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教學案1
【方法點撥】理解財政收入應從動態與靜態兩個角度,從動態看是國家籌集資金的過程,從靜態看是國家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誤區警示】財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必須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考慮,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實際上是要正確處理好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利益。【知識拓展】財政赤字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現象,它對經濟的影響是復雜的,不能籠統地說財政赤字有害還有是無害。一定經濟范圍內的財政赤字能夠增加經濟建設支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但財政赤字意味著財政要靠借債來維持,財政赤字規模過大,容易導致通貨膨脹,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因此必須把財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知識拓展】財政的作用往往是通過財政支出來實現的,因此發揮財政作用的必須依靠發展經濟等措施增加財政收入;國家通過控制財政收支水平、方向、結構等充分發揮財政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實際上國家在運用經濟手段進行宏觀調控。 【辨析比較】擴張性財政政策與緊縮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是在經濟增長滯緩,一部分經濟資源未被利用、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采用的財政政策,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和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緊縮性財政政策是在經濟過熱、經濟正常運行受供給能力制約、物價上漲時采取的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總需求,降低通貨膨脹率,給經濟“降溫”。【聯想發散】稅收的主體是國家,其目的是為實現國家職能,有國就有稅,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稅法是稅收的法律依據和保障。【知識拓展】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稅收區別于其它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財政收入中的利潤收入不具有固定性,債務收入不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特征;稅收的無償性充分體現了財政的分配本質,在稅收的三個特征中它成為核心,稅收的固定性保證了國家稅收和財政收入的穩定性,當然,稅收的固定性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是相對于稅法不變而言的。【辨析比較】對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正確認識:(1)區別 :納稅人不同,增值稅納稅人是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從我國境內外取得所得的個人;以及不在我國境內或者居住不滿一年而從我國境內所得的個人。征稅對象不同:前者是生產經營中的增值額,后者是個人所得額。稅率不同:采用比例稅率,前者基本稅率為17%,后者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作用不同:前者可以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可以防止前一生產經營環節企業的偷漏稅行為,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后者的顯著特點是“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不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而且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2)聯系:都是我國的重要稅種,對增加國家財政收入都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