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生活與生產中流程
《技術與設計》(江蘇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
1、了解流程的含義及其對生活、生產的意義。
2、通過對生活和生產工藝流程典型案例分析、理解流程中環節和時序的意義。
3、掌握流程的表達方式。
4、學會閱讀簡單的流程圖。
教學重點:
1、對流程的理解及合理流程對生活、生產的影響和意義。
教學難點:
2、如何制定合理的流程。
3、掌握和理解生活和生產中簡單的合理流程。
教學準備:
1、自行車輪2個(一個是裝好的,另一個是散件)
2、提煉原油的簡單流程標本。
3、“四色”圓珠筆(25支)
4、蠶的一生流程標本(蠶 絲綢)
5、電飯煲檢修流程。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將首先準備好一個沒氣自行車輪胎展示給學生,簡要說明其結構組成:鋼圈、鋼絲、前軸、外胎、內胎、氣門。然后提問:此前輪是在行駛中突然沒氣,請問同學們想一想,如何對該前輪進行檢
修?
同學在回答檢修該輪時說出了許多不同的檢修過程,然后教師總結,得出較合理的檢修步驟,由此而引入新課,這個合理的檢修步驟就是我的“通用技術”中“流程”從而引入新課。
第一節 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板書]
教師說明:
當然,局限于我們高中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生產經驗,如今我們所要學習的是生活和生產中的簡單流程。
一、識流程:[板書]
(一)流程的含義和意義 :[板書]
首先展示散件自行車前輪,由學生簡要回答如何組裝自行車前輪的過程,教師根據學生的回 答進行總結,得出組裝自行車前輪過程是:
[板書]
教師提問:謐樽白孕諧登奧質保欠窨梢越昂笏承虻叩梗?br> 如果顛倒會產生什么后果。
學生回答:略。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總結: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順序是不能顛倒的,如果顛倒,重則無法完成任務,輕則不能按質按量完成任務。
如:組裝自行車前輪時,如先把外胎裝上,就根本不可能把前輪裝好,由此引入新的概念。
1、什么是時序?[板書]
時間上的先后順序就是時序。
2、什么是流程?[板書]
人們在處理問題或事物時,合理的時序和程序過程,就是流程。
教師講解:
①流程簡單來說就是人們處理問題的步驟,但要使問題處理得好,必須有合理、科學的處理方法,這就是我們“通用技術”中的流程。
②某一流程不是一成不變的,由于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流程會更加科學、合理。
③通過“課本p39馬上行動”講解及學生舉例,使學生加深對流程的理解。
課堂小實驗:[板書]
將準備好的“四色圓珠筆”分發給學生,每2人一支,其中一人負責拆下,而另一位負責組裝。(時間5分鐘左右)
教師總結:
通過學生的親身體會,使學生更加深刻體會到“流程”在生活、生產中的意義。
1、流程在生活、生產中的有什么重要意義?[板書]
①不可顛倒的時序往往反映事物或活動的內在規律或機理,我應尊重和遵循這些規律或機理。
②合理的流程使人們處理問題時能按質按量完成任務,能使生產效率提高,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真正做到多快好產。
③不按合理流程辦事,會使我們處理問題時遇到不少麻煩,甚至不能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