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全球化》教學設計
①生產全球化
(多媒體展示) 戴爾電腦
: 戴爾筆記本在全球有6個工廠,分別位于愛爾蘭的利默里克、中國廈門、巴西洛索州的埃爾多拉杜、美國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得克薩斯州的奧斯汀和馬來西亞的檳城。顧客的訂單被電子郵件送到最近的工廠后,那里的工廠立即從附近的供應商后勤中心(由不同的供應商聯合組建)訂購電腦的相關部件。這臺筆記本的每個零部件都來自機不同的地方,首先筆記本電腦是由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工作人員、中國臺灣省的一個戴爾工程師隊伍、一個由中國臺灣設計師組成的筆記本設計隊伍聯合設計的。美國英特爾公司設在菲律賓和哥斯達黎加、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工廠生產cpu;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德國生產內存;中國大陸或中國臺灣生產顯卡;中國臺灣生產風扇;主板由韓國、日本或中國臺灣制造;無線網卡是由中國、美國或者馬來西亞制造……如果你是戴爾的零部件供應商,不管你在世界哪個角落,你的工作只是保證存放在后勤中心的特定零件儲備充足,這樣戴爾工廠就可以隨時訂購零件實現即時生產。
探究三:1.戴爾電腦的生產過程說明了什么? 2.戴爾公司為什么選擇這樣的生產方式?
(學生探究、解析)略
(教師點撥)戴爾電腦的生產過程說明了隨著科學技術和國際分工與協作的發展,各國的生產活動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許多產品其實是由許多國家共同協作完成的。這種選擇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國際競爭力。
②貿易全球化
(多媒體展示)
材料一:1950年,世界貿易額為610億美元,20世紀90年代,世界貿易額平均每年增長6%,XX年達到12.5%,XX年,世界貿易出口額達到62400億美元。XX年,全球商品出口達13.8萬億美元,服務出口達3.3萬億美元。目前,全世界每年生產的產品有1/5納入國際貿易渠道。世界貿易額占世界gdp總額的1/4左右,大大高于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
材料二: 生產 或生產
甲國:每人的勞動生產率
生產 或生產
乙國:每人的勞動生產率
探究四: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
2.結合材料二分析各國為什么開展對外貿易,應如何開展對外貿易
3.思考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的哪些產品具有優勢?哪些產品不具有優勢?
(學生探究、解析)略
(教師點撥)材料一說明了國際貿易規模迅速擴大。材料二表明甲國擁有生產糧食的比較優勢乙國擁有生產工藝肉類的比較落優勢。因此,甲應主要生產糧食,乙國主要生產肉類,然后兩國之間進行交換。這樣貿易有利于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節約社會勞動,提高經濟效益。