉,可后來為什么猶豫了,這種矛盾心情說明了什么?他此時的心情與初到北大荒時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覺得草塘可愛嗎?為什么?
2,“我”到北大荒后,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文中找出表達感情的句子。
3,作者的感情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四:總結:本文通過“我”在小麗的陪同下,看到了北大荒的美麗富饒,深深地愛上
了這個地方,贊美了草塘可愛,北大荒的可愛,祖國的山水的可愛,這些可愛的山山水水,等待著大家去開發,創業,建設。
板書設計 :
塘大, 美 顏色(綠)
景色美麗 聲音(歡笑)
動態(翻滾)
可愛的草塘 小河: 清凌凌
水泡子魚多 沒感情
物產豐富 春: 瓢舀魚
冬:捉野雞
打狍子 深深地愛
教學流程圖:
復習導入
教師評析
1.1 第二教時 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魯濱遜的經歷,理解“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的含義。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學會生存,學會堅強的人生道理,培養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的興趣。
教學程序:
一、名言導入,了解人物與書。
師:同學們,生活中你遇到過讓你害怕的危險的事情嗎?(指名說)
師:遇到危險害怕,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但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這是英國作家笛福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一句名言.我們來讀一讀這句含義深刻的話.(小黑板出示齊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板書《魯濱遜漂流記》)
師:《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長篇歷險小說,讀過這本書嗎 ?這本書主要講了什么?(指名說)
師: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個荒島附過觸礁,只有魯濱遜活了下來,那時孤立無援的他面臨什么樣的困難?(指名說) (荒涼孤獨、食物缺乏、住宿困難)
師:面對這意外的災難,魯濱遜又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在危險的境地中,在那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生活了28年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由日記改編的課文《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齊讀課題《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二、精讀第二部分,體會人物品格。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第七至第十二自然段,看看魯濱遜在荒島上是怎樣克服困難的?大家可以用筆畫出有關句子,也可以在句子旁邊寫下你讀后的感受,并 用“ ”畫出這一部分的中心句(學生自由讀)。
師:魯濱遜是怎樣克服困難的?(指名說)
1、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島上,搭帳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
2、種植大麥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馴養山羊作為肉食來源,養鸚鵡作伴,做家具.
師:從課文中可以看出魯濱遜是個怎樣的人?(板書:聰明機智,毅力堅強)
師:魯濱遜憑著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消除了重重危險,學會了在惡劣環境中生存.由此可見,危險本身有時并不可怕,但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名言。(齊讀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
三、讀出感受,加深名言理解。
1、師:讀書要讀出自己的感受,課文中的"我"讀了這本書后有什么感受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十三至十五自然段,找出文中“我”的感受。(指名說)
(1)很喜歡笛福在書中的一句名言.
(2)非常喜歡魯濱遜這個人物.
(3)要把這本書珍藏起來,傳給兒子.
師:課文中的“我"”也就是吳緬喜歡上了書中的這句名言,他是怎樣理解的呢?用“ ”標出。(指名說,出示: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會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師:課文學到這兒,你又是怎樣理解這句名言的呢 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經歷或者讀過的書來說說你的理解.(再次出示名言,指名說) (害怕危險的心理實際上就是沒有戰勝苦難的勇氣與信心,這是非常可怕的。面對危險,如果你害怕危險,悲觀退縮,那么你一定會失敗;如果你不怕危險,勇往直前,想法面對,那么你將有可能成功。)
師:你積累了哪些意志頑強,不怕困難的名言?(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師:讀書的時候我們除了要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意思,還要通過文字發揮豐富的想象,想象書中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吳緬在讀書過程中就慢慢地在心目中勾畫出了魯濱遜的樣子,讀一讀課文的第十四小節.(引讀) 我想象中魯濱遜的是這個樣子的:身著(羊皮短衣短褲),腰間別(一把小鋸、一把斧子),肩上掛著(彈藥袋子),背上背一(個筐子),掛(一只鳥槍),頭頂撐(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傘)……
師:魯濱遜的堅強毅力,魯濱遜的冒險進取精神吸引并鼓勵著吳緬,因此他在日記中鄭重地寫下這句話:(引讀: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像(魯濱遜那樣的人),一個(探索者),一個(發明家),一個(善于創造性勞動的人.)
