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價值(第一課時)
一、課程標準對本章的要求
1.知道技術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 。
2.知道技術的發展需要發明和革新,并能通過案例進行說明。 3.理解技術對個人生活、經濟、社會、環境、倫理道德等方面的影響,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理解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 4.知道知識產權在技術領域中的重要性,了解專利的作用、有關規定及申請辦法。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理解技術的產生于人類的需要之間的關系。 2.理解技術對個人的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過程與方法 1、通過舉例分析,形成和保持對待技術問題的敏感性。 2、通過討論和實踐,切身感受“以人為本”的技術設計理念。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以人為本”的技術設計理念以及對待技術的積極情感和正確使用技術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理解技術的產生與人類的需要之間的關系。難點:形成正確的技術價值觀,能夠理性的對待技術的兩面性的問題。
四、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第一節課的導學,學生對這么通用技術這門課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師對各班學生的上課情況也有了基本了解。有的班級喜歡傾聽和記錄,上課時可以從多個角度列舉案例,再進行互動;有的班級學生比較活躍,上課時可以盡量多的安排一些互動,然后再從同學們的發言中進行總結,學習課本的知識點,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材分析
本章作為《技術與設計1》的第一章,既是全書的邏輯起點,也是全套教材的邏輯起點,因此不僅對全書具有引領作用,對全套教材也具有引領作用,他為學生理解技術及其性質、走入技術世界搭建了平臺,也為學生開展技術設計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本章通過引領學生走進技術世界,理解技術的基本知識,感悟技術產生與發展的歷程,掌握看待和分析技術問題的方法,形成對技術的敏感性和對待技術的積極情感,從而為學生進行其他模塊的技術學習奠定了良好的認知和情感基礎,較好地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技術的價值”一節是通用技術課程的開篇之節,尤其顯得重要,這一節主要是講技術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對人類的生活所起到的重大作用。(通過學習要使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學習技術并產生對技術的感情。特別要注意的是,應使學生知道為什么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技術,都需要有一定的技術素養。通過教學,應使學生體會為什么要學習通用技術課。因此,這一節課的教學應當十分生動有趣、吸引學生。但對于理解技術的性質方面的要求卻不一定太高,使學生“了解”即可,)這一節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技術的產生于人類的需要之間的關系。
2)理解技術對個人生活、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這一節的線索是: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技術與自然教材一開始就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技術的發展與人類的需求之間的關系,“從人類磨制石器、鉆木取火開始,技術就為滿足人類的需求而開始了他的歷史旅程”。旗幟鮮明地講述了技術的發展史其實就是技術為了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需求的發展史,教材中以“從火到燈----人類走向文明的歷程”這一案例分析入手,一下拉進了技術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揭示了技術的發展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用“燈火象征著光明、希望和威力。從普羅米修斯盜火拯救人類,到阿拉丁神燈實現人的愿望,再到寶蓮燈賦予人力量,這些神話充分說明了燈火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給與學生強烈的震撼,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技術的產生與發展,能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需求,使人們生活得更精彩更幸福。從而引入了技術具有保護人、解放人和發展人的作用這一技術與人的關系來,使得學生更有感覺。這里沒有純粹的說教,有的只是用事實來說話,用親身的體驗來證明,從歷史的角度來感悟。在技術與社會這一部分中,教材從技術與工業、技術與農業、技術與軍事等三方面用典型的案例進行了闡述。雖然學生能明顯感到隨著技術的進步,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了,但認識上還是有許多誤區,如技術的發展導致失業的問題,教材中特意設計了一個辯論,“有人認為,技術發展導致了失業,也有人認為,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就業機會,請就此展開辯論”。學生通過辯論并在老師的引導下,就會更加加深技術推動社會發展的理解,通過這一部分的案例分析使學生懂得“技術的發展水平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標志之一”。技術與自然這一部分強調了人類在利用技術開發、改造自然時,應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對自然的保護,。突要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綠色技術價值觀教材要求讓學生理解技術因人而生、為人服務這一深刻內涵,并能夠以這一內涵為線索,正確理解技術對人、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所以這一節的教學難點就是學生對技術因人而生、為人服務的深刻理解。重點是使學生對技術形成初步的正確的價值觀。本節課從表面上看是從技術與人、技術與社會、技術與自然三個方面來闡述技術的價值的,實際上主線仍然是技術與人的關系,社會是由人類組成的,技術為社會服務實際上就是為人造福,人類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不能把人類高高駕凌于自然之上,愛護自然就是愛護人類自己,所以愛護自然、保護自然也是人的正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