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二教時(精選14篇)
1.2 第二教時 篇1
一、 復習:(結合提問)1.集合的概念 含集合三要素2.集合的表示、符號、常用數集、列舉法、描述法3.集合的分類:有限集、無限集、空集、單元集、二元集4.關于“屬于”的概念二、 例題例一 用適當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符號語言的互譯,用適當的方法表示集合)1.平方后仍等于原數的數集 解:{x|x2=x}={0,1}2.不等式x2-x-6<0的整數解集 解:{xîz| x2-x-6<0}={xîz| -2<x<3}={-1,0,1,2}3.方程4x2+9y2-4x+12y+5=0的解集 解:{(x,y)| 4x2+9y2-4x+12y+5=0}={(x,y)| (2x-1)2+(3y+2)2=0}={(x,y)| (1/2,-2/3)}4.使函數 有意義的實數x的集合 解:{x|x2+x-6¹0}={x|x¹2且x¹3,xîr}例二、下列表達是否正確,說明理由.1.z={全體實數} 2.r={實數集}={r} 3.{(1,2)}={1,2} 4.{1,2}={2,1}例三、設集合 試判斷a與集合b的關系.例四、已知 例五、已知集合 ,若a中元素至多只有一個,求m的取值范圍.三、 作業 《教材精析精練》 p5智能達標訓練
1.2 第二教時 篇2
1.3 第二教時復習:交集、并集的定義、符號授課: 一、集合運算的幾個性質:研究題 設全集 u = {1,2,3,4,5,6,7,8},a = {3,4,5} b = {4,7,8}求:(cu a)∩(cu b), (cu a)∪(cu b), cu(a∪b), cu (a∩b)若全集u, a,b是u的子集,探討 (cu a)∩(cu b), (cu a)∪(cu b), cu(a∪b), cu (a∩b) 之間的關系.結合韋恩圖 得出公式:(反演律)uab(cua)∩( cu b) = cu(a∪b)(cua)∪( cub) = cu(a∩b)另外幾個性質:a∩a = a, a∩φ= φ, a∩b = b∩a,a∪a = a, a∪φ= a , a∪b = b∪a.(注意與實數性質類比)例8. 設 a = {x | x2-x-6 = 0} b = {x | x2+x-12 = 0},求 ;a∪b二、關于奇數集、偶數集的概念及一些性質 例9. 已知a為奇數集,b為偶數集,z為整數集,求a∩b,a∩z,b∩z,a∪b,a∪z,b∪z.練習 p13三、關于集合中元素的個數規定:有限集合a 的元素個數記作: card (a)ab 作圖 觀察、分析得:card (a∪b) ¹ card (a) + card (b) card (a∪b) = card (a) +card (b) -card (a∩b)五、作業:課本 p14 6、7、8
1.2 第二教時 篇3
一 復習:子集的概念及有關符號與性質。提問:用列舉法表示集合:a={6的正約數},b={10的正約數},c={6與10的正公約數},并用適當的符號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二 補集與全集1.補集、實例:s是全班同學的集合,集合a是班上所有參加校運會同學的集合,集合b是班上所有沒有參加校運動會同學的集合。集合b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來的集合。定義:設s是一個集合,a是s的一個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屬于a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補集(或余集)scsaa記作: csa 即 csa ={x | xîs且 xïa}2. 全集 定義: 如果集合s含有我們所要研究的各個集合的全部元素,這個集合就可以看作一個全集。通常用u來表示。 如:把實數r看作全集u, 則有理數集q的補集cuq是全體無理數的集合。例1(1)若s={1,2,3,4,5,6},a={1,3,5},求csa (2)若a={0},求證:cna=n*。(3)求證:crq是無理數集。 例2已知全集u=r,集合a={x|1≤2x+1<9},求c a。例3 已知s={x|-1≤x+2<8},a={x|-2<1-x≤1},b={x|5<2x-1<11},討論a與c b的關系。 三 練習:p10(略)1、已知全集u={x|-1<x<9},a={x|1<x<a},若a≠ ,則a的取值范圍是 ( )(a)a<9 (b)a≤9 (c)a≥9 (d)1<a≤92、已知全集u={2,4,1-a},a={2,a2-a+2}。如果cua={-1},那么a的值為 。 3、已知全集u,a是u的子集, 是空集,b=cua,求cub,cu ,cuu。 (cub= cu(cua,cu =u,cuu= ) 4、設u={梯形},a={等腰梯形},求cua.5、已知u=r,a={x|x2+3x+2<0}, 求cua.6、集合u={(x,y)|x∈{1,2},y∈{1,2}} , a={(x,y)|x∈n*,y∈n*,x+y=3},求cua.7、設全集u(u φ),已知集合m,n,p,且m=cun,n=cup,則m與p的關系是( )(a) m=cup,(b)m=p,(c)m p,(d)m p. 四 小結:全集、補集 五 作業 p10 4,5
1.2 第二教時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44
《鄭和遠航》第二教時
坂上小學 殷玉艷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感受鄭和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激發為振興中華而發奮努力的情懷。
教學重點: 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歷。
教學難點: 感受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偉大。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看資料)6XX年后的今天,我們為他做了什么?請看大屏幕(6條)
2、 看了這些,你們想說些什么?設疑:鄭和憑什么贏得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如此的尊重與敬仰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尋找答案!
二、學習課文:
1、 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對于鄭和遠航評價最高的一句話。(板書:“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
2、研讀課文:
規模大:人多、讀;船多、大(圖片比較理解)朗讀;(船隊圖片),假如你是整個船隊的首席指揮官鄭和,會想些什么?(相機板書:愛國)鄭和就是這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齊讀第三節
范圍廣:哪里看出?(1)相機出示路線圖(體會國家之多);
(2)每到一個國家,鄭和就與他們友好交往,哪些人?引讀
(3)每到一個國家,鄭和就帶去信件、絲綢、瓷器,實際上帶去了
(4)補充:怪不得歷史學家這樣評價他……(出示)——齊讀
時間長:哪里體會到的?
航行奇(過渡):自由讀;傳奇經歷有哪些(出示填空:當-----時,鄭和憑著-----);3、小結:
三、學習第6小節
1、(引述第6節)從……繼續了6次,自由讀第6節(補充)
四、學習末節
1、所以鄭和遠航,作者給予很高的評價,自由讀第7節
2、你能簡略說說嗎?3、板書總結
4、(看鄭和記錄片),此時此刻,你想對鄭和、自己、中國人民說些什么?(出示)
五、呼應開頭:難怪6XX年后的今天……
六、作業(二選一)
1、搜集資料,新編《鄭和第 次遠航》,注意有詳有略
2、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 規模之大 愛國
鄭和遠航 范圍之廣 不畏艱險
(創舉) 時間之長 頑強探索
航行之奇
1.2 第二教時 篇5
教學目標:
1, 品讀,體會煤擔的重,勞動的艱苦.
2, 悟讀,感知窮人勞動的艱辛,生存負擔的沉重.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認識煤擔的沉重提升到認識作者肩上所扛起的責任重.
教學準備:課件制作
設計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我"想——
用勞動來解除饑餓的威脅.
三,重點部分品讀
師:那么我是通過什么勞動來試圖解除饑餓的威脅的呢
快速讀課文的第17 到第29 自然段 .動筆 劃一劃 ,讀一讀,想一想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1. 哪知挑東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覺得擔子重.不一會兒又要爬山.這山原來沒有路,那些人踩出來的小路滑極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來回晃蕩,像是打秋千.
重點體會:"象是打秋千".
師:追問:打秋千是怎樣子的
①變換說法
肩上的煤礦來回晃蕩,一會兒往前,一會兒往后.