師:正因為魯濱遜在遇到危險,遇到困難時堅強,機智,所以才得以生存下來.由此我們知道危險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面對危險的勇氣.帶著自己的理解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名言.(齊讀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
四、回顧開頭,理解課題。
1、師:課文學到這兒,我們再來讀讀課題《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為什么說《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女孩子要不要讀?(希望男(女)孩子像魯賓遜一樣聰明機智、毅力堅強,不怕困難,學會生存。)這么一本很舊很舊,封面已看不出顏色,還用透明膠帶粘補過的書有什么魅力吸引著祖孫三代 ?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一至第六自然段,然后說說你們的理解.(學生默讀,指名說)(因為這是一本告訴我們學會生存,學會堅強,學會面對困難不畏懼的書。)(板書:學會獨立生存)
2、師:爺爺和爸爸送給吳緬的僅僅是一本書嗎?這本書還寄托著他們的什么希望呢?(指名說)(希望他們的子孫都像魯賓遜一樣聰明機智、毅力堅強,不怕困難,學會生存。)
五、總結啟發,多讀益書。
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像《魯濱遜漂流記》這樣催人奮進的經典著作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我真誠地希望同學們多讀好書,用知識來充實自己,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知識得到拓展,能力得到培養……
同學們,你們下周就要離開父母去海邊實踐基地,你們能不能像魯濱遜一樣獨立生活?(學生交流)
六、練習作業,加深理解。
同學們,接下來請你們做填空題和判斷題,看看這課的知識掌握的怎樣?
(一)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作者以《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為題,意思是女孩子沒有必要讀。
2、魯濱遜養鸚鵡是為了殺肉吃。
3、《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長篇歷險小說。( )
4、魯濱遜在荒島上救下一個俘虜,給他取名叫做“星期六。”( )
(二)填空題
1、《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指的是《魯濱遜漂流記》,作者是(英)國的(笛福)。這是一部(長篇歷險)小說,描寫了(魯濱遜在在一座荒蕪人煙的小島上一段長達28年的歷險生活),我們認識了(聰明機智,毅力堅強)的魯濱遜。
2、“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的名言是(笛福)說的,意思是(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會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你所積累的意志頑強,不怕困難的名言是:(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課外】
給材料作文訓練
《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笛福在書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確實如此,害怕危險的心理實際上就是沒有戰勝苦難的勇氣與信心。
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你也許一人在家,或者一人外出,你有沒有害怕什么?遇到什么困難?怎么辦的?選擇一件事有條理具體寫下來,題目自擬,500字左右。
附:板書設計
11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魯濱遜漂流記》 聰明機智,毅力堅強
學會獨立生存
1.1 第二教時 篇12
第二教時 總第30教時上課時間3/14教學目的1、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朱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之情。3、會用“熱火朝天”“盡心盡力”造句。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課文的學習,體會朱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之情。教學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活動一、復習導入:1、 抽讀詞語:菩薩 藏民 地區 一段 朱德翻譯 糊涂 春耕 糟蹋 挨餓 播種 同胞 怨不得 盡心盡力 熱火朝天 干干凈凈 平平展展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藏族同胞要用“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來稱贊紅軍,那他們為什么要這樣稱贊紅軍呢?紅軍究竟為藏族同胞做了些什么事呢?今天,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齊讀課題)菩薩兵二、探究學文。(一) 藏族同胞為什么離開家園躲紅軍1、感知課文2、 討論理解。(1)第一自然段。a、體會藏族同胞對反動軍隊的恐懼和對紅軍的誤解。藏族同胞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一聽說又有軍隊開過來,早就躲進了深山,誰也不敢露面。·藏族同胞為什么要躲紅軍? ·藏族同胞對反動軍隊害怕到什么程度? b、體會朱總司令對藏族同胞的關心。這下可急壞了朱德總司令。·朱德總司令急到什么程度呢?·指導朗讀。(2)第二~五自然段。a、朗讀第二、三自然段,說說朱德總司令為什么著急。