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教學案1
【答案】1、a 2、b
【一通百通】本題告訴我們:要在關注社會現實過程中學習教材基本理論,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增加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解題能力 ;對題肢的選擇與排除首先要明確題旨,弄清關系;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必須準確。
考點6:稅收的特征及種類
【考題】為配合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支持西部經濟的發展,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對西部從事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投資的外商及國內企業,降低企業所得稅率的政策。這一稅收政策體現了
a、 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特點
b、 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 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
d、 稅收并沒有固定性【思路點撥】國家通過降低企業所得稅率的政策,可以吸引外商及國內企業將資金等經濟資源向西部地區流動,從而促進西部地區的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的發展,配合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所以體現了稅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d項觀點錯誤,a、b兩項雖然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c。【答案】c【一通百通】解答材料題首先要準確把握材料中心,也就是審題時明確題干主旨,然后根據題目主旨來找對應選項,當然對選項要逐一分析,審明題干與題肢的關系,不難選出正確答案。考點7:依法納稅【考題】當前,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國家決定,從起在五年內逐步取消農業稅,這一舉措在于a、 取消對農村經濟的監督b、 淡化稅收對農村經濟的調節作用c、 減輕廣大農民的負擔d、 解除計劃經濟對農業發展的束縛
【思路點撥】該題主要考查對取消農業稅的認識。涉及取消農業稅的目的及稅收的作用等。題中“在于”一詞表明本題要求選出逐步取消農業稅的目的,a、b、d三項說法明顯錯誤,故選c
【答案】c
【一通百通】從宏觀上看,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認識和評價能力,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黨和國家解決“三農”問題的措施作出評價。解決此類題要注意:一要認真閱讀材料體會命題意圖及考查方向;二要排除錯誤題肢。做到這兩點就會明確選擇和取舍的方向。
舉一反三
【變式考題1】在我國現階段,不同國有企業的職工,付出同樣的勞動,獲得的勞動報酬也會有所差別,這是因為
a、 貫徹按勞分配能使企業中的一部分人先富
b、 按勞分配實現程度與企業經濟效益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