師:同學們,煤筐為什么會來回晃蕩的
理解文中有個詞語叫"一步三滑"
師:你能體會到這種一步三滑的艱難嗎 把感受讀出來
師:同學們,煤筐來回晃蕩,僅僅是因為路滑嗎 請大家再好好地來看看這幅 畫,從這幅畫中你還看到了什么 (引導看表情,看肩膀 )
師:沉重的擔子,壓在我瘦小的身軀上,同學們,你能感受到我當時是怎樣 行走的嗎
生:是一沖一撞的. 是跌跌撞撞的. 是晃晃蕩蕩的. 是踉踉蹌蹌的. 是歪歪扭扭的. 是小心翼翼的.
師:所以走路一步三滑的原因是;年紀小,擔子重,.路滑
2. 我挑著煤趕路,一開頭還跟上人家,可走了還不到一千米就漸漸落在后頭了.扁擔把肩膀壓得生疼,擔子從左肩換到右肩,從右肩移到左肩,換來移去,兩個肩膀都吃不住勁了,只好停下來歇歇.
重點體會:"可走了還不到一千米就漸漸落在后頭"
追問:1.)為什么不到一千米就落在后頭 深層次體會到孩子年紀小力氣小
從左肩換到右肩,從右肩換到左肩,換來移去.'
2.)"只好"換"立刻"
師:把只好換個立刻讀一讀體會體會 體會到擔子實在太重了,而不是刻意休息的.
那么究竟是為何小小年紀要挑如此重擔呢
齊讀:我要用勞動來解除饑餓的威脅.
教師:原來在他身上所挑起的不僅是煤的重擔 更是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師:雖然那疲憊的面容,雖然他那一步三滑和來回晃蕩的煤筐,想想,他此時此刻正在對自己說些什么
師:多么堅強的孩子!
(師啟發):可是不盡人意的是盡管他從半夜動身到日落西山,作者勞累了一整天,他最終換來的是什么 一起來讀讀這句;
6.紅腫的肩頭跟滾水燙過一樣疼,腿上的傷口不住地流血,我只好挑著兩只空筐回到家里."
追問1.你有過燙傷或者流血的時候是嗎 說說當時的感受 . 讀句子
師:作者勞累了一整天,最終換來的是遍體的傷痕卻一無所獲.這是多么辛酸,多么痛心,多么艱難,多么感人至深的勞動啊.
(師啟發):面對著此情此景,面對著這一位無力,無助而又無奈的兒子,母親又做了些什么 說了些什么
(學生解讀.)
師:同學們,這是一種怎樣的淚水
生:這是一種無奈的淚水.這是一種心疼的淚水.
師: 是的,在當時這樣的社會里,像我母親一樣的母親們在流淚,孩子們在流淚,工人們在流淚,整個中國都在流淚.但是,12歲的小吳運鐸卻沒有流淚.同學們,他難道不該流淚嗎
生:該.
(出示句子,24,25小節)
師:這些飽含著辛酸和血淚的文字在告訴我們,他應該流淚,他應該痛哭一場.但是,他沒有,他只是淡淡地說"我不餓." "媽媽,不要緊,我明天還去挑".同學們,當你讀到這里的時候,你想說些什么
品讀我和母親的對話 .
1.2 第二教時 篇6
一、設計理念:
領略課文中的風景美,是這篇課文顯現的一個教學目標,但與此同時千萬不能疏忽領略課文中的文字美。這兩者應當是融為一體的,既要讓學生通過感悟優美的文字領略九寨溝仙境般的美景,也要把領略九寨溝的美景融入到對優美文字的深刻感悟之中。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感受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異獸珍禽。
三、教學重、難點:
感受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體會風光描寫的寫作手法。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二教時
一、首尾呼應,形成美的概念
1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九寨溝,去感受那里的迷人風光,快看——
【課件出示】九寨溝風光,把學生帶入九寨溝。
一進入景區,就有什么樣的感受?
用“一進入景區,就……”的句式說。 板書:童話世界
2、【課件出示】一進入景區,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
在我們的心目中“童話世界”應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3、說世界上真有仙境,那就是九寨溝。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真是
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 板書:人間仙境
【課件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
讀一讀,想一想:這兩句話有什么共同點?(贊美九寨溝的美)師述:這叫總寫。
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系嗎?師述:這叫首尾呼應。
4、齊讀大屏幕上的兩句話。
5、過渡:從課文這兩句話已讓人感覺九寨溝的迷人風光,但課文就這兩句行嗎?為什么呢?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景區,去真正領略這個童話世界、人間仙境。
二、總攬全文,留下美的印象
1、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3、4自然段,想想:你看到了那些景物?
2、交流:
引導歸類:自然風光、異獸珍禽。
形成如下板書:自然風光、異獸珍禽
3、過渡:你們是想先欣賞自然風光呢,還是先看看珍禽異獸?但書上提醒我們先看什么?(自然風光)從哪兒看出來的?(繼續向縱深行進)
三、感悟重點,徜徉美的世界
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我們先去看看九寨溝的自然風光。
九寨溝的哪處自然風光吸引了你?自學課文第3自然段,要求:
【課件出示】
(1)默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吸引你的自然風光。
(2)反復練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并想想它什么地方吸引了你?
2、【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自然風光”中的“內容”。指名交流。
雪峰插云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自然風光”中的“雪峰”
出示: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
(1)我最喜歡雪峰插云的景象。
(2)分析:高【課件顯示紅色】(插入云霄)銀光閃閃是因為山峰太高,積雪終年不化。
多【課件顯示紅色】(一座座)
美【課件顯示紅色】(銀光閃閃)
(3)指導朗讀:說得真好,相信你一定也能讀好。
自由練讀,指名讀,評一評,齊讀。
師:神奇的九寨溝處處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你還被哪些自然風光吸引了?
古木參天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自然風光”中的“古木”。
出示:從河谷至山坡,遍布著原始森林。
(1)我喜歡九寨溝那茂密的叢林,“遍布”一詞說明原始森林很大很大,那里面說不定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各種各樣的植物呢。
【課件點擊顯示紅色】(遍布、從河谷至山坡)
(2)指導朗讀:是啊,你帶我們走進原始森林看看吧。請你讀讀這句話。
指名讀、還有誰想來試一試?女生讀讀。
平湖飛瀑
師:你們知道嗎?水是九寨溝的靈魂,那它的水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自然風光”中的“湖泊”。
(1)湖泊:多【課件顯示紅色】(大大小小、顆顆)
清【課件顯示紅色】(清澈見底)
美【課件顯示紅色】(色彩斑斕,五彩繽紛、“五花海”、“五彩池” )
(2)我喜歡“五花海”、“五彩池”,在清澈的水面上,倒映著藍天、白云,再加上那色彩斑斕的鵝卵石,一定是五顏六色,怪不得人們稱它為“五花海”、 “五彩池”呢!
(3)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美麗的景色。
【課件出示】點擊“錄象”,播放五彩池的美景。
介紹:大大小小的群海碧藍澄澈,水中倒映紅葉、綠樹、雪峰、藍天,一步一色,變幻無窮;水在樹間流,樹在水中長,花樹開在水中央。
(3)指導朗讀:
你能用你的朗讀再帶我們一起去美麗的“五花海”、“五彩池”邊走一走,看一看嗎?
