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治生活》教材修訂說明
為避免與歷史教材重復,教材在第一課第一框第二目中,刪去“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一知識點。第三課第一框第二目中關于政府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的表述中,刪除了“在全體人民中進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刪除的原因主要是考慮到避免與《文化生活》內容發生沖突。
為了降低教學難度,減少知識點,減輕學生的負擔,教材在第二課第四框第二目中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利部分,刪去若干內容。第六課第三框第三目關于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原為幾段文字表述和一個活動框,現將其整合為一個活動框。將第七課第二框第二目中原關于自治機關自治權的活動框的內容,改為相關鏈接。第八課第一框第三目中刪去了關于聯合國改革的內容;第二框第二目中刪去了關于國家力量的一段表述。第九課第一框第二目中刪除了關于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的表述。第九課第二框第三目中刪除了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實現跨越式發展,尤其要致力于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的表述。
出于結構合理的考慮,教材刪去第七課第一框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第三目“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該做什么、我們能做什么”中“簡要分析我國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形成”活動框。
同時教材還刪去了一些輔助文,例如,第二課第四框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負責地行使監督權利中的相關鏈接,第七課第二框第三目中的相關鏈接。
三、更新材料方面
教材編寫者對教材的活動、相關鏈接中的材料和數據進行重新審視,對那些滯后于現實的數據、材料一律按最新的統計材料更換;對于原來所選材料不夠典型或不夠確切的也進行了更新,力求增強材料的時代感。例如,第一課第一框的導入活動,原來所選材料為新舊社會兩次大洪水,引發學生從社會制度和國家政權兩個方面思考。另有教師反映此導入活動不夠典型,關于舊社會的洪水資料不足,給教學帶來一定困難。鑒于此,我們采用了關于人民民主的三個鏡頭。這三個鏡頭既有歷史感,也體現時代精神。鏡頭一反映了中國國家政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鏡頭二和鏡頭三則體現了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的特點,教材的設問于上述鏡頭密切相關,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拉進了本框的學習內容。
此外,我們還更新了部分圖片。
教材無小事,也無止境。不斷修訂和完善教材,我們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