“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把原句換成“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會受不了的”,表達效果一樣嗎?為什么?·“動員”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這一句話后面要用省略號呢?b、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想想:翻譯進山找藏胞回來為什么要嘆氣?翻譯為什么會說藏族同胞“真糊涂哇”?朱德總司令同意翻譯的看法嗎?他是怎么說的呢?“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現在已經是春耕的時候了,節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從哪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朱德總司令沒有埋怨而是很理解藏族同胞的呢?·朱德總司令為什么后來不再派人去找藏族同胞呢?他作出了一個什么決定?·朗讀第二~五自然段,體會任務的思想感情。(二)藏族同胞為什么又回到了家園感激紅軍1、感知課文。2、討論理解第六、七自然段。(1)第二天朱德總司令是怎么做的呢?·“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 ·“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你是怎樣理解朱德總司令在這里說的“種子”的?、 為什么這句話后面要用省略號呢? ·從朱德總司令帶領大家一起干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2)第八、九自然段。·藏族同胞回到家園以后,他們看到了什么?又表現出什么樣的情感?藏族同胞為什么用“菩薩”來贊美朱德總司令和紅軍呢?這里的“幾時見過”有什么含義呢?·有感情地朗讀第九自然段,教師制導讀出感激的語氣。四、小結。 藏族同胞之所以稱紅軍是“菩薩兵”,是因為他們發現紅軍與反動軍隊有著本質的區別,紅軍為他們耕種土地、打掃院子,對他們像親人一樣,所以他們發自內心地感激紅軍,稱紅軍是“菩薩兵”。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朗讀第一~五自然段。 學生讀文體會,注意對“吃盡”兩個字的理解。學生讀文體會,注意對“一……(早)就……”的理解。 學生注意對“急壞”兩個字的理解。感情朗讀。 學生有感情的地朗讀。 學生讀句子,談體會。學生比較兩句話,并說說兩個句子表達效果不一樣的原因。 學生體會,要是體會不到位,教師可作適當點撥。 學生用心朗讀這兩個自然段,談體會。 學生讀這段話,并且找出最能體現朱德總司令很理解藏族同胞的那句話。學生領會:“節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教師可作適當點撥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學生朗讀第六~九自然段。 默讀朱德總司令在動員會上的這句話,引導學生體會:朱德總司令要求把藏族同胞當親人一樣看待。體會朱德總司令在要求紅軍幫助藏族同胞春耕時,不能有一點馬虎,要非常認真。 默讀朱德的這句話,體會(這兒比較難,看來教師要做引導)“種子”是指紅軍通過自己的行動使藏族同胞消除誤解,從而支持和擁護紅軍,使紅軍真正把跟扎在藏族同胞的心上。引導學生領悟:紅軍在藏族同胞心目中的影響,就像植物的生長,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永遠長存,不會消失。引導學生領悟:朱德總司令言行一致,是大家的榜樣。學生讀文體會。引導學生體會藏族同胞不是沒有見過司令、見過兵,但是那些司令、那些兵都是一些給藏族同胞帶來災難的人,他們只是從來沒有見過像朱德這樣的司令和像紅軍這樣的兵。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1 第二教時 篇13
教學目標 :1 理解“渺小”、“釀造”的意思。
2 懂得蜜蜂那種“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精神的可貴,學習勞動人民為 創造美好生活而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
3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一個
教學過程 :
一、提出專題:
1. 同學們,上堂課我們學習了12課《可愛的小蜜蜂》,它是著名作家楊朔寫的一篇文章《荔枝蜜》中的一部分。我們來看一下,他省掉的開頭。(課件出示:“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孩子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說:蜜蜂輕易不螫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盡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后,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么舒服。”)
2 從這一節中,你認為,我喜歡小蜜蜂嗎?(不喜歡,感覺不舒服)可你看課題,把它讀一遍,你從課題中發現,我喜歡蜜蜂嗎?從哪個詞中看出我是喜歡蜜蜂的?(可愛)
我對蜜蜂為什么開頭不喜歡,后來卻覺得它可愛了呢?(課件出示)這就是我們今天重點要討論的東西。
提示:蜜蜂什么地方很可愛,作者在參觀“養蜂大廈”的過程中,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用“ ”畫出有關的句子,想想讀讀你體會到了蜜蜂的可愛之處了嗎?(自由朗讀全文)
二、研究專題:
板塊1:“我”在養蜂大廈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
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來飛去,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建設什么新生活呢。
你體會到蜜蜂的可愛了嗎?
a.“大廈”為什么要加引號?“大廈”指什么?
