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價值(2課時)
第一章第1節: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初步認識通用技術課程,了解學習技術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2、知道通用技術課程的學習方法。3、知道技術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了解技術的產生與人類需要之間的關系,了解技術在保護人、解放人、發展人方面的價值。4、了解技術對生活、生產、文化等方面的影響。5、理解技術對環境的影響,理解技術對人類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護自然的價值,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6、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培養對技術的敏感性和積極的情感。二、教學方法提問法、討論法、講授法、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聯合使用。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初步了解通用技術課程,了解技術對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影響;教學難點:培養并建立對技術的積極情感。四、教學準備1、搜集有關國家科學技術獎頒獎盛況相關圖片以及簡潔的文字內容等資料。2、搜集農耕技術的發展資料。3、根據教學需要設計制作教學課件。4、民族舞蹈、篝火晚會資料。5、現代技術破解迷信疑團的案例。6、美軍反恐戰爭阿富汗戰場、伊拉克戰場中戰爭雙方的軍事裝備對比資料。7、都江堰設計技術資料。8、教學所在區域的工業、農業等領域的技術背景。五、教學過程序號教學內容教師引領學生活動1引入課程用鄧小平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和國家科學技術獎現狀引入課程。說明技術與科學在人類發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配合教師說出一些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科學家名字。2介紹新課程高中的技術模塊分為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都有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介紹通用技術課程的總體模塊劃分及學習和作業的具體要求。聽講3技術的含義技術的最原始概念是熟練。所謂熟能生巧,巧就是技術。技術遠比科學古老。事實上,技術史與人類史一樣源遠流長。書中認為技術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和利用。(從梳理頭發、洗衣服、疊被子這些生活技術引入)技術包含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師生互動簡單描述生活當中的其他技術。4技術與人引導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從火到燈——人類走向文明的歷程和照明技術的發展。讓學生思考:(1)為什么會產生照明這種技術,是什么力量推動照明技術不斷發展的?從而引入技術是因人而生、為人服務、為人造福的這一理念。(2)如果沒有了照明設施,你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從而引入技術的價值這一主題(技術的價值是指技術對人的需求的滿足程度)。師生互動,讓學生從感性上來理解技術的價值。5技術對人所具有的價值1、技術可以保護人:學生練習:教科書第4頁,3個思考題。完成練習,說明技術可以保護人。提問:你還知道有哪些技術具有保護人的作用的案例?完成思考題,并進一步舉例哪些技術具有保護人的作用?(各種防護用具)。2、技術可以解放人:農耕技術的發展過程介紹,說明技術可以解放人。提問:你還知道哪些技術具有解放人的作用的案例?敘述牛耕之前的勞作方式。簡答其他解放人的案例(交通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引導)。3、技術可以發展人:學習條件、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