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統計指標GDP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和北美洲,十五個在亞洲,六個在拉丁美洲,四個在非洲,兩個在大洋州。非洲國家大都人口眾多,排名靠后。亞洲國家如中國、印度,雖總量排名靠前,但人口
(穿插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提升其愛國主義情感,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
如此看來,gdp是一個重要的統計指標,那么它是否完美無缺呢?
(四)gdp的缺陷和不足
【第三組學生】交流查找到的資料:
在過去的25年里,中國創造了gdp年均增長超過8%的世界奇跡,然而有一組數據卻不得不讓人深思:XX年,我國gdp總值雖不足世界的1/30,但原油消耗卻達2.5億噸,消耗量居世界第二位;煤消耗15.8億噸,占世界消耗量的1/3;鋼材消耗2.7億噸,占世界消耗量的1/4,比美、日、英、法等國家總和還多;水泥消耗8.4億噸,占世界消耗量的55%……
【討論】現階段我國的gdp核算體系存在什么缺陷和不足?
【學生】回答略。
(讓學生領會gdp不是完美無缺的,辯證地看待gdp,才是應有的科學態度。)
【老師】:gdp是反映經濟發展的重要宏觀經濟指標,但是它并沒有反映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看不出經濟發展背后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有沒有采取相關措施呢?
【第四組學生】交流查找到的資料:中國綠色gdp核算體系框架初步建立并將進行試點,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對試點核算工作已初步確定了時間表。國家環保總局的總體目標是:爭取用3—6年的時間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綠色gdp體系框架。
【老師】:第四組同學告訴我們,我國已經開始啟動綠色gdp核算體系,那么,什么是綠色gdp?它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探究】:什么是綠色gdp,有何作用?
(五)綠色gdp的含義與意義
綠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國扣除自然資產損失后新創造的真實國民財富的總量核算指標,即在現行gdp中扣除環境資源成本和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服務費用,其計算結果,稱之為“綠色gdp”。
建立以綠色gdp為核心指標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國民核算新體系,不僅有利于保護資源和環境,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經濟效率,從而增進社會福利。同時,采用綠色gdp這一總量指標,也有助于更準確地測算一國或地區經濟的生產能力。
【老師】:我們要看到,建立起綠色gdp核算之后,并不是要取消gdp;gdp是綠色gdp的基礎,沒有gdp,就不可能有綠色gdp。綠色gdp是可持續發展的指標之一,你能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做些什么嗎?
【學生活動】:設計環保標語。
(聯系學生思想實際,培養環保意識,活躍課堂氣氛。)
【布置作業】課本第38頁“操作平臺”。
四、學習訓練與評價
1.對于在課外搜集資料認真,課件制作積極的同學給予加分,作為平時成績計。
2.在課堂交流中發言踴躍,質量上乘的同學給予加分,以此鼓勵。
3.環保標語的設計作一個成果展示,鼓勵同學創新思維,表現突出者建議參與到公眾媒體活動中去。
(課堂表現占學期總評成績的10分,課后作業占20分,表現突出者加分,一次一分。)
五、教學設計說明
學生對于gdp是衡量一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們富裕程度的重要統計指標,已經通過各種媒體的宣傳有一定了解,但對于gdp是如何統計的,gdp的缺陷和綠色gdp核算體系的啟動等,學生一般并不知曉。因此在設計中強調在課前指導學生從網絡上有目的地查找相關資料,既體現了二期課改注重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參與的理念,又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然后通過在課堂上各個小組的交流發言和學生們主動參與討論、探究,把本課知識點有機地貫穿起來,以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最后設計的寫環保標語,把所學內容從宏觀拉近學生生活實際,激勵學生努力為綠色gdp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