指名讀,評讀,再讀。
(5)和他一樣喜愛“五花海”、“五彩池”的站起來一起讀。
飛瀑: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自然風光”中的“瀑布”。
【課件出示】點擊(高低錯落、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
(1) 讀了這段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滔滔水流被朝陽照射,彩虹幻出,分外迷人。水流凌空而下,銀花四濺,水聲隆隆。水從靜海穿林過灘慢悠悠的流來,又從陡巖上猛然跌下深淵,發出轟雷般的響聲,聲勢極為壯觀。
(2)我們來欣賞這幅壯觀的景象吧。
【課件出示】點擊太陽圖標,瀑布圖片欣賞
(3)指導朗讀:
山美,水美,相信大家一定讀得更美。試著發揮你的最佳水平,來美美地讀讀這段課文。指名讀。
這么美的景色你愿意和誰一起分享?邀請一位同學一起讀。
4、是你們美妙的朗讀帶給老師一路驚奇,一路美景,讀到這兒我們真想說: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九寨溝真是個——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自然風光”中的“總結。
出示: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引讀)
讓我們再次走進這風景如畫的九寨溝,拿起課本齊讀第三自然段。
學習第四自然段
1、過渡:欣賞完了迷人的自然風光,讓我們繼續向縱深行進,我們或許能遇到那些珍稀的動物。
2、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種動物,好好讀讀,體會他最惹你喜愛的地方,在文中加上著重號。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 “異獸珍禽” 中的“內容”。
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內容。
3、引導學生逐句讀課文,并說出最惹你喜愛的地方。——誰喜歡金絲猴?
(1)說一說,做一做動作,在動態的展示中做一只金絲猴。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 “異獸珍禽” 中的“金絲猴”
文中寫道“也許,就在不遠處,有一只體態粗壯的金絲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樹上,眨巴著一雙機靈的小眼睛向你窺視。”
①讀一讀,說說金絲猴給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指名交流:
結實,從“體態粗壯”這個詞語感覺出來的。
【課件出示】點擊“體態粗壯”
動作很敏捷,它能一只手攀吊在大樹上,另一到手說不上正搭在前額上呢!
【課件出示】點擊“攀吊”
很頑皮,很機靈,它的眼睛在滴溜溜地轉呢!
【課件出示】點擊“眨巴著一對機靈的小眼睛”
膽子很小,它要偷偷地看游客。
【課件出示】點擊“窺視”
③師:是啊,你們看,作者觀察得多仔細啊!抓住了金絲猴的體態、動作、面部的表情,就引起了我們這么多的想象。讓我們一邊做做動作,一邊來讀一讀這句話,做一只可愛的金絲猴吧。
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課文。
(2)文中是這樣寫 “也許,你的運氣好,會在遠處密密的竹叢中,發現一只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正若無其事地坐在那兒咀嚼鮮嫩的竹葉。”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 “異獸珍禽” 中的“大熊貓”
在這句話中,有什么不理解的詞語。
【課件出示】點擊“憨態可掬”
師:能用“憨”來組詞嗎?
(憨態、憨厚、憨憨的)
師:憨態的大熊貓給你什么印象呢?
(胖乎乎的、全身毛絨絨的、無論干什么,都不緊不慢、慢騰騰的樣子
師:你們剛才所說的,就是大熊貓的憨態。那“可掬”又該怎么理解呢?
師:從字的部首來想啊。
(這個字的意思跟手有關)
師:(做“捧起”的動作)
(捧起來)
師:那“憨態可掬”是什么意思,現在明白了吧。
(就是說大熊貓很憨厚,那個樣子似乎可以捧起來。)
師:“捧”字說明什么呢?
(說明作者非常喜愛大熊貓。)
【課件出示】點擊“咀嚼”。 “咀嚼”是什么意思
師:跟“口”有關啊。
(就是吃吧。)
師:是怎樣地吃?(出示練習 地吃)
(津津有味地吃、又香又甜地吃、美美地吃)
師:是狼吞虎咽嗎?
(不是、是細嚼慢咽)
師:對了,這才叫“咀嚼”呢!那誰知道“若無其事”是什么意思?
【課件出示】點擊“若無其事”
師:那若無其事是什么意思?“若”是“好像”的意思, “無”就是“沒有”。
師:“其事”是指什么事情呢?
(指大熊貓發現了有人在偷偷地看它吃竹葉。)
師:它為什么不把游人當作一回事呢?
(它吃得太專心了,竹子的味道太美了,它吃得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我覺得這樣寫是說明人們非常喜愛大熊貓。)
師:說得真好,那就把心底的這些感覺美美地讀出來吧。
(3)文中是這樣寫 “也許,你還會看見一只行動敏捷的小熊貓,從山坡跑下谷底,對著湖面美滋滋地照鏡子。”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 “異獸珍禽” 中的“小熊貓”
師:小熊貓照鏡子時會想什么呢?
(它會想,今天的湖水真清啊,湖面真平啊,像一面打磨過了鏡子一樣,這是一面彩色的鏡子,因為湖底石塊色彩斑斕。)
師:小熊貓會一邊照鏡子一邊會想:“嘿,今天的模樣真帥啊。”它還會想什么呢?
(湖水真清啊,洗一把臉,真舒服啊……)
師:那美滋滋又能說明什么呢?【課件出示】點擊“美滋滋”
(說明小熊貓很快樂。)
(4)羚羊。體會它們敏捷的動作。抓住“竄”“還沒等你……叢林中”體會。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 “異獸珍禽” 中的“羚羊”
【課件出示】點擊“善于奔跑”“還沒等你看清它們,又消失在前方的叢林中”
師:是啊,在這樣的湖光山色里,在這么美的童話世界里,在這樣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里,誰的心里不充滿了快樂呢?讓我們快快樂樂地來讀讀第四自然段吧!
4、讀到這兒我們真想說: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 “異獸珍禽” 中的“總結句”。
四、欣賞音樂,享受美的熏陶
我國著名歌手容中爾甲看到九寨溝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一起來欣賞《神奇的九寨》。
【課件出示】點擊下拉菜單“音樂欣賞”下的“神奇的九寨”。
板書:
9、九寨溝
童話世界
自然風光 異獸珍禽
人間仙境
1.2 第二教時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有感情地讀,領悟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特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懂課文的同時,感受孫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術,勇于斗爭到底的頑強精神,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教學重點: 重點:有感情地讀,通過語言文字的品讀,領悟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誰能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填空?
小黑板出示: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補充答案,齊讀。)
2.為了降妖除魔,掃清取經路上的障礙,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么,三次斗爭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三打白骨精,一起讀課題。
二、精讀課文
第一次斗爭
1.孫悟空第一次與白骨精斗爭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輕聲讀2——4小節,找出描寫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句子,畫出關鍵詞語,體會人物的性格。
學生讀課文,畫出關鍵詞語。
2.交流匯報。(教師適時予以指導)
白骨精
卡紙出示:白骨精不勝歡喜……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
(1)誰先讀讀描寫白骨精的句子?(指名讀)
(2)這是個怎樣的白骨精?交流時結合文中的詞句說(兇殘的、惡毒的、狡猾的:逃跑之前,不忘嫁禍于孫悟空)
(3)白骨精意外發現唐僧,特別——(歡喜),從哪些語言文字可以感受到?(指名說)
卡紙出示: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
(理解:不勝歡喜、造化。三個感嘆號充分表現了白骨精的歡喜)
指導朗讀:誰能讀好白骨精說的話。 指名讀
小結:白骨精因為什么不勝歡喜?為了自己的長生不老,想吃唐僧肉。這是一個怎樣的白骨精?(板書:貪婪 兇殘)
(4)因為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白骨精為了達到目的就變成了一個——美貌的村姑。由美貌,你想到了哪些詞?
白骨精為什么要變成如此美貌的村姑?
這美麗的外表下藏著的卻是——惡。總結板書:她就是一個貪婪、兇殘、狡猾的妖精。
教師小結:同學們都有一雙慧眼,看到了白骨精的真面目!但是唐僧、豬八戒、沙僧都沒能識破白骨精的詭計,眼看唐僧將要落入虎口,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孫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了!
(卡紙出示)孫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朝妖精劈臉一棒。
誰讀一讀?(指名讀) 大家能從這段文字中讀出一個怎樣的孫悟空?
