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一、技術的價值(2課時)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
一、技術的價值(2課時)
(長安一中 蔣建波)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程內容來源于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本節從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技術與自然方面分析了技術的價值。本節課內容是學生學習通用技術的第一課,第一章的重點,用學生耳熟能詳的燈具、神舟六號、奧嫦娥六號、運水立方、奧運鳥巢等典型案例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其興趣。在教學中通過實例出發,展開教學,創設情景,構建互動,從中引導學生用多角度的視野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參與討論和分析,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發展他們的個體,讓每一個學生體會到技術存在我們身邊。重點放在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的分析上,旨在通過對技術價值的分析,使學生從國家、民族、社會、個人、自然的角度分析認識技術的價值,進而理解學習通用技術課的重要性。本節課直接影響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的興趣,本節課學得好,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通用技術課的積極性,提高其興趣,對以后的教學非常有利。同時使他們懂得技術的運用對他們的現在、過去和將來發展所帶來的重大影響,激起他們對《通用技術》課的極大興趣,積極投身于技術與設計的學習創新中來,較好地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學情分析:
同學們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技術,又學過信息技術,也在不知不覺中使用著技術,享受著技術的價值,但很少去關注、去意識技術的價值,看到通用技術課教材,肯定會對其產生不解:通用技術課是講什么的?學習技術有什么用?其實,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這正是本課的有利之處。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現實生活相關的通用技術內容及課程意義、內容、要求。
(2)理解技術對個人的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知道技術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
(4)通過分組合作討論、分析,提高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模式:探究、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
(2)策略:教師立足于整套教材,精心挑選案例,通過實驗、分析、討論、辯論、提問的方法,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感受技術就在身邊,技術的價值、技術的魅力,技術不斷發展,而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對社會、對人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使學生積極地探究技術,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3)手段:多媒體設備、課件、實物。
通過分析、討論、辯論,讓學生充分感受同時,適時給學生以啟發,使學生在分析案例時,提高到國家民族利益的高度來分析,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又提高了他們對祖國對民族的熱愛,使他們身體里潛在的愛國熱情得以充分發揮。
通過老師的啟發,同學們的討論、辯論,使得重難點得以突破,技術的價值,就在觀看錄像和同學們的討論、辯論中得以體現。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讓學生形成和保持對技術問題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關注技術的新發展,培養對待技術的積極態度和正確使用技術的意識。
(2)激發學生對技術的興趣,使學生能從以人為本的思想出發,去理解技術與人的關系,通過技術與人文的融合,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
(3)從國家、民族的利益去感受技術的價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為祖國富強而努力學習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