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發現問題與明確問題---第一節 發現問題
《技術與設計1》(江蘇版)
第四章 發現問題與明確問題
第一節 發現問題
姜玉波
大連市104中學通用技術組
xx6年11月18日
教學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書前三章比較側重說理,而后5章則比較側重與現實生活的結合,培養學生運用學到的理論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本課是分階段討論“設計一般過程”的第一節課,引導學生確立設計項目、進入獨立設計活動,起著承前起后的關鍵作用,它對學生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建立發現問題、認識問題的意識,形成能夠對問題的敏感性,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教學時要注意本課在整個模塊教學中的特殊性,應體現出本章的教與學有機結合的特點。
二、教學對象分析:
在經歷了前三章的理性學習之后,學生對技術和設計有了初步的認識,通過說理和事例,引導學生走進了豐富多彩的技術的世界,激發了他們投身技術創新行列的熱情,這為本節的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自本章開始,學生要更多在生活實踐中發現問題、設計方案、解決問題,實現技術創新。在本節課中,應側重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與所發現問題相關的信息并能科學的進行處理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能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出問題的種類和來源。
2.初步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方法。
3.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與所發現問題相關的各種信息,并進行處理。
4.明確發現技術問題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以“案例分析”、“思考”和“討論”為主線,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實例出發,由身邊的科學問題,導出技術問題,進一步深入到對古今中外的技術問題探討;引導學生積極的分析和討論,開闊學生的視野,掌握相關知識和概念,完成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相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了解生活,深入實踐,形成對技術設計過程的“發現問題”階段的實踐性感悟和理論性認識,培養學生對技術的敏感性、積極性和正確使用技術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問題的來源、發現的途徑和方法,能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教學難點:科學問題與技術問題的關系
四、教學策略: 本課教學以教材案例閱讀分析和師生互動交流為主,教學中,采用適當的多媒體課件、直觀圖片和教具演示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知識難度,增大課容量,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五、教學資源準備:以教材資源為主,教師提供圖片為輔,適當選用部分學生優秀案例。
六、教學過程:
實施: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習導入
教師提問:設計的一般過程有哪些?
學生回答:1、發現與明確問題
2、制定設計方案
3、制作模型或原形
4、測試、評估和優化
5、產品的 使用和維護
板書:發現與明確問題
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回答
問題。
新課講授
問題1、什么是問題?
教師可以就板書提出的“問題1”向學生們解釋“問題”的含義。
問題2、你有哪些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立足學生的閱歷和知識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學生可以隨意發揮,并書寫在黑板上。
就實際例子教師講解科學問題和技術問題的聯系和區別。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同學們的問題進行分析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