指導朗讀。
在悟空棒打妖怪的過程中,唐僧又做了什么?由此你看出唐僧有什么性格特征?(板書:善良)(“扯住、責怪”)
3.總結學法:
剛才我們學習了第一打的內容,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我們感受到白骨精的——、孫悟空的——、唐僧的——。(出示表格)想一想,我們是如何學習的?
學習第二次和第三次斗爭
1.人物形象在第二打、三打中,更加鮮明、更加豐滿。請同學們用學習第一打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打,第三打的內容,根據老師發的的表格,抓住關鍵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性格
2.我們來交流交流,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了人物的性格。
1.2 第二教時 篇8
教案一、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牛津小學英語》3a 第九單元第二教時二、教學目標:1、能聽懂、會說turn on/off …及其應答語all right./ok等。2、能聽懂、會說常見物品a light, a tv, a tap, a walkman.3、能使用簡單的祈使句表達“請別人干某事”的意思及進行應答。三、教學重點1、單詞:a light, a tv, a tap, a walkman, turn on, turn off.2、日常交際用語:turn on/off…及其應答語all right./ok等。四、教學難點1、turn on/off 的連讀.2、能在情景中靈活運用本課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五、課前準備1、教具準備:磁帶、錄音機、實物:包、水龍頭、隨身聽。電視、水龍頭、隨身聽、燈的圖片、幾張表示地點的圖片.2、板書準備:在黑板上預先寫好課題unit 9 on and off六、教學過程一、 say a rhymet: boys and girls, now let’s say a rhyme:we are happy today.s: (齊聲背誦)二、 revision1、(實物投影幾幅地點的圖片)t: good morning,s1.s1:good morning, miss ju.t: how are you?s1: fine, thank you. and you?t: i’m fine, too. let’s go to hong mei park.(指圖上的紅梅公園)s1: good/great, but how?t: by bike. s----s 三、 presentation1、play a game.(聽口令做動作)t:open/close the book./ box/ pencil-box./ door./window/fridge/basket.stand up.sit down.…t:(課前把教室的燈開好)s1,turn off the light,please.(指指燈,幫助學生完成其任務)s1:all right.teach the word“light”學生跟讀單詞數遍t:(作關燈的動作) turn off the light. let’s turn off the light.ss: all right.teach the word“turn off”學生跟讀數遍,邊讀邊做關燈的動作。2、show a bag to the students.t: guess, what’s in my bag?s1:a pencil.s2: a book.…t: let’s open it.ss:all right.t: oh, it’s a tap. 教師引導學生說:“turn off the tap,please.”show a picture of a light to the students.教師引導學生說:“turn off the light,please.”ss: turn off the light,please.t: ok/ all right.學生操練: turn off the light/tap,please.work in pairs like this:s1:turn off the light/ tap, please.s2:ok/all right.3、show a tv to the students.t: look, this is a tv.turn off the tv,please.s1: ok/all right.學生跟讀tv,turn off the tv.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up the dialogues.4、show a walkman to the students.t: this is a walkman. t: who can turn on the walkman?教師手指隨身聽)s1:all right.(教師引導學生上臺打開隨身聽,播放出英文歌曲 ,讓學生跟著音樂拍手)t: teach the word “tv” ,“turn on” 學生跟讀turn on, turn on the light. turn on the walkman。 oh, nice music!.let’s have a break. sing a song,ok?ss: ok.(歌曲唱完)t: oh, let’s go on our class. who can turn off the walkman please?(一學生上臺關掉隨身聽)make the dialogues like this:s1:hello,s2. nice to meet you.s2:nice to meet you too.s1:turn on the walkman ,please.s2: all right.四、consolidation1、say and act work in pairs.一個學生表演動作,另一個學生說出句子。看哪一組同學在一分鐘內說得又多又好,給予獎勵。2 、跟讀課文錄音第一、二幅圖3、t: let’s learn a new rhyme”turn on and turn off.” 《易捷兒童韻律英語p32頁》ss:all right.(放錄音讓學生聽一遍) turn on the tv. let’s watch tv.turn on the light. let’s read books.turn off the tv. let’s clean the room.turn off the light. let’s go to sleep.t(新授歌謠)4、(出示不同地點的圖片)例如:s1: good morning,s1.s2:good morning, s1: how are you?s2: fine, thank you. and you?s1: i’m fine, too. let’s go to bed.s2: ok.s1:turn off the light,please.s2:ok. 五、homework:回家聽錄音讀52頁3遍。
unit 9turn on /off the light.(圖1) all right/ok. tap(圖2) tv(圖3) walkman(圖4)板書設計
(常州市中山路小學 鞠艷提供)
1.2 第二教時 篇9
unit 1 may i have…? (第二教時) 一 教學內容look, read and learn ;ask and answer二 教學目標1. 能聽懂、會說和會讀單詞a pencil case, a bookmark, a notebook.2. 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寫句型may i have…? yes./ sure. here you are.3. 會使用日常交際用語進行對話。4. 能誦讀歌謠a little book。三 教學重點1. 能聽懂、會說和會讀單詞a pencil case, a bookmark, a notebook.2. 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寫句型may i have…? yes./ sure. here you are.3. 會使用日常交際用語進行對話。四 課前準備單詞卡片、實物、錄音機、磁帶五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a free talk1.t: what’s this?may i have a ball pen?thank you.may i have a ball pen for yang ling?thank you.2.用其它物品替代ball pen,和學生進行對話,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物品分組進行練習。it’s a ball pen.yes. this ball pen is for you.sure. here you are. 與教師進行對話,然后分組進行練習。breview1. 復習read and say,讓學生用圖片或自己帶來的實物表演對話。2. 復習單詞。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how me your pencil. can you spell it?同法讓學生拼pen, ball pen, book。表演課文中的對話,然后用圖片或自帶物品表演。 it’s a pencil.ok.yes.(拼pencil)cpresentation1. t: look, this is a pencil-box, and what’s this in english? oh, it’s a pencil case. it’s purple. it’s a nice pencil case. do you like it?t: now read after me“pencil case”.領讀。2. t: look,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bookmark.領讀單詞。t: now let’s spell it.3. 同法教單詞notebook.注意note的讀音。4. play a game: what’s missing?讓學生背對黑板,教師抽掉notebook, bookmark, pencil case, ball pen這幾張單詞圖片中的一張,讓學生猜缺少的那張,并拼寫出單詞。ss: yes. 跟讀,齊讀,拼讀,書空。跟讀單詞。 拼讀單詞,并書空。拼讀、書空單詞notebook.教師抽掉圖片,學生轉身看黑板,進行對話。dask and answer1. t: look, this is a shop. i’m a seller. can i help you?t: yes. here you are.t: sure. here you are.2. 出示句型may i have…?yes./sure. here you are.3. t: now, let’s practice.(讓學生用身邊的物品來問答) 4.完成書上的練習。may i have a ruler? thank you. may i have a bookmark?齊讀,在作業本上抄寫兩遍。 s1:may i have a …?s2:yes.here you are.s1:may i have a …for…?s2:sure.here you are.同桌互相問答。esay a rhymet: now open your books. look at part g: fun house. let’s say a rhyme: a little book.1. 放錄音。2. 介紹歌謠大意,再放錄音。 聽錄音。跟讀。齊讀。六 板書設計unit 1 may i have…?may i have…?yes./sure. here you are.七 作業設計1. 抄寫新單詞和句子。2. 朗讀并默寫新單詞和句子。
1.2 第二教時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林肯的三段演講,明白林肯演講前后參議員態度變化的原因。
3、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容大度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感受林肯寬容、智慧的人格魅力。
【教學難點】體會林肯三個“永遠”所蘊含的感情。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在美國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包扎我們國家的傷口。”(課件出示)指名讀。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板書:林肯)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林肯出身卑微,他是——(齊讀課題:鞋匠的兒子),而且他說他永遠是鞋匠的兒子。他為什么要這樣說呢?今天我們繼續研讀這篇課文 。
二、瀏覽課文,找關鍵詞
1、過渡:林肯,這位出身貧寒的總統,在剛當選總統時。遭到了參議員們的羞辱,但是最后那些參議員卻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態度。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參議員態度變化的詞語。
2、交流、匯報,相機板書:參議員 尷尬――羞辱――大笑――靜默――贊嘆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提問:“尷尬”是什么意思?
