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與價值觀》教學設計
材料四:XX年2月13日至15日,因生活瑣事矛盾,積怨已久的馬加爵用鐵錘先后將唐學李等4名被害人逐一殺害,并藏匿于宿舍衣柜內后逃匿。經公安部通緝,馬加爵3月15日晚在海南三亞落網。4月24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馬加爵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馬加爵,那年22歲,系云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從馬加爵的悲劇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材料五:XX年12月31日晚,浙江工業大學一名大三學生見義勇為抓小偷時,被歹徒持刀重傷,搶救無效,于XX年1月1日凌晨去世。被刺學生叫楊濟源,天津薊縣城關鎮倉上屯村人,是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0701班班長,讀大三。他在自己博客上的留下最后的話是:“男人可以沒才,可以沒錢,但是不可以沒責任感。”這句話立刻傳遍了整個學校以及全國各地。是什么觀念支配著楊濟源去做這見義勇為的事呢?當然誰也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
利用上面的材料進一步讓學生明確價值觀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與評價,影響著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和對人生道理的選擇。
教師總結:不同的價值觀,決定著人們面對問題的基本態度、思維方式和行動結果。在正反面事例的比較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正確價值觀能指導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獲得成功,作出正確的人生選擇,引導我們走向成功;而錯誤的價值觀則會使我們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遭到失敗,把我們引入歧途。
(感情升華,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尋找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找人生的真諦。)
教師提醒: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p98“專家點評”)
【課堂板書和小結(約1分鐘)】
第一框 價值與價值觀
一、人的價值
1、價值的基本含義
2、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
3、對人的價值評價主要看他的奉獻
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1、價值觀的基本含義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1)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2)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得到的啟示: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因為它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是我們能否擁有美好生活的航標。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回報社會,感恩父母。
【課堂練習(約4分鐘)】
1、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該看他取得什么。”這句話表明( )
a.索取不是人的價值的內容 b.貢獻和索取是相互對立的
c.貢獻是衡量人的價值的主要標準 d.索取無法反映人的價值
2、對價值觀的理解,錯誤的是( )
a.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 b.價值觀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c.價值觀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 d.價值觀是指人對事物的積極意義
3、據報道,著名歌手叢飛,資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超過150人,累計捐款物達300多萬元,而自己生病卻拿不出足夠的住院費。他生前立下遺囑,捐獻角膜,奉獻出最后的愛心。叢飛的事跡之所以感動國人,是因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