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教學案1
【辨析比較】 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異同:(1)相同點:第一,都沒有向國家繳納稅款;第二,都是違反稅法行為,都受到法律的處罰和制裁。(2)不同點:第一,違反稅法的手段不同,偷稅是欺騙、隱瞞等方式逃避納稅;騙稅是用欺騙方式獲取國家稅收的優惠的行為;欠稅是拖欠;抗稅是抗拒稅法的規定。第二,偷稅和騙稅都比較隱藏,而欠稅與抗稅比較直接明顯,容易辨別。新高考大疏通
考點考題
考點1:按勞動分配為主體
【考題】下列屬于按勞分配所得的是
a、 企業承包經營者的年薪
b、 國有企業職工的獎金和津貼
c、 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收入
d、 外資企業職工的工資收入
【思路點撥】按勞分配是公有制經濟條件下個人消費品分配和基本原則,b項首先界定了是國有企業,屬于公有制經濟,“獎金和津貼”是對職工超額勞動的補充工資,也屬于按勞分配所得,故b應選;a項內容中,承包企業多雖多屬于公有制企業,但年薪中含有“風險補償內容”,不完全屬于按勞分配;c、d兩項不屬于公有制經濟條件下的分配方式,不符合題干要求。
【答案】b
【一通百通】這是一道基本概念考查題,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對概念的準確理解。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對按勞分配內涵的理解。這里有兩上至關重要的問題:一是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它的前提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條件下存在;二是分配的標準是勞動的數量與質量。
考點2: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考題】(、上海)據上海高新技術成果技術轉化服務中心統計,全市1300家認定轉化項目企業中,科技人員持股總量逾5億元,人均近50萬元。科技人員的技術入股屬于a、按勞分配 b、按生產要素分配 c、按資本要素分配 d、按經營成果分配【思路點撥】該題主要考查我國分配制度的知識,考查學生的判斷理解能力。科技人員入股是憑借自己的科技知識參與分配,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選b,它并不是按照科技人員的勞動多少分配,不屬于按勞分配,a項不選;科技人員不一定投入資金,不是按生產要素分配,c項不選;科技人員未直接從事經營,不是按經營成果分配。故選a。【答案】a
【一通百通】做該類試題的關鍵是抓住題中的關鍵,找準切入點。上題中“技術入股”參與收益分配是該題的思維切入點,同時,還要準確理解我國多種分配方式的內涵及區別。
考點3 兼顧效率與公平【考題】在學習黨的xx屆三中全會關于收入分配改革精神時,高一(1)班甲、乙兩位同學對“公平”產生了不同的看法。甲同學認為:社會主義的收入分配要“兼顧公平”,因此,因此,應該消除收入差距,力求平均。乙同學認為:公平的分配不在于沒有差距,只要差距不引起兩極分化,能給人們以激勵,使經濟具有活力和效率,就仍是公平的分配。你對兩位同學的觀點有什么看法?為什么?。【思路點撥】該題主要考查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認識。當前,我國鼓勵一部分人和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同時,國家加強宏觀調控,采取一系列兼顧公平的措施,控制收入差距,防止兩極分化。因此,只要對該原則有正確認識,就不難組織出該題的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