2、林肯當選總統時,參議院的議員們為什么感到尷尬?
(出示填空)議員們大多出身----------,在社會上有名望有地位;而總統是鞋匠的兒子,出身-------,這些人------觀念十分嚴重,所以覺得尷尬。
四、精讀第二段
1、過渡:鞋匠的兒子當選為美國的總統,令參議員感到尷尬,正因為這樣,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之前,就有參議院想要羞辱他。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這位參議員是怎樣羞辱林肯的?
(1)指名讀,如果學生讀不好,教師啟發指導朗讀:那個參議員是怎么說這句話的;態度是多么傲慢,語氣是多么鄙夷;從內心瞧不起這樣一位總統。
(2)其余的參議員態度如何?所有的參議員都----引讀:大笑起來。同學們,你們認為這是怎樣的大笑?(個別學生說說)
(3)如此的蔑視,如此的羞辱,如此的譏諷,如果你是林肯會怎么做呢?
(小組內展開討論,代表在全班交流)
2、過渡:林肯是如何表現的?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些句子找出來認真讀一讀,思考: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1)品讀第一段話。出示:(我非常……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①自由讀一讀這段話,運用比較法思考:如果將劇中的“非常”、“一定”、“永遠”、“那么”去掉,所表達的意思有沒有不同。
(生讀句子、思考并討論,說說自己的理解)
②體會三個“永遠”分別包含了怎樣的情感?
(生讀讀、想想、議議這段話的意思,小組內交流,代表發言)
(寬容對方的無禮;為自己是個鞋匠的兒子而自豪;永遠懷念父親,尊敬父親。)
③激情朗讀:對這種羞辱,他抱以感激,而且自豪,這是一位怎樣的總統?(板書:寬容、謙遜)你們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試試!齊讀。
(2)品讀第二段話。
①在林肯回擊之后,這時,參議員們的態度如何?(指板書:靜默)
在一片靜默聲中,林肯又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了這樣幾句話(課件出示:“就我所知……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女生齊讀。
②你們從這段話中聽出了什么?
③激情朗讀:如果說,林肯的第一段話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寬容和謙遜的話,那么這段回擊則讓我們感受到態度的不卑不亢。不以自己是個總統而妄自尊大,也不因自己是鞋匠的兒子而妄自菲薄。一齊來讀讀這段話。
(3)品讀第三段話。
①然后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了什么?指名讀。
②林肯說到這兒,流下了眼淚。文中有一幅圖,圖上就是林肯演講這段話時的情景,讓我們默默地凝視,看看他的動作,想想他的神情,來讀一讀這段話。師范讀后,生齊讀。
(4)這時,參議員們的態度又有了怎樣的變化?(指板書:掌聲)
從尷尬到羞辱到靜默到掌聲,參議員們的態度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同桌討論討論,指名個別同學說說。)
小結:是呀,林肯總統憑借自己寬廣的胸懷、謙遜和樸實、真誠和平等的人格魅力打動了在場所有的議員們。讓他們的態度從尷尬變為贊嘆,從排斥變為擁護。
五、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六自然段,說說這一段寫了林肯的哪些作為。
2、理解林肯的兩段話:(出示兩段話)
①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
②我所希望的是他結束分裂,他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3、簡介南北戰爭。
4、小結:這位鞋匠的兒子高尚的人格和偉大的成就,讓世界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齊呼:林肯。
五、讀林肯紀念館的一段話
現在,我們再讀這段話時,一定會有更深的感悟和體會,讓我們高聲朗誦,牢記這段話。師生齊讀:對任何人……
六、名言總結,課外拓展。
1、最后讓我們在斯賓諾的一句名言中結束今天難忘的一課吧!(全體齊讀名言)
課件出示: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征服!——斯賓諾
2、課外閱讀《林肯傳》,進一步認識了解林肯,并準備交流林肯的故事。
板書設計:
21、鞋匠的兒子
參議員:尷尬——羞辱—靜默——掌聲
林 肯:寬容、謙遜、以情動人、維護統一……
1.2 第二教時 篇11
教學目的要求
1、按時間和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按時間先后順序復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2、了解盧溝橋的戰略地位,以及盧溝橋事變的重大歷史意義。
重點難點
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激發學生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
一、檢復導入,激發感情。
1、(課前播放斑竹清唱的《盧溝橋之歌》,直到上課鈴響后才停止播放)
同學們,蒼涼悲壯的歌聲戛然而止,然而,我們心中蒼涼悲壯的情懷依然激蕩,一聲炮響,舉世皆驚。從此,中華民族開始了艱苦卓越的抗日戰爭,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昨天,我們一起穿越歷史的風雨滄桑,翻開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通過昨天的學習,你知道了這次事變真正的原因了嗎?
(當蒼涼悲壯的歌聲縈繞在教室里時,“未成曲調先有情”,學生已是“不絕轉入此中來”。當歌聲戛然而止時,相信同學們心中那蒼涼悲壯的情懷依然在激蕩。課未始,情已生,此時展開教學,學生不管是情感上還是注意上,都已做好了良好的鋪墊與準備。)
2、指名學生說出盧溝橋事變的原因。
3、出示示意圖,分析盧溝橋的戰略位置,揭示事變原因。(多媒體顯示盧溝橋事變示意圖)
(多媒體顯示盧溝橋事變示意圖,形象的直觀顯示 “激活”了文字,促進了學生的正確感知。使學生對盧溝橋重要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
過渡:所以,敵人對此是如梗在咽,恨不得一舉拿下,好掃平他們侵略全中國的障礙。美麗祥和的盧溝曉月再也阻擋不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大家請看——
二、自主學習,感悟文本。
(一)學習第二段。
1、觀看錄象。(關于盧溝橋事變的一段視頻)
(多媒體的運用開放了信息資源,形象的視頻展示重演了屈辱的歷史,也成功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憤慨的情緒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同時被激起的,還有與守城官兵同仇敵愾的心理。可以說視頻展示為學習新課揚帆導航。)
過渡:看到大家意猶未盡的表情,我知道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當時的詳細情形,是嗎?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盧溝橋事變的詳細經過。
2、瀏覽2—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表示時間關系的詞句。
3、交流并相機板書: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當天晚上
4、品味讀第二段,畫出描寫敵我雙方舉動的關鍵詞語,然后就其中一個時間段里的戰事情況進行小組討論,把討論的結果填在發下來的表格里。同時,思考并交流你在學習過程中還能體會出什么?
