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b.勞動者必須履行的責任和享受的利益構成
c.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構成
d.勞動者享有的基本權利和履行的基本義務
6、在我國,不少職業技術學校很難招生。但社會又急需熟練的高級技術工人。這給我們今后就業的啟示是
a.只有取得高學歷,才可能有就業的機會
b.就業跟讀職業技術學校沒有關系
c.只有直接經驗才能獲得真知
d.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培養一技之長,才能適應激烈的就業競爭
7、近年來,青年就業問題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上海市勞動保障部門今年提出一項命名為“職業見習計劃”的就業援助政策,選擇一批先進企業作為職業見習基地,讓失業者見習3—12月,以彌補這部分青年在工作經驗上的不足,同時給予見習者一定的生活補貼,并為他們購買特定的職業見習保險。
(1)上述現象反映了經濟常識中的什么知識?
(2)認為如何提高個人自身素質才能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職業要求?
8、材料一:XX年,全國下崗失業人員總量仍將保持在1400萬人左右,城鎮新增勞動力將保持1000萬人的規模,其中高校畢業生比XX年增加68萬人,城鎮就業供給總量仍將保持在2400萬人左右。中央確定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1300萬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任務。
材料二:XX年3月5日,總量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繼續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認真落實各項扶持再就業的政策措施,并把實施范圍擴大到集體企業下崗職工。今年中央財政安排109億元資金支持再就業,比上年增加26億元。地方財政也要增加投入。加強就業指導、培訓和服務。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復員轉業軍人和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工作。加強勞動保障監察。”
(1)材料一表明什么?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表明了什么?
(3)結合社會實際,談談就業具有哪些重要意義?
(4)在我國,擴大就業、促進就業和再就業,作為勞動者應當樹立哪些擇業觀念?
附答案:1、c 2、b 3、b 4、a 5、d 6、d
7、(1)a上述現象是政府部門向見習者提供社會保障,社會保障是對全體公民的基本物質生活給予保障的社會安全制度。b、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促進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保證社會穩定的前提。c、要建立起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和服務社會化的現代社會保障體系。
(2)a、加強文化學習和職業技能培訓,增強就業競爭力。b、樹立市場競爭意識,勇于接受市場挑戰。c、培養誠實信用、愛崗敬業、團隊合作精神。
8、(1)材料一表明我國就業再就業壓力依然很大,控制失業率的任務相當艱巨。造成的原因主要有: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而生產力發展水平比較低;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傳遞系統不暢通。
(2)兩則材料共同表明黨和國家十分重視擴大就業、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工作。
(3)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勞動者謀生的重要手段,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和穩定,特別對經濟發展(生產)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第二,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合理配置下的勞動就業,使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促進經濟的發展;第三,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不斷再生產;第四,勞動者的就業,有利于其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4)勞動者應當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這主要有:自主擇業觀;競爭擇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