b.“成群結隊”什么意思?從這個詞中你看出了什么?(蜜蜂多)再讀一讀這個句子,你還能讀出點什么來嗎?(蜜蜂采蜜忙)
c.看到這沸沸揚揚的情景,你會想什么?(說不定蜜蜂也在建設什么新生活呢。)
d.這里怎么用了個“也”字?我們往往說是水才會建設新生活?(人)作者把蜜蜂當成什么來寫了?(人)
板塊2:在養蜂大廈,“我”還聽到了什么?(課件出示)
蜜蜂這東西,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閑著。釀的蜜多,釀的蜜多,可自己吃的有限。可自己吃的有限。每回割蜜,給它們留下一點點,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么,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
一只工蜂最多只能活6個月。活到限數,自己就悄悄死在外邊,再也不回來了。
(1)請男生讀一讀這段話,再請女生讀一讀這段話,說說看,蜜蜂在勞動的過程中,有什么特點?你體會到蜜蜂的可愛了嗎?(1)勞動時間長:一年四季 整日整月(2)勞動態度:釀的蜜多,可自己吃的有限,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么。這讓我想到了詩人羅隱的詩《蜂》,你會背嗎?給同學們背背看,“為誰辛苦,為誰甜”呢?(3) 生命短暫:6個月
(2)聽了老梁的介紹,我的心不禁 ?“一顫”什么意思?從第三節中找找看,我的心為什么會一顫?
A 多么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
為什么說蜜蜂對人無求?(需求少)
它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僅僅是蜜嗎?
它的付出需要回報嗎?那你看它有什么品質?(無私奉獻)
B 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
你能給渺小找個近義詞嗎?蜜蜂哪里渺小了?
再看看,蜜蜂什么地方讓你覺得它很高尚?什么精神高尚?
板塊三:“我”從蜜蜂聯想到了什么?(課件出示)從課文第四節中找出有關句子。
1、由蜜蜂想到了誰?他們正在干什么?
2、他們辛勤地插秧,僅僅是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嗎?
3、課文學到這兒,想想看,農民和蜜蜂有什么聯系?(1采蜜辛勤 農民插秧辛勤;2釀蜜多,需求少 農民也一樣)
4、我希望做這樣的人嗎?哪里看出來的?(作者以蜂喻人,借蜜蜂來贊美為建設美好生活而無私奉獻的勞動人民,歌頌了創造美好生活而奉獻的崇高精神)
拓展:a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農民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外,還有哪些人也具有這樣的精神?(醫生、老師、郵遞員……)
b、你能用幾句話來贊美有這種精神的人嗎?
總結:每人讀一句,朗讀課文
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 本》
仿照4、5自然段把剛才贊美有無私奉獻的精神的人的話,寫下來(注:在屏幕閱讀之后)
板書設計 : 12 可愛的小蜜蜂
辛勤采蜜:整日整夜 不辭辛苦 進進出出 飛來飛去
無私奉獻:貢獻多 需求少
學習蜜蜂 立志奉獻
最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楊朔的散文《荔枝蜜》 (屏幕閱讀 課件出示: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孩子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說:蜜蜂輕易不螫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盡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后,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那里四周是山,環抱著一潭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山水畫。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滿山遍野嗡嗡嗡的喧鬧得有如墟集。那些蜜蜂早上迎著晨曦,晚上趁著月色,正 忙著采花釀蜜呢。
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高、香味濃。住在溫泉附近 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朋友送了我兩瓶。我一打開瓶蓋,就聞到一股香味。它的色澤也很美,仿佛是玉液瓊漿。我舀了兩茶匙放在杯里,加了水,攪拌好,一喝,很有點鮮荔枝味。十分過癮,不斷地舔著嘴唇,回味它的味道。我一向嘴饞,接著又喝了一大杯,不覺動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
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那就是鄉里的養蜂場。當時春色正濃,花開得正歡。我一走近養蜂場。就見到成群結隊的蜜蜂進進出出,飛來飛去,一片沸沸揚揚的情景。
養蜂員老梁小心翼翼地揭開一個木頭蜂箱,箱里隔著一排板,每塊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著。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體特別長。
老梁贊嘆地說:“你瞧這群小東西,多聽活。”
我問他:“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收多少蜜?”
老梁說:“能收幾十公斤。蜜蜂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閑著。它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把剩余的儲存起來,作為囤糧。每回收蜜,給它們留下一點點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從來不計較什么,還是繼續勞動。”
我想起一個問題,問道:“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只能活六個月。”
我說:“原來壽命這樣短。你不是常常要到蜂房外邊打掃死蜜蜂嗎?”
老梁搖一搖頭說:“蜜蜂是很懂事的,到時候,自己就悄悄地死在外邊,再也不回來了。”
我的心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命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美的生活。蜜蜂是卑微的,卻又是多么崇高啊!
我信步走在稻田的小路上,看到農民忙碌地在水田里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上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
當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