(語文課堂要努力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安排學生的自讀、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從而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敵軍的蓄意挑釁、無理取鬧;我軍的義正嚴詞、正義凜然。)
5、交流(出示學生填寫的表格,并完善)
要求:找出描寫敵我雙方舉動的關鍵詞語,完成填空。
時 間 敵 軍 我 軍
1 9 3 7年7月7日深夜 全副武裝 氣勢洶洶蓄意挑釁 惱羞成怒 喝問 嚴詞拒絕
第二天凌晨 人仰馬翻 瘋狂吼叫狼狽 哭爹喊娘 同仇敵愾 舉 冒
當天晚上 猝不及防抱頭鼠竄 手握 腰佩 悄悄英勇頑強
相機板書
敵軍 我軍
1937年7月7日 蓄意挑釁 嚴詞拒絕
第二天凌晨內 大舉進攻 同仇敵愾
當天晚上 猝不及防 主動出擊
6、展示讀。(相機作好朗讀前的指導)
7、有感情地齊讀2—5自然段,進一步感受敵軍的氣勢洶洶、無理取鬧的可恥下場以及我軍的同仇敵愾、英勇頑強。
8、指導復述。(按時間順序,可以參考剛才填寫的一張表格。)
(學生通過瀏覽讀、品味讀、展示讀、探究讀,不難體會到作者通過語言文字所要表達的對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對我國守軍英勇頑強的敬佩之情。在這里,我不惜花費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通過自讀、討論、交流、匯報等多種形式鋪開教學活動,可謂是濃妝艷抹了,學生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教師已無須再多言語,學生已漲溢滿腔激qing。)
(二)、學習第三段。
1、中華民族正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站起來了,發揮了她巨大的作用,請大家輕聲讀第三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
(平津危急!……三句話不能顛倒;“!”增強語氣;“迅速”“成群結隊”“夜以繼日”“紛紛”體會我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
3、齊讀6—8小節,再次感受一下民族的危難和全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愛國熱情。
(三)、學習第四段。
1、范讀第9小節。
2、最后一小節告訴了我們什么?
3、齊讀最后一小節。
三、總結課文,升華感情。
1、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當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內化為表達的需要時,學生的感情便在激蕩與碰撞中得到了深化與升華,于是,異彩紛呈的感想讓人感覺到學生心靈深處的確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學生不忘國恥、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奮發讀書的情懷。中華兒女曾經因為國家落后而飽受凌辱,但是炎黃子孫決不允許歷史重演。從孩子們的回答中,不難聽出帶著童稚的話語中是擲地鏗鏘的堅定決心。說者動情,聽者聳容。語文課的情感目標的落實已在不知不覺中了。)
2、歷史,警醒世人;歷史,催人奮進。中華兒女永遠也不會忘記中國的歷史,不會忘記中華民族的恥辱日——1937年7月7日,不會忘記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3、同學們,在結束本課之前,我還想告訴大家一點,多行不義必自斃!發動盧溝橋事變的日軍頭目沒有一個有好下場——(多媒體展示補充日軍頭目的最后下場的信息)
(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則主要體現在對知識、信息的拓展、延伸上。“善惡到頭自有報”、“多行不義必自斃”,盧溝橋事變的挑釁者頭目到頭來沒有一個有好下場,補充這一點除了讓學生在憤慨之余大快人心之外,也激發了學生向善除惡的自覺性,對學生正確人生觀、科學世界觀的形成是在潛移默化中的。)
4、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我們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3年了。和平與發展——這是中日兩國人民的心聲,是亞洲各國人民的心聲,這是時代的最強音。希望大家將來能為維護中日和平、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多媒體放飛和平鴿,播放蔣雨蓮的《和平友愛永在我們心中》)
(曲終諳情情未了。通過一堂課的熏陶、激發,學生的情感已進入了高潮,特別是學生對日寇的憎恨之情已然溢于言表,可是如果就這樣的在學生的心底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或是讓學生帶著仇恨離開語文課堂,那便與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目標背道而弛了。在學生年幼的心里,顯然是無法分清正確對待日軍的侵略行為與對待現在的日本國的態度應該有什么不同的問題的。所以,我查閱了相關的資料,不失時機的誘導學生關注另一個具有時代性、世界性的命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比較起仇恨戰爭來,維護和平顯得更有意義,因為這是中國人民的心聲,是全世界人民的心聲,是時代的最強音!我想這一點對于學生來說,絕不僅僅只是一個信息的傳遞,更是一種必要的情感態度世界觀的引領。)
四、布置作業:
1、復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2、了解盧溝橋事變后的戰事情況;收集抗日戰爭中其他的重要歷史事件。
板書:
盧 溝 橋 烽 火
敵軍 我軍
1937年7月7日 蓄意挑釁 嚴詞拒絕
第二天凌晨內 大舉進攻 同仇敵愾
當天晚上 猝不及防 主動出擊
1.2 第二教時 篇12
一、復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知道了年輕而富有才華的音樂家肖邦,由于波蘭遭到沙皇的侵略,不得不滿懷悲憤的離開自己的祖國。誰來把文章的第一段讀一下。
生:讀課文。
二、學習第二段
師:肖邦不得不滿懷悲憤的離開自己的祖國,那么在他和親人、同學、老師離別的場面一定會十分感人,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段,拿出筆來,把你覺得最感人的地方用波浪線劃出來,說說感動你的理由。
生:讀課文,并劃重點內容。
交流:1、詠唱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
讓學生體會、感悟①肖邦對于老師來說,是得意門生。
②老師和同學都十分地依戀肖邦。
③老師和同學都不希望肖邦出國后忘記自己的祖國。
讀一讀,讀出與親人的難舍。
2、老師的囑咐。
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來體會老師希望肖邦出國后不要忘記祖國波蘭。
讀一讀,讀出對祖國的愛。
3、贈送銀杯。
①抓住“特殊禮物”的特殊含義。
②抓住“捧過”、“鄭重”體會老師和肖邦是如何對待這特殊禮物的。
③理解“溢滿”、“疾馳”體會肖邦此時復雜的心情。
讀一讀,讀出肖邦臨行前對波蘭的留戀。
三、學習第三至六段
師:肖邦帶著祖國的泥土,告別了祖國,告別了親人,離開了他深愛的家園,來到了法國,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有沒有忘記老師的囑咐?他在國外又是怎么做的?下面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段。
1、抓住“悲憤欲絕”理解他強烈的愛國之心。“悲”的是國家衰亡。“憤”的是沙皇的侵略行徑。
2、抓住“全部”、“徹夜”體會肖邦是如何努力工作的。
3、抓住“彌留之際”體會肖邦至死不渝的愛國心。
肖邦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對和平的無限向往,對同胞的無限深情,都凝聚在他那一顆火熱的心臟里,因此,肖邦的這個請求是他靈魂深處的吶喊,是他愛國情懷至真至極的表現。
4、18年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國家,臨死時還請求把自己的心臟帶回去,
活著離開是愛國,去世回來更是愛國!!!!
5、教師小結
本文講了波蘭音樂家肖邦懷著亡國之恨流亡異國他鄉,在國外他不忘國恥,投入到音樂創作之中,在他彌留之際,他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表達了對祖國的眷戀和熱愛。
歡迎各位同行提出寶貴意見.
