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教學案1
(2)怎樣樹立自覺納稅意識?
一要依法自覺誠信納稅,把依法納稅看成公民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地位的體現。二是要增強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政策和使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
2、違法稅法行為及處理:我國當前違反稅法的行為主要有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等,它們各有不同特點。
復習指導【誤區警示】按勞分配不能理解為等量勞動一定會取得等量報酬。在我國現階段,按勞動分配實現程度與本企業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關。由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差異,在不同公有制企業的職工,付等量勞動不一定能夠獲得等量報酬。這也是目前不同企業的職工收入差距比較大的根本原因!局R拓展】按勞分配是公有制范圍進行的分配,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為尺度來分配個人消費品,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原則。按勞動分配在我國分配制度中占主體,從整個社會收分配結構來看,由于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所以按勞分配必然占主體,從公有制企業中勞動者的收入結構看,按勞分配部分的收入依然占較大的比重,從按勞分配對其他收入方式的影響看,公有制企業勞動者按勞動分配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經濟活動中勞動者收入水平的參照標準。【記憶要決】對于按勞分配的必然性,可以這樣記憶:(1)生產資料公有制——前提(2)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發展水平——物質基礎(3)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的特點——直接原因【辨析比較】個體勞動者的收入與按勞分配的區別:第一,二者得以實現的所有制基礎不同。第二,按勞分配是社會將個人的消費品分配給勞動者,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所得是他們自己的勞動成果。第三,按勞動分配的客體是個人消費品,而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收入不僅僅是用于個人消費!韭撓氚l散】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特點不同,按資本要素分配,突出強調“投資收益”,如私營企業主的收入,股票紅利、股息,各種利息;按勞動要素分配,突出強調勞動者所得,如三資企業和私營企業中的工人勞動報酬;按技術要素分配,突出強調“技術貢獻”,比較典型的是科技人員的報酬;按管理要素分配,強調的是企業中的經理等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