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的平衡”探究學習
(教師通過多媒體,將力臂、力矩及力矩平衡介紹給學生,并得出一般物體的平衡條件:①合外力為零;②合外力力矩為0。)
(之后,老師拿出笑容可掬的“不倒翁”,不管怎樣放倒它,最終“不倒翁”還是站立起來。)
生h:這個東西倒是很有趣,但它為什么不倒呢?
生i:能倒還叫“不倒翁”嗎?(師生們笑)
師:“不倒翁”為什么不倒?誰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學生們又在積極討論,翻閱相關資料。)
師:給大家提示一下,騎自行車走鋼絲的雜技演員之所以牽動觀眾的心,是因為他離地高,動作驚險,且能保持平衡。若他在地面上騎車也叫精彩嗎?
生j:噢,我明白了,是不是因為重心高度的問題?雜技演員走鋼絲其重心高,“不倒翁”則是因為它的重心低。
師:同樣是平衡的物體,有的是穩定平衡,有的是不穩定平衡,有的是隨時可達到平衡。這與什么有關?
生k:與平衡的穩定性和物體重心高度有關。
師:今天我們的討論到此為止,誰能將這一節課總結一下。
三、課題小結
生l:這一節課主要研究了三個問題:①物體的平衡狀態:靜止狀態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②真正意義上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外力為0和合外力力矩代數和為0;③物體平衡的穩定性與物體本身重心高度有關。
師:值得一提的是剛才放的短片中①④屬于物體的平衡;②屬于力矩的平衡;③屬于物體平衡的穩定性問題。
點評:
這節課堂教學實錄,通過多媒體展示的一幅幅畫面,激發了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培養了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尤其是師生共同對鐵架橋構造的分析,不僅使學生感受到理論知識如何應用于實踐、指導實踐,而且給學生以啟示:身邊的每一現象,每一模型都可能和所學的知識相關,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這節課,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得十分突出,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獲取了知識,提高了能力,不失為一堂成功的探究性教學實例。(點評者:周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