1.2 第二教時 篇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的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小英在掌聲前后的變化以及掌聲的內在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1、同學們,一首關于掌聲的歌曲動聽悅耳,就讓我們踏著音樂的節拍繼續走進關于掌聲的故事,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感想。齊讀課題。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掌聲它代表著歡迎,飽含著鼓勵,還曾經改變了小英的生活。這不,事隔多年后,小英寫來了一封信。(媒體出示來信)指名讀。[教學反思:一開始自己有些緊張,覺得說話都不流利。雖然設計的語言較美,但敘述的過程中缺乏情感。所以當周怡站起來朗讀這封信的時候,竟不知用什么話來評價她。]二、前后對照,感受小英變化 1、學習第1自然段。過渡:小英感謝掌聲,因為掌聲改變了小英,讓我們一起走進小英的生活,看看以前的小英是個什么樣的孩子?指名讀第一自然段。(1)指名回答并板書:憂郁、自卑(媒體出示畫面)(2)同學們體會得真好,你們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這一點的呢?指名說。(3)你能把小英的這種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評價。把小英的憂郁、自卑,通過朗讀表現在你的臉上,溶進你的聲音里。齊讀。2、學習第5自然段。過渡:因為身體的殘疾,以前的小英孤獨自卑、憂郁沉默,對生活失去了希望,我們再來看看現在的小英發生了什么變化?(媒體出示畫面)小組讀第5自然段。(1)指名回答并板書:活潑、自信(2)你從哪里體會到的?指名說。(3)這個省略號里會寫些什么?指名回答。(4)真替小英的變化感到高興呀!你們能把她的活潑開朗讀出來嗎?齊讀。3、(媒體展示畫面)以前的小英憂郁自卑,現在的小英活潑自信,能從你們的朗讀中把這種變化表現出來嗎?(女生讀第1自然段、男生讀第5自然段。) 4、小英的變化真大呀!是什么改變了她?所以,她最想說的是——(媒體展示來信)小組讀。[教學反思: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下面領會主題作準備的。雖然組織學生細細地朗讀體會,引導學生從省略號入手展開想象,并找出重點詞句進行分析理解,但總覺得有些欠缺。第一是把第3個環節的對比朗讀和第4個環節的再讀來信都遺忘了。第二沒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展開聯想:如在教學以前的小英時,可以設計“當同學們交流時,小英默默地坐著;當同學們游戲時,小英默默地坐著”。教學現在的小英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設計,“當同學們交談時,小英 ;當同學們游戲時,小英 ”。 這樣學生的體會會更深,感情會更豐富。對比朗讀時,情感會自然流露,對掌聲的作用會有更深的領悟!]三、感悟重點,領會掌聲內涵過渡:真是沒有想到,掌聲擁有這么神奇的力量,會改變一個人,讓我們回到那次難忘的演講中去。(一)掌聲前。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3、4自然段,用——畫出掌聲響起前描寫小英的動作、神態的句子。細細地體會小英的內心。2、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師巡視指導。3、交流。4、研讀三句話。(媒體相機點擊句)(1)指名讀第一段話。思考:小英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在這一剎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男生齊讀(2)指名讀第二段話,注意體會帶點的詞語。 “猶豫”是什么意思?小英猶豫什么?小英想上去嗎?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嗎?為什么? 因此,從“慢吞吞”、“眼圈兒紅了”你們體會到小英的內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無奈)。女生齊讀。 (3)師:在萬般無奈下,在無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小英終于——(引讀)。 (媒體出示)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小英,小英一邊慢慢地走著,一邊想: 。 (4)齊讀大屏幕上的三段話,好好體會小英內心的那種自卑、痛苦和無奈。(二)、掌聲時。1、就在小英萬般無奈之時,小英聽到了什么?(生答:掌聲)請快速默讀第四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描寫掌聲的句子。、掌聲一共響了幾次?2、指名讀第一次掌聲。(媒體相機點擊句子)(1)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驟然間”你能換個詞嗎?好的,你們現在就是小英的同學,請鼓起熱烈、持久的掌聲!這真是熱烈、持久的掌聲呀!你們想通過掌聲告訴小英什么呢?指名說。(鼓勵、肯定)請女生讀讀這句話,把同學們的鼓勵、小英的感動都讀出來吧!齊讀。3、指名讀第二次掌聲。(媒體相機點擊句子)(2)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里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什么叫“經久不息”?“經久不息”的掌聲響起來!這一次你想通過掌聲對小英說什么呢?指名說:肯定、夸獎、贊揚。如果你就是小英,聽到這樣的掌聲,你想說什么?指名說但是她什么也沒說,她只是——(引讀: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此時真是無聲勝有聲啊!你的內心和小英的內心一樣嗎?請把你的感受表現在你的臉上,溶進你的聲音里。誰愿意再讀這句話?(指名讀、評價、齊讀)4、多么可愛的同學,多么美妙的掌聲,就是這充滿鼓勵、滿含夸獎的掌聲(板書:鼓勵、夸獎)使小英從一個憂郁孤獨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陽光女孩,她被深深地感動了,有多少話要說,千言萬語,萬語千言全都融進了她的信中——(媒體出示來信)范讀來信。大家都被感動了,來,讓我們也滿懷一起讀一讀小英的心聲吧!齊讀。[教學反思:在前面對比感悟的基礎上,我想在這一部分掀起一個高潮。兩次自讀課文找句子,希望學生能獨立閱讀、獨自體會、真切理解小英在掌聲響起前的神態、動作所包含的內容。同時也希望學生通過找句子,感受兩次既相同而又有些不同的掌聲。可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那就是自己的語速過快,從而準備分兩次找句子的想法卻誤讀成“一團和氣”:“自讀課文2、3、4自然段,把描寫小英神態、動作的句子用劃出來。”當我在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的同學都把掌聲響起后小英的句子也劃了個夠。更出乎意料的是馬路遙一站起來就滔滔不絕,把兩次該找的都一股腦兒地全公布于眾了。本來我也試圖緩一緩馬路遙的節奏,可她拿著書本根本不與你交流,也根本沒有一個停頓,超前地完成了我的預設。真是厲害!接下來,只好識趣地按部就班了!雖然課前只是讓學生多讀課文,也沒有去作什么鋪墊。但學生們很撐門面,知道有老師來聽課,心里也想表現好些。所以在通過重點詞句體會小英的內心、通過掌聲感悟同學們的內心這兩個環節,孩子們很投入,說得也都到位了。倒是我顯得幼稚了,面對學生的精彩發言有些意外,有些遲鈍!總是幾句干巴巴的評價語。由于上午已經在其他班級試上了一遍,當時覺得時間很緊湊,所以這一部分乃至前面第二部分的教學過于倉促,讀得還不夠充分。沒想到這節課中,講完這段內容的時候,發現時間居然還有很多。本來想重新組織學生把課文的第四自然再細細地誦讀一番的,不知是因為顧及課件還是一念之差,居然把話題直接引到了下面一部分。]四、總結升華,品味文章主題。過渡:多么美好的掌聲,作者也為之動容,寫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話。1、(媒體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生齊讀。2、讓我們把它深深印在腦海里。再次朗讀。3、是啊,這包含了鼓勵、關愛、夸獎的掌聲使小英鼓起了勇氣,這掌聲改變了小英的一生。這掌聲就是一首動聽的詩,讓我們在音樂的伴奏下一起來誦讀一首關于掌聲的小詩吧!(媒體出示句子)齊讀小詩。掌聲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喚起人們的勇氣!掌聲是一朵芳香的花,花香能夠使人振奮起來掌聲是一輪早晨的太陽,能給我們帶來一縷陽光! 掌聲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勇氣的大門!掌聲是一片寬闊的海洋,能把害羞淹沒!掌聲是閃閃的星星,能把孤獨的黑夜照亮 ……4、讀到這里,同學們,你們覺得掌聲僅僅是鼓掌的聲音嗎?它還是什么?指名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掌聲無處不在,你得到過別人的掌聲嗎?當時有什么感受?你曾把掌聲送給誰?為什么?指名說。5、其實這掌聲就是一種愛!(板畫:心形)在生活中愛的方式還有很多種: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愛是一句友善的講話;愛是雨中的一把小花傘,愛是夏日一縷清涼的風。讓我們大家都奉獻愛,珍惜愛吧!(媒體出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拿起書本,在音樂伴奏下,有感情地讀最后一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表現在你的臉上。6、同學們今天上課表現很出色,把掌聲送給自己送給同學!也把這感謝的掌聲送給后面的聽課老師吧!讓我們把掌聲獻給別人,獻給自己,獻給多彩的生活吧![教學反思:課前我一直在思考:應該怎樣創設情景,創設一個學生想說、會說的情景,學生能在這一情景中結合自身實際談對掌聲的理解。于是配樂誦讀關于掌聲的一首詩便運應而出了。但學生們不適應這種詩化的語言,不知該用什么樣的語言描述自己樸素的想法。 于是便出現了這樣一個場面:音樂中,我一次次地引導、啟發:“掌聲是一首動聽的詩,掌聲是同學遞過來的一塊橡皮,掌聲是父母的一聲叮嚀,掌聲……”音樂聲中,我在娓娓敘述,我在耐心等待……一只、兩只、好幾只小手勇敢地舉了起來。學生的理解讓我驚喜:“掌聲是爸爸媽媽的關愛。”“掌聲是從地上撿起一張紙片。”“掌聲是對同學的一種鼓勵。”“掌聲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多么可愛的學生,多么純真的回答,于是同學們的掌聲送給了那些出色的學生。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掌聲不僅要送給優秀的學生,更要送給那些暫時落后的或是有困難的學生。] 課堂留給我的思考:1、教學的語言應該有條理性、評價的語言要有針對性、生動性。2、怎樣正確對待預設與生成的問題,從而有機地控制教學的節奏,適當調控課堂的容量。3、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也是值得我好好思考的問題。當然我更希望通過課堂,能發現自己的缺點,從而對癥下藥,努力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最終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1.2 第二教時 篇14
薛法根《螳螂捕蟬》(第二教時)教學實錄
師:先請同學們聽寫四組詞語。老師一組一組地念,每組四個詞,同學們要認真聽、用心記,想想每組四個詞之間有什么聯系。
(老師依次念四組詞,每組只念一遍:
(1)蟬 悠閑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著身子 舉起前爪
(3)黃雀 伸長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吳王的少年 拿著彈弓 瞄準)
同學們聽寫得很認真,老師獎勵大家一組詞(學生都開心地笑了): 不堪設想 隱伏著禍患 恍然大悟
師:現在請同學們對照屏幕上出示的詞語,自己批閱,全對的打個“☆”。(學生對照出示的詞語,進行自我批改。教師將幾位同學的聽寫作業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扼要地評點。)
師:春秋時期,吳王不聽眾大臣的勸阻,執意攻打楚國。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靈機一動,對吳王講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吳王一聽便打消了伐楚的念頭。這是怎樣一件事呢?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聽、用心記,待會兒請你來講這個故事。
(老師邊講故事,邊出示圖畫和剛才學生聽寫的五組詞語。)
花園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只蟬。蟬高高在上,悠閑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卻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要去捕蟬,卻不知道有只黃雀在它的身后。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有個侍奉吳王的少年拿著彈弓在瞄準它呢。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師:同學們聽得很專心,相信大家把故事內容都記住了。不過,為了讓大家講得更好,老師還是請同學們根據這幅圖,自己來練講一遍,盡可能地用上剛才聽寫的幾組詞語。(學生大聲地練講故事。)
師:現在誰愿意來講這個故事?(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
生:花園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只蟬。蟬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閑地唱著歌,自由自在地吮吸著甘露……
師:(驚喜地)你們聽出些什么來了嗎?
生:她加上了一些詞,聽起來更生動了。
師: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故事就更動聽了。看來,你很有文學細胞。(眾笑)
生:然而蟬萬萬沒想到死亡正向它*近。一只螳螂正拱著身子,悄悄地舉起前爪,要去捕蟬……
師:真是太緊張啦!好聽!(眾笑)
生:那螳螂也沒想到有只黃雀正站在它的身后。黃雀伸長脖子,滿心歡喜地正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有個侍奉吳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
師:你們聽出什么來了嗎?
生:少年應該站在樹下,而不是黃雀的背后。
師:你聽得真仔細!能站在黃雀背后的是超人。(眾大笑)
生:卻不知道有個侍奉吳王的少年早已在樹下看得一清二楚,拿著彈弓,正瞄準它呢。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根本沒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師:故事聽完了。誰來評評這位同學講得怎么樣?
生:她講得很流利、很生動。特別是加上一些描寫,聽起來更有緊張感。(師指指聽寫的詞語。)
生:她還能將聽寫過的幾組詞語都恰當地用在故事里了。
師:(上前握住那位同學的手)非常感謝你!你讓我們享受了一個美妙的故事。(生鼓掌)誰還愿意讓大家享受一番?
生:(講得也很生動,略。)
師:這個故事就叫——
生:(齊)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師:那位少年是怎么利用這個故事勸說吳王的呢?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讀一讀這個故事。
(教師讓學生自由練習朗讀,后指名朗讀。學生讀得極有感情。略)
師:故事的結尾說吳王恍然大悟,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
生:就是一下子全明白過來的意思。
師:吳王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他就全明白了?他又明白了什么?請你聯系上文想一想。(生不約而同地讀第一節。)
生:吳王從這個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國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蟬、螳螂、黃雀一樣,只顧眼前的利益,而沒想到攻打楚國所隱伏的禍患。
師:(鼓勵地)這里用逗號,請講下去。
生:如果其他諸位國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
師:(接話)國破家亡啊!
生:吳王明白了大臣們的勸說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覺得吳王還是一個明君。
師:明白事理、改正錯誤的大王還是個好大王嘛!(眾笑)
師:寫到這兒,你還有什么問題?
生:少年所講的事在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吳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吳王沒有聽大臣們的勸告,為什么會聽那個少年的話?
師:這兩個問題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和最后兩段話,你就會明白的。老師現在想到這么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呢?
生: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誰再勸說就殺誰。少年在大庭廣眾之下講這個故事,用意就是勸說吳王,吳王一定不會聽的。
生:那樣做會使吳王覺得很沒面子,一生氣會把少年殺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們面前講這個故事,吳王一定不會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以為是少年編出來的,就不會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園里一連站了三天,為的就是等吳王。少年裝出打鳥的樣子,是讓吳王相信(螳螂捕蟬)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這樣,少年就可以通過講這個故事,讓吳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師:少年表面上是講趣事,實際上是——
生:暗勸吳王不要攻打楚國。
生:暗示攻打楚國隱伏的禍患。
師:所以,少年的勸與大臣的勸有一點不同。如果說大臣們的勸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稱得上是——
生:(紛紛搶答)智勸、巧勸。
師:一個好主意要想成功,還得選擇一個適當的環境、恰當的時機,這就是計謀。我們可以看出這少年有勇有謀,充滿智慧。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把這個智慧少年演出來,有興趣嗎?(生議論紛紛,躍躍欲試。)那好,先請同學們兩人一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吳王,練臺詞。(讀課文中人物的對話)在練臺詞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下人物的表情、語言和動作。(學生紛紛演練起來。)
師:(請兩位同學上臺)你們兩個是演員,誰是導演?
生:老師。
師:今天請大家當導演(生興奮地笑),給這兩位演員導一導表演的動作、說話的語氣,好嗎?
生:少年在稟報大王時,要做這樣的動作。(生演低頭、下跪、抱拳的稟報姿勢。)
師:你還挺專業的嘛!(眾笑)(對演少年的同學)你來學一學。
生:吳王夸獎時可以翹起大拇指,恍然大悟時可以捋一捋胡子,裝作思考的樣子。(生邊說邊演,生鼓掌。)
師:又導又演,名副其實的導演!
生:少年在講故事時可以指著一棵樹講,這樣更逼真。
生:(略)
師:現在讓這兩位同學到一邊去練一練。我們還得準備準備。演戲要有個旁白,也就是畫外音,把那些在舞臺上沒法布置出來、演出來的景呀、物呀作一個旁白,來一點說明。吳王花園早晨的情景怎么樣呢?文中沒寫,現在就請各位導演即興寫一段話,誰寫得快、寫得好,就用誰的。(生紛紛動筆寫。)
(老師選擇其中一位同學來作旁白,開始表演。)
生:清晨,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郁郁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只黃雀躲在樹叢里歡快地鳴叫著。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卻又裝出一付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略)
師:看了你們的表演,我想中國電影拿奧斯卡金像獎的日子真的不